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终究还是低估了巴蜀这个地方。
在京城里安全的距离却依然在人家的防御范围内。
而且这道防线人家用的不是人而是蛇,未曾佩戴特有香囊的小蝶很快就遭遇了蛇的攻击。
中招后小蝶赶紧掐住蛇的7寸把蛇捏死揣进怀里迅速跑回后院。
这黑灯瞎火的她没办法确认这蛇有没有毒是什么毒,必须把蛇拿回去才能辨认。
是她太大意了。
后院之所以没有蛇虫防御大概是那些女眷害怕或是没必要。
于晟的书房是要紧地方,人家在里面开会的时候怎么可能只放几个守卫。
小蝶刚逃走,守在于晟门前的蛇女忽然咦了一声,
“不好,我的蛇死了一条。”
蛇女这一叫屋里说话声立刻停了,瞬间整个将军府警报声四起。
众多侍卫举着火把开始四处搜索,蛇女身上盘着的白蛇也很快找到了同伴死亡的地方。
小蝶听着那些嘈杂的声音就知道不好,只能强忍着被蛇咬伤的疼痛快速在回廊和假山之间穿梭。
这时候肯定不能回自己的房间。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那蛇女应该能通过味道找到这条死蛇。
小蝶狠了狠心把蛇扔到了反方向,服了一枚通用的解毒药又潜入荷花池将身体的味道洗净。
但愿那蛇不是剧毒,也幸好自己提前在这边藏了衣服。
蛇女的蛇确实能通过气味搜寻同伴,但小蝶揣着死蛇行动的时候速度飞快蛇并不能捕捉到。
只有在那死蛇固定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才能搜寻。
这一耽误就给了小蝶充足的时间,终于有惊无险的回了房。
小霞这会儿还睡得死死的,小蝶也不敢点灯摸黑躺到床上假寐。
在荷花池里她已经尽量挤净了毒血,如今伤口并没有剧烈疼痛和麻木的感觉。
看来这蛇有毒的可能性不大。
其实也好理解。
蛇虫这些东西到底是畜生是不认人的,即便有香囊药丸这些分辨敌我也容易误伤。
若是伤了护卫下人还好,真伤了将军府的主子那蛇女也没法交代。
大概她随身带的那两条是剧毒,而这些用作警戒的就只是起到威慑和防御的作用。
在前后院的交界处捡到死蛇后蛇女就猜测那人肯定是进了后院。
可这半夜三更的带着一群护卫去搜女眷住的地方也不合适。
蛇女禀报于晟后让人封锁了后院所有的出入口,她则带着自己的蛇去找了巡逻的女护卫。
人过留影雁过留痕,一个大活人不可能凭空消失。
也幸好将军府的有女护卫,搜寻后院要方便得多。
于家的两位少爷都回了自己夫人院子,这两处由他们自己巡查就行。
于家姑娘那里也不用管,她院子的防守一直是后院最严的。
如果有人去了那边这会儿早就闹起来了。
江心雨一边跟着队伍搜寻一边心里暗暗叫苦,知道八成是小蝶暴露了。
没想到一个将军府的防御竟然如此厉害。
小蝶那可是能趴在尚书府房顶听春宫的主儿,结果到了人家这里啥都不是。
花园假山大树凉亭都搜过后蛇女就知道那人可能是躲在了那个下人的房间。
主子房里都有职夜的丫鬟婆子,一旦进了人不可能悄无声息。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将军府进了刺客绝不是小事。
蛇女办事很认真,领着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查看。
就当江心雨想着万一小蝶没回来要怎么遮掩的时候忽然远处闪起一片火光。
随后府里警戒哨子响了。
江心雨是听不出来那个长长短短的音调代表的什么意思,蛇女却忽然脸色一变。
“不用找了巡逻警戒。”
说完这句话蛇女要上院墙往火光的方向跑去。
江心雨松了口气,猜测着可能是早前进府里的东厂番子知道有刺客后特意弄出动静做掩护。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别管要抓的刺客是谁先帮了再说。
既然闹了刺客巡逻队也没法偷懒了,江心雨跟着溜溜的转悠了半宿。
直到小蝶能正常来交班她才真把心放下,俩人对了下眼神表示有话回头再说。
这一日于府从主子到下人脸色都不怎么好,毕竟昨晚闹哄哄的,除了被下药的小霞别人即便睡了的也都惊醒了。
于晟更是发了好大的火,加大了巡查力度责令限期破案。
江心雨上午补眠,下午悄悄溜到园子里跟小蝶会面。
知道她什么都没探听到就被发现后也皱起了眉头,
“这于晟是有多怕死,防守的严密程度比皇宫也不差什么。
说实在的,要想知道他什么立场简直比杀他难十倍。”
小蝶也点点头。
这话别人说是吹牛,对于他们夫人来说确实是杀人比较简单。
可这人是巴蜀王一样的存在。
真造反也就罢了,不造反贸然杀了后患无穷。
忽然,小蝶想到了一个新发现。
“昨晚确实什么都没探听出来,不过今天我见到于晟了。
跟他一起来后院的那个拿着白纸扇的老头我觉得眼熟。
不是容貌,是他身上的那股特别的气质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那人很敏锐,我才看他几眼他就发觉有视线停留在他身上。
不是我转头快能让他逮个正着。”
江心雨也想到番子传来的信息,那个白纸扇好像真是京城人士。
既然小蝶说眼熟八成还真是熟人,看来需要探听的又多了一个。
江心雨打算探听那位白折扇的消息时对方已经拿到了她跟小蝶的资料。
他今天随着将军去后院探望大小姐,走在游廊时明显感觉到有人在偷看他。
那是一种锐利审视的目光,看他的人绝对杀过人。
而当时除了两个小丫鬟就是一队巡逻的女护卫经过。
毫无疑问,那个目光就出在这群人当中。
回来后他便把今日巡逻那队人的名单和那两个丫鬟的资料都找管家要了过来。
两个丫头是家生子不做考虑,护卫队里只有两个是今年新招的。
关小霞,巴蜀本地人,其姑姑曾做过大小姐的护卫,家里十五口人皆在本地生活。
苗翠蝶,京城人士,永平镖局镖师的女儿,父亲亡故后跟姐姐一起来巴蜀讨生活。
这两份资料一对比,但凡不傻他都知道该怀疑谁。
看来昨天捣乱的应该也是这姐妹俩,只是不知他们是东厂的番子还是摄政王府养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