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锁。
这是郭嘉早朝时递上来的折子,上面详细汇报了大汉帝国近期的军政事务,一切都井然有序,并无异常。
但刘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种平静让他感到不安。
“陛下,您已经看了半个时辰了。”一旁的王忠轻声提醒道。
“嗯。”刘备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奉孝那边,真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回陛下,尚书大人行事一向稳重,尚书省在他的治理下,有条不紊。”
“是啊,太稳了。”刘备叹了口气,“他越是稳,我这心里越是不踏实。”
王忠不敢接话,他知道刘备这是在担心郭嘉的忠诚。
小黄门不敢接话,他知道刘备这是在担心郭嘉的忠诚。
自从刘备称帝后,郭嘉的权势越来越大,已经隐隐有功高震主的趋势。
虽然刘备一直对郭嘉信任有加,但帝王心术,岂是那么容易捉摸的?
“去,把公与给朕叫来。”刘备吩咐道。
“诺。”
不一会儿,沮授便来到了御书房。
“公与,你看看这个。”刘备将郭嘉的奏折递给沮授。
沮授接过奏折,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说道:“陛下,奉孝的奏折并无不妥之处啊。”
“就是太妥了,才让朕不放心。”刘备说道,“公与,你跟奉孝相识多年,你觉得他这个人,真的没有一点私心?”
“这……”沮授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不敢妄言。”
“但说无妨。”
“臣以为,奉孝乃当世大才,忠心可鉴日月。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岂能没有一点私心?只是,奉孝的私心,是为了大汉,为了陛下,为了天下百姓。”
“哦?”刘备挑了下眉毛,“你倒是对奉孝评价很高啊。”
“臣只是实话实说。”沮授拱手道,“陛下,臣与奉孝相识于微末,深知他的为人。他这个人,虽然有时候做事有些……嗯,有些不择手段,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
“不择手段……”刘备重复了一遍,若有所思。
“陛下,您想想,奉孝这些年为大汉江山,为了您付出了多少?”沮授越说越激动,“陛下,奉孝的功绩,有目共睹,他的忠心,天地可鉴啊!”
“好了好了,公与,你别激动。”刘备笑着摆了摆手,“朕也就是随便问问,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臣……臣只是不希望陛下对奉孝有所猜忌。”沮授说道,“陛下,奉孝乃国之栋梁,您可千万不能听信谗言,自毁长城啊!”
“你呀,就是太向着奉孝了。”刘备指着沮授笑道,“放心吧,朕心里有数。对了,最近禅儿那边有什么消息?”
“回陛下,太子殿下在秦国励精图治,颇有成效。当地百姓都称赞太子殿下是‘仁君’呢!”沮授说道。
“哦?仁君?”刘备哈哈大笑,“这小子,还真有点朕当年的风范!”
“陛下,太子殿下还派人送来了一批中东的特产,说是要孝敬您呢。”
“哦?拿来朕看看。”
沮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这珠子不错,留着给皇后吧。”刘备说道,“禅儿有心了。”
“陛下,太子殿下还说,他想在秦国推行一项新的政策,名为‘摊丁入亩’,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摊丁入亩?”刘备一愣,“这是什么政策?”
沮授便将“摊丁入亩”的详细内容向刘备解释了一遍。
“……陛下,太子殿下认为,此法可以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刘备听完,沉思良久,然后说道:“此法……倒也有些道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这样吧,你传旨给禅儿先在秦国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再做定夺。”
“诺。”
“对了,还有一件事。”刘备突然想起了什么,“朕听说,禅儿最近和一个波斯女子走得很近?”
“回陛下,确有此事。”沮授说道,“这个波斯女子,乃是前波斯皇室的公主,名为黛绮丝。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智过人,太子殿下对她颇为欣赏。”
“前波斯皇室的公主?”刘备摸了摸下巴,“这倒是有点意思!”
“陛下您的意思吗?”
