孛特补一听急了:“那,那怎么办?”
撒八说:“正好各部的人也马上要到了,咱们就赶紧起事吧,不然以后哪个部落都活不成!”
孛特补咬着牙说:“好,好!忍,忍了四十,多年,也,也忍够了。”他马上再派人去通知各部都带人来聚集。
撒八一脸尴尬地对范山等人说:“俺这兄弟小时候结巴,后来改好了。一着急,就容易再犯。”
奚人李东主似乎对造反也很激动,他不但让商队把藏好的铁箭头马上交给孛特补,还以商队的名义,对斩获敌军首领开出了一千贯的赏钱。范山怀疑他不仅仅是觉得要翻身做主人,更是想趁机扩大在契丹人中的影响。
撒八开始发号施令,放狼烟,调集各路人马,并开始整队备战。范山发现不光在这个部落里撒八很有权威,连一些蒙兀人部落和汉人马匪也听他号令。这人当真了得,在衙门里就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公务员,出了城就是江湖盟主。
完颜沃侧也是了得,第二天确认撒八已经逃出城去后,就集结了燕子城的两千女真骑兵去追击。他知道越拖,撒八聚集的人就越多,城楼上的士兵已经看到孛特补部落方向有狼烟,应该是撒八那厮在召集人马。
完颜沃侧一路狂奔,先到了最近的一个契丹部落,却发现已经没人了。他骂了声握侧,继续追。
路上却遇到一个落单的牧民,自称是偷跑出来给官军报信的,说部落都经过三毛沟往海流图湖去跟孛特补部落会合去了。自己光棍一个,觉得当兵比造反更有前途,所以来报信,希望能给一些赏钱,并跟着招讨使当亲兵。
完颜沃侧看他一脸猥琐贪财的样子,很厌恶,但却认为可信。这样贪财的人的话多半可信,但他想当自己亲兵却万万不行。这样一个叛徒在自己身边,自己还不放心呢。于是就打发他在前面带路。
三毛沟并不是深沟,两侧有并不高的,坡度比较平缓的小山,不是打伏击的好地方。完颜沃侧并没在意,他继续催促着部队抓紧赶路。他准备在靠近海流图湖时,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然后冲进部落将撒八及其同党一举擒获。
但就在后队都快进了三毛沟的时候,完颜沃侧忽然看到小山顶上有闪光,顿时寒毛直竖,本能地感到危险,大喊一声:“警戒!有埋伏!”
就在这时,旁边小山上冒起一股青烟,接着传来一声号炮,从两侧小山上冒出数千牧民丁壮,呐喊着骑马冲了下来。
完颜沃侧骂了一声“握侧”,赶紧指挥人去抢制高点,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已经跑了七八十里路,马本来就累了,而契丹部落以逸待劳,居高临下,速度很快。
完颜沃侧大喊“列阵!列阵!”但已经来不及了。从山上冲下来的牧民转眼功夫就到了沟底,顿时就把金兵的队伍冲了个七零八落。
范山站在小山顶上,暗想:这些牧民从小就天天在马背上,骑术就好啊。抗金军的骑兵冲到小山上应该没问题,但这样直着冲下去,怕是做不到。以后跟金国骑兵作战的时候,也要防止人家的埋伏。
完颜沃侧的亲兵拉着他要逃跑,他倒是悍勇,一把甩开,大喝一声:“今日之事,有进无退。都跟我冲到山上去,不然都是个死!”
好个沃侧,他身先士卒带人往小山上冲去。他知道,只要他能冲到小山上,帅旗就能吸引金兵聚集过去,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牧民虽多,但全无纪律,也没有多少盔甲,人多也未必就能打得赢自己这两千骑兵。
他这么一冲,还真有效果,很多金兵看到了他的帅旗,也都奔过来。他捡的时机也不错,现在伏兵已经基本都冲到了谷底,他往山上冲,反倒没有多少敌军。
眼看已经过了半山腰,完颜沃侧身后的金兵也聚到了五六百人,形成了以他为箭头的锋矢阵。这正是骑兵冲锋的经典阵型。
但就在这时,山上却射出一片箭雨,然后有几百披甲骑兵直冲了下来。为首的一个,正是撒八,他挺着马槊直取老首长完颜沃侧。
沃侧大怒:“撒八,你这背主的奴才,拿命来!”也挺着马槊对冲过去。他的亲兵赶紧冲到他前面。
但撒八从上而下,速度极快,瞬间就到了面前,丈八马槊左右一摆,就将两个亲兵打落马下。完颜沃侧挺槊相迎,但速度不如人,就觉得双掌一阵剧痛,马槊脱手。
完颜沃侧刚刚大叫一声“握侧”,就被撒八的马槊戳中。不过撒八用的马槊不好,杆子直接碎了。完颜沃侧盔甲真好,只是刚好被破开。当然他人早就被打落尘埃了。
撒八身子一歪,探手先捡起了完颜沃侧的马槊,又把马兜回来,捡起来老首长。撒八左臂夹着完颜沃侧,右臂夹着马槊,天神下凡一般,所向披靡,一直冲到谷底,一路大叫:“招讨使已被生擒!”
金兵一见完颜沃侧被生擒,顿时泄了气,四散而逃。还没进三毛沟的后队,赶紧撒腿就跑。
这一仗,金兵两千百精锐骑兵,只有三百逃了。撒八在范山策划下,轻松赢了这一仗,部众士气大振。撒八拉着范山的手,直夸他是诸葛亮。
宋金时期,三国志话本已经比较流行,虽然没有经过罗贯中加工整理,但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形象已经广为人知。草原上的人也都熟知诸葛亮这个用兵如神的军师。
范山说:“兵贵神速,请撒帅马上带兵去打燕子城,那边主力已失,人心惶惶。咱们还有内应,正好一鼓作气拿下!迟则生变。”
撒八连声说好,自己正有此意。牧民们以前都是跟蒙兀部落打,对金兵比较畏惧,现在赢得这么干净利落,心气也都上来了,一听要去打燕子城,个个争先。
于是撒八带着五花大绑的老首长完颜沃侧,率领各部大军杀奔燕子城而来。一路上牧民们居然高唱《达坂城的姑娘》,这都是李县丞的功劳。
他带着几十个清水县能说会道的小伙子,组成商队与李东主的商队会合后,到了沿途的契丹部落就开始教人唱这首歌,宣讲西辽如何富庶。
那边多的是金银财宝和美女,就是缺辽人。他们还按自己的思维,大吹辽人过去后个个都是贵族,发钱财发美女,发牛羊牧场,每个人都发至少一百个奴隶。
李大郎他们说了嘛,那边上千万当地人,只有一两万辽人。那平均下来,不是一个人五六百奴隶,咱说一个人发一百奴隶还是往少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