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完全没注意到李世民和朱琏的神情变化,依旧滔滔不绝说着李世民的风流韵事。
“那巢王妃杨氏,原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她接入宫中,自此,杨氏便成了李世民妃子。很多大臣对李世民此举颇为不满,可碍于他的帝王威严,也只能把怨言藏在心底。”
“还有隋炀帝的萧皇后,据说她这一生跌宕起伏,先后侍奉数位帝王,却始终魅力不减。她被迎回长安时,李世民亲自接见,一见到她,便被她身上独特的成熟韵味和丰富阅历所吸引。”
“自那以后,在宫中的日子里,李世民常常找萧皇后促膝长谈,听她讲述前朝的兴衰荣辱、宫廷的隐秘往事。有时两人一谈就是一整。而且。每逢宫中举办宴会,李世民必定邀请萧皇后出席,还特意让她坐在自己身旁,他对萧皇后的敬重与偏爱,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说着,赵佶看着李世民,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继续说道:“再说那徐惠,据说她自幼就聪明伶俐,才情过人。
被选入宫中后,徐慧凭借出众的才学迅速崭露头角。
李世民对她的才华赞赏有加,经常与她一起探讨诗词歌赋、治国理政之道。
徐惠不仅能巧妙地以诗应和李世民的兴致,在李世民处理政务感到疲惫时,还能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从李世民赏赐给她的各种奇珍异宝、精美华服,便能看出对她的宠爱程度。
甚至还专门在宫中为她建造了一座典雅的楼阁,供她居住和吟诗作赋。”
听赵佶口若悬河,将自己前世的那些风流韵事一一道来,李世民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忍不住在心底狠狠咒骂:这老色胚,虽然你说的这些事都是真的,可你也不能当着朕的面说出来啊!
难道朕不要面子的嘛?
嗯,算了,反正朕脸皮厚,而且老色胚也不知道朕占据了他儿子的身体,朕不跟他计较。
这般想着,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硬生生在脸上扯出一副虚心受教的神情。
那模样,别提多不自然了,嘴角微微抽搐,眼里却还得装出一副虔诚聆听的样子 ,活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鸭子,浑身不自在,却又不得不硬撑着。
赵佶谈兴正浓,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又兴致勃勃地说起韦贵妃:“韦贵妃原是王世充弟弟王玄应的妾室,后来归了李世民。她出身名门,在宫中地位颇高,还为李世民生下了临川公主和纪王李慎呢。这些事啊,都是史书上明明白白记载着的。桓儿,你要想当个有作为的皇帝,就得有李世民这般魄力,莫要被朝臣的看法束缚了手脚。”
李世民听着赵佶把自己前世的风流韵事当成故事讲得眉飞色舞,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里暗暗叫苦,却又不能发作。
朱琏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赵佶的讲述,心中对李世民的行事风格愈发感到疑惑。
看着李世民那强装镇定的模样,朱琏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觉得自己的夫君仿佛变得有些陌生了。
沉默片刻后,李世民定了定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爹爹所言极是,孩儿受教了。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孩儿担心贸然行事,会引发诸多事端。”
赵佶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你呀,就是顾虑太多。你既然在效仿李世民,就应该向他那样,朝臣谁敢反对就罢谁的官,不要怕,爹爹支持你!当年李世民登基后,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启用贤才,那些反对他的人,要么被他收服,要么就被他晾在一边。你身为皇帝,手握生杀大权,还怕几个臣子不成?”
李世民苦笑着点头,心想:“朕治理天下,靠的可不只是强硬手段,还有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对天下苍生的责任。哪能像你说得这般简单粗暴。”
心里这般想,但他嘴上还是应道:“爹爹教训得是,孩儿明白了。只是此事还需与师师姑娘好好商量一番,她心思细腻,孩儿不想让她受委屈。”
朱琏微微皱眉,轻声说道:“官家,师师姑娘那边自然重要,可王癸癸这边也不能忽视。她如今已是您的人,若不妥善安置,恐怕会落人口实。”
赵佶摆了摆手,说道:“这有何难?等告慰太庙之后,寻个良辰吉日,将她俩一起接入宫中便是。到时候,再给她们册封,朝臣就算有意见,也只能憋在心里。”
听了赵佶的话,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老色胚的话倒也有道理。
朕不过是将葵葵和师师纳入后宫,就算朝臣反对又能怎样?
朕乃堂堂一国之君,手握天下权柄,他们还能翻了天不成?
若是有人胆敢公然反对,哼,朕就把他家中女眷纳入后宫,叫他尝尝这敢忤逆君上的滋味!
如此一想,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漏出一丝阴恻恻的笑容。
知子莫若父,赵佶看到李世民那阴恻恻的笑容,便知道他此刻准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赵佶忍不住笑出了声,半开玩笑地调侃道:“桓儿,瞧你这一脸坏笑,莫不是已经琢磨好怎么整治那些反对你的大臣了?”
李世民被赵佶一眼看穿心思,也不打算藏着掖着,索性大大方方地坦言:“爹爹,您说得没错,朕贵为一国之君,还用得着怕那些朝臣的反对?要是有人不知好歹,非得阻拦朕纳葵葵和师师入宫,朕就把他们的……”
话到嘴边,李世民眼角余光瞥见身旁温婉的朱琏,猛地反应过来,话锋一转,“就把他们发配琼州,看他们还敢不敢多嘴!”
朱琏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明白他是为了照顾自己的感受才改了口,知道他绝不会仅仅用发配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反对的朝臣。
朱琏轻轻叹了口气,没有戳破,只是温柔地说道:“官家,不管您做什么决定,臣妾都希望不要让朝堂陷入混乱,毕竟这天下百姓还仰望着您。”
李世民微微点头,握着朱琏柔软的小手说:“琏儿放心,朕心中有数。”
三人又商议了一阵,赵佶又给李世民出了些主意,诸如如何在告慰太庙时展现帝王威严,如何在纳妃一事上提前布局,让朝臣慢慢接受。
李世民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从龙德宫出来后,李世民和朱琏回到寝宫。
李世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他想着赵佶的话,又想着王癸癸和李师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朱琏同样辗转反侧,毫无睡意,索性侧身看向身旁的李世民。
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落在他面庞上,清晰地勾勒出那坚毅硬朗的轮廓,这张熟悉的脸,此刻却让朱琏感到陌生。
不知从何时起,她的男人变了。
曾经的他,温和有余而魄力不足,如今却浑身散发着英武霸气,行事间还多了几分狡黠,面对朝堂上的纷争,总能不动声色地巧妙化解。
朱琏的思绪越飘越远,不知不觉间,她的脸颊微微泛起了红晕。
她暗自懊恼,怎么会任由念头往那方面跑呢?
理智拼命拉扯,可脑海里那些与李世民相处的私密画面却愈发清晰。
朱琏不禁在心中暗暗骂自己:“我这是怎么了?怎么净想些有的没的!”
可话虽如此,一想到夫妻间的亲密时刻,她的脸颊瞬间滚烫,又忍不住在心底默默承认:“唉,不可否认,如今夫君在那方面,确实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