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跋涉,刘备率领大军终于回到了洛阳。
城门大开,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耳欲聋,震得人耳膜发麻。
刘备看着熟悉又倍感亲切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仿佛隔世。
他挥手示意,让将士们先行回营,自己则带着关羽,直奔皇宫。
刘禅早已在宫门等候,见到刘备,连忙上前行礼:“儿臣恭迎父皇回朝!”
刘备看着面前略显疲惫的刘禅,眼底闪过一丝心疼,他拍了拍刘禅的肩膀,笑道:“禅儿,辛苦了,这段时间,朝中一切可好?”
刘禅脸上露出笑容,道:“父皇放心,一切都好。只是,儿臣甚是想念父皇。”
刘备点点头,道:“朕也想你们。”
他转头看向关羽,道:“二弟,你先去安排一下,将三弟的棺椁送回府邸,好生安顿。”
关羽抱拳应道:“陛下放心,我这就去办。”
说罢,便转身离去,脚步沉稳,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伤。
刘备带着刘禅,走进御书房。
父子二人落座,刘备看着刘禅,眼中满是赞许:“禅儿,这段时间,你处理政务,朕都看在眼里,你做得很好,没有让朕失望。”
刘禅闻言,心中一暖,嘴角微微上扬,道:“父皇谬赞了,儿臣只是尽力而为,不敢居功。”
刘备笑了笑,道:“你能如此谦逊,朕很欣慰。治理国家,并非一朝一夕,你要勤勉,不可懈怠。”
刘禅连忙起身,躬身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刘备点点头,道:“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朕也有些乏了,明日早朝,再议其他。”
刘禅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刘备揉了揉眉心,长途跋涉,确实有些疲惫。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平定了波斯,还为大汉开辟了新的疆土。
只是,想到张飞的离去,心中还是有些伤感。
次日早朝,太极殿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静待刘备。
龙椅之上,刘备端坐,目光扫过下方众臣,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他知道,大汉的未来,将由他带领走向辉煌。
“诸位,波斯一战,我大汉将士浴血奋战,朕心甚慰。”
刘备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威严中带着一丝欣慰。
“此战虽胜,将士伤亡亦重,朕决议,凡参战者,皆有封赏,阵亡将士,厚葬抚恤,以慰忠魂。”
众臣闻言,齐齐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刘备看着群臣,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要让大汉,成为这片大陆最强大的国家。
“诸位爱卿,朕此番西征,幸不辱命,已将匈奴余孽剿灭,波斯之地,亦纳入我大汉版图。”刘备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群臣再次跪地,高呼:“陛下圣明,大汉万岁!”
刘备抬手示意众人起身,脸色一肃。
“此次西征,三弟张飞,为国捐躯,朕心甚痛!为表彰其忠勇,朕追封张飞为大汉忠勇侯,世袭罔替,并为其举办盛大葬礼,以慰其在天之灵!”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纷纷跪地高呼:“张将军忠勇可嘉,当受此殊荣!”
刘备挥手示意众人起身,又道:“朕已命人将张飞的棺椁送回府邸,诸位爱卿,可前往吊唁。”
群臣纷纷应道:“臣等遵旨。”
早朝结束,刘备回到御书房,心中依然有些沉重。
张飞的死,让他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悲痛。
他深吸一口气,告诫自己,必须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才能带领大汉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关羽来到御书房,禀报道:“陛下,三弟的灵堂已经布置妥当,随时可以祭拜。”
刘备点点头,道:“二弟,你随朕一起去看看三弟吧。”
关羽应了一声,便跟在刘备身后,一同前往张飞府邸。
张飞府邸,一片肃穆,白幡飘扬,哀乐低回。
刘备看着灵堂上张飞的灵柩,心中悲痛万分。
他走到灵前,点燃三炷香,缓缓插在香炉之中,然后跪在地上,对着张飞的遗体,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关羽也跪在刘备身后,眼眶通红,默默地流着眼泪,他与张飞情同手足,如今阴阳两隔,心中悲痛可想而知。
刘备起身,看着张飞的遗像,心中暗道:“三弟,你放心,朕已经为你报仇了!”
他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他要将这份悲痛化为力量。
葬礼当天,洛阳城内,万人空巷,百姓自发前来送行。
沿街铺满白布,哀乐低回,气氛肃穆悲凉。
刘备身着素服,亲自为张飞扶灵,送他最后一程。
他步伐沉稳,却掩不住眼中的悲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心尖上,沉重无比。
张飞的棺椁被缓缓抬入墓穴,刘备看着墓碑上“大汉忠勇侯张飞之墓”几个大字,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起桃园结义时的豪情壮志,想起战场上张飞如猛虎下山般的英勇,想起醉酒后,张飞抱着自己哭诉委屈的憨态。
往事历历在目,如潮水般涌来,堵得他胸口发闷,眼中酸涩难当。
他记得,有一次张飞喝多了,非要抱着自己比力气,结果把自己摔了个四脚朝天。
惹得关羽在一旁哈哈大笑,自己当时气得要揍他,张飞却傻笑着说:“大哥,你力气不如我,以后我保护你!”
想到这里,刘备嘴角微微上扬,却又瞬间被悲伤取代,那句“我保护你”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如今却已成空。
他知道,张飞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自己的心中,活在大汉百姓的心中。
他的忠勇,他的豪爽,他的憨直,都将成为大汉的传奇,永远流传下去。
葬礼结束后,刘备回到皇宫,他召集众将,商议接下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