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王春花正看得入神,突然目光被远处传来的铜锣和唢呐声吸引过去。
那声音此起彼伏、喧闹欢快,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点燃一般。她心中清楚,盼望已久的时刻即将来临。
于是,王春花急忙抬手捋了捋衣袖,转头询问身旁的小儿媳:“春桃啊,快帮娘看看,怎么样?我这衣服有没有乱呀?”说话间,她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紧张。
春桃听到婆母的问话,先是微微一笑,然后定睛仔细端详起婆母来。
只见婆母今日身着一袭庄重的吉服,那华美的衣料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头上插戴着精致的钗钿,脖子上那莹白珍珠,以及腰间那细润玉石,玉串,更显富贵雍容之态。
春桃不禁感叹道:“嗯!娘您这身装扮真是太精神啦!”
说着,她那张笑靥如花的脸庞再次转向婆母,眼中满是孺慕与敬重之色。
瞧她婆母,这些年来常与几位贵胄往来相处,耳濡目染之下,周身也散发出一种祥和的瑞气。
乍一眼看去,或许并不会觉得她有多么贵气逼人,但只要细细观察,便能够感受到从她身上源源不断散发出来的那种绵延不绝、祥和安宁的福瑞之气。
这种气息犹如春风拂面般柔和温暖,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她、亲近她。
得到儿媳肯定的回答后,王春花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随即脸上乐开了花。
“那就好!那就好哇!”紧接着,她又顺手拿起放在身侧的一把玉如意。
这把玉如意通体晶莹剔透,温润光滑,其下一串东珠带着明黄流苏,微微晃动着。
若仔细观看,还能发现其中间,竟有丝丝缕缕如烟似雾的气体缓缓流出,带着一股梅香。
原来,这并非普通的玉如意,而是一个专为保暖而设计的暖手挂件。
说起这暖手挂件的来历,可大有讲究。
它是岑瑛担心老太太外出参加宴会时会受冻着凉,特意着人精心定制而成的。
如此一来,既能彰显出老太太尊贵无比的身份地位,又可以让老人家随时享受到温暖舒适的呵护。
“娘,前方到了,咱们稍等一下,等大哥他们过来。”
春桃见马车停了,理了理王春花衣服,扶着婆母,让其不要急。
今日二哥孩子入钱家这件事啊,婆母是怀着一片慈悲之心,让他们这些个小辈动容。
然而,不得不说,钱家和现如今如日中天的张家相比,依然有些许距离了。
故而,张家切不可,如此直白地流露出一种倒贴之态。
婆母向来心地慈悲,向来将钱家与各房头视作同等地位的亲眷相待。
然今日此宴非同小可!各方势力皆会赴宴。
现今之张家,乃至其所在之三合村,于朝堂之上已占举足轻重之位。故,应有的阵势和仪态务必展现出来才行。
此非刻意卖弄,而是应有的威严必须具备,盖因这是王权制度之国。
“行嘞,等着老大过来。”
王春花满脸笑容地看着眼前这位小儿媳,心中满是欣慰之情。
这孩子虽然是最晚嫁进张家的,但她的眼界可一点儿也不短浅呢。
自从嫁到这个家里以来,家族中的一连串事务,她都能够处理得妥妥当当。
而且由于三合村里,像张知珣他们这样年轻有为的官员越来越多,再加上李乾等人都居住在这里,于是乎便开展起了系统性的培训来。
如此一来,对于各种级别的宴会标准以及相关礼仪规范等等,家中的几位儿媳可比她这个老太太还要清楚明白得多呢。
正因如此,这些个宴会的所有事宜,王春花都是放心大胆地,全权听从儿子和儿媳妇们的安排的。
她一个没见识的老太太,只需要享福就行。
王春花正乐呵着呢,就在这时忽听打七棒锣响起,此番锣响十三,与十六下,王春花心里一惊。
那几个老头来啦?不是说不来吗?
那头,钱达等人听的锣声面色凝重起来,步履匆匆地迈向街口。
远远望去,那张家车队正徐徐沿着街中心街尾,往钱家所在的正大街中段,缓慢驶来。
走在最前列的,是四名骑于马背之上的带刀彪悍猛将,他们身形魁梧壮硕,宛如四座坚不可摧的铁塔稳稳矗立。
每个人周身都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强大气场,仅仅是看上一眼,便能感受到他们的威猛与霸气。
而在这四位悍将身后,紧跟着一支华丽非凡的一品诰命夫人仪仗队。
这支仪仗队由众多训练有素的侍者与侍卫组成,他们手举精美“华盖”“肃静”的器具和旗帜,步伐稳健整齐,透露出庄重肃穆之气。
原来,王春花身负朝廷所赐官身,故而她每次参与特定宴会出行时,皆须配备与自身身份地位相称的车驾队伍。
这些人平素为王春花家丁护院,皆安置于宅中护院。
今日乃其孙入钱家族谱之要事,这一品诰命的身份自是要展现出来。
故而当车队行至城门口时,那些象征着威严与尊贵的华盖、肃静等牌子被高高擎起。
与此同时,响亮的铜锣声也在街头巷尾回荡,清脆悦耳;礼官们抑扬顿挫的唱和声亦此起彼伏,一路开道未曾停歇。
如此阵仗,委实引人注目,引得路人纷纷驻足,窃窃私语地谈论着这场盛大的出行仪式。
就这时,在那支队伍的右侧方向,突然间竟涌现出一支规模更为宏大壮观的队伍。
只见百十个勇猛凶悍的将领们一脸严肃地走在前头,身后紧跟着一群气势汹汹的衙役以及众多忙碌的书吏,他们正卖力地为后方开道。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接连两顶,分别由十六人,共同抬起的豪华轿辇缓缓前行。
在这两顶大轿之前,数名差役肩扛着“回避”、“肃静”等醒目的牌子,旁边还有一顶顶明黄色的华丽华盖随风飘动。
这些差役一边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一边大声吆喝着,手中的铜锣更是被敲得震耳欲聋,以此来为整支队伍鸣锣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