“这前波斯皇室的公主,还是需要仔细查一查。”刘备说道,“你去告诉禅儿,让他小心行事,不要被人利用了。”
“诺。”
“好了,你退下吧。”刘备挥了挥手。
“臣告退。”
沮授走后,刘备又陷入了沉思。
他现在越来越看不透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刘禅在秦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个曾经被他认为有些过于仁厚的儿子,如今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才能和手腕。
“摊丁入亩……前波斯皇室的公主……”刘备喃喃自语,“禅儿啊,你究竟想做什么?”
刘备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他的儿子,大汉的太子,刘禅。
与此同时,远在中东的刘禅,正站在一座高台上,俯瞰着脚下的土地。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漠,但在他的治理下,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
“太子殿下,您看,这片农田,都是按照您教的方法开垦的,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一个官员指着远处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兴奋地说道。
“嗯,不错。”刘禅点了点头,“告诉百姓们,只要他们肯干,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太子殿下仁德,实乃百姓之福啊!”
“行了,别拍马屁了。”刘禅笑了笑,“走,去看看水渠的修建情况。”
刘禅说着,便走下了高台。
周围的官员和百姓们纷纷让开一条道路,恭敬地看着他。
“太子殿下,您慢点。”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刘禅身后响起。
刘禅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白色长裙的女子正款款走来,正是黛绮丝。
“你怎么来了?”刘禅问道。
“小女子听说太子殿下在这里视察,便过来看看。”黛绮丝微微一笑,“太子殿下,您辛苦了。”
“不辛苦。”刘禅看着黛绮丝,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有你陪着,再苦再累也值得。”
黛绮丝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了头。
“走吧,陪我一起去看看。”刘禅拉起黛绮丝的手,向远处走去。
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身后跟着一群官员和侍卫。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太子殿下,您真的打算在秦国推行‘摊丁入亩’吗?”黛绮丝轻声问道。
“嗯。”刘禅点了点头,“这项政策,可以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是,这项政策,势必会触动那些土着部落的利益,他们肯定会强烈反对的。”黛绮丝担忧地说。
“我知道。”刘禅说道,“但是,为了秦国的百姓,为了大汉的江山,我必须这么做。”
“太子殿下……”黛绮丝看着刘禅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敬佩。
“放心吧,我会处理好一切的。”刘禅握紧了黛绮丝的手,“有你在我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
黛绮丝看着刘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人。
他不仅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更是一位有担当、有魄力的男子汉。
“太子殿下,小女子有一事相求。”黛绮丝突然说道。
“哦?什么事?”
“小女子想请殿下,将小女子的族人,也迁到秦国来。”黛绮丝说道,“他们都是一些有才干的人,一定能为殿下效力。”
“这……”刘禅犹豫了一下,“好吧,我答应你。”
“多谢太子殿下!”黛绮丝喜出望外。
“不过,你要告诉他们,到了秦国,就要遵守秦国的法律,不能胡作非为。”刘禅说道。
“小女子明白。”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便继续视察去了。
夕阳西下,刘禅和黛绮丝站在一座小山坡上,看着远处落日的余晖,心中充满了希望。
“殿下,您看,这秦国的景色,多美啊!”黛绮丝感叹道。
“是啊,很美。”刘禅说道,“但是,更美的,还在后面呢。”
“哦?殿下指的是?”
“等我把秦国治理好了,我就带你回中原,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繁华盛世!”刘禅豪情万丈地说道。
“小女子相信殿下一定能做到!”黛绮丝看着刘禅,眼中充满了崇拜。
“哈哈,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刘禅大笑道。
落日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染成了一片金黄。
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而远在洛阳的刘备,此刻正站在御花园中,望着天边的夕阳,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惊喜,或者说,惊吓。
“禅儿啊禅儿,你这盘棋,到底要怎么下呢?”刘备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夜幕降临,洛阳城中一片灯火通明。
而在皇宫深处,一场关于权力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