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看了一眼西装男,见西装男点头确认,这才看向了傻柱。
李阳用手捅了一下还在傻愣愣的看着女孩的傻柱,让傻柱回过神来:“这个女孩怎么样?”
“好。”傻柱连连点头,目光也没有离开陈玉梅。
“给你当媳妇怎么样。”
“好。”傻柱的目光依然盯在了陈玉梅的身上。
“你是叫陈玉梅是吧,抬起头来看看我身边的这位,他今年39岁了,准备自己开一家饭店。
我们今天来是给他的饭店找一个服务员。不过我见他看你挺对眼的。顺便帮你们做个媒如何。”
陈玉梅抬头看了一眼李阳手指着的傻柱,脸上有了纠结之色。随后又看向了李阳和娄晓娥、何雨水。
也不怪陈玉梅纠结,就傻柱现在这个面相,你要说他五十岁了,都有人认为你在替他隐瞒岁数。
陈玉梅的目光在李阳四人的身上来回转了两遍,这才点点头:“我同意。”
傻柱看起来虽然面相老了点,可怎么说也是个小老板,还有这么一个像是公子哥、两个像贵妇人的给他撑腰,以后即便是混得差点,也不至于没有了吃喝。
自己现在是什么处境自己最清楚了,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得被迫去当凤姐了。人嘛,总的先生存下去才能考虑精神层面的问题。
至于傻柱,看见年轻的陈玉梅,早就把秦淮茹抛到了九霄云外。说不定现在正后悔没跟秦淮茹把自己的钱都要回来。
过后的几天,何雨水跟娄晓娥两人去安排傻柱开饭店的事情,李阳则窝在家里写李家公社的体系建设大纲。
傻柱开店的事情办得很顺利,店铺是现成的,按市价租给傻柱就行,没钱那就先欠着,等挣了钱再还,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的从二手市场买就行了,房子给刮刮大白就算准备妥当了。
至于办理开业手续,更是简单的很,有何雨水、娄晓娥两个地头蛇,还是在港城颇有人面的地头蛇出面,事情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傻柱也一下子就成了人生的赢家,刚来港城没几天,不但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娶了一个小娇妻,乐得嘴都快要咧到后脑勺了。
傻柱有了两个帮手,准备工作就更快了,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傻柱的大排档就开张了。
有了傻柱的厨艺和陈家姐妹两个人的张罗,加上背后有何雨水、娄晓娥当靠山,也没有那个不怕死的混混过来捣乱,大排档一开张就异常的红火,每天都能进账个七八百块钱,多的时候都能上千了。
在何雨水、娄晓娥忙着安置傻柱的时候,李阳也做好了自己的计划,通知了除李晓清、李晓竹、陈雪茹三人之外的所有女人。
李晓清、李晓竹两人,李阳在国内的时候已经跟她俩沟通过了。两人出行不是很方便,一时也请不下假来。李阳估计这两人也根本就没把李家公社的事情当回事。
现在两人在华夏的管理中枢工作的好好的,这可是接近十亿人的大国,只要她俩愿意去地方工作,最起码也是个地级市的领导。李家公社无论是从人口上还是面积上,都没有华夏的一个地级市大。
陈雪茹却是因为去了北熊国还没有回来,李阳也不知道怎么通知她。
本来李阳也要求老太太参加大会的,老太太可是李家公社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李家公社的体制改革会没有老太太也不合适。
老太太说她的事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懒得来给李阳当吉祥物。
1975年5月5日,李家公社第一届理事会,全体成员大会正式召开,应到19人,实到15人。
“好了,大家都安静一下,这次把大家都召集过来,是讨论一下李家公社社旗、社徽、社歌和法律规章的事情,具体的资料我已经发给你们每个人了。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
社旗就是很简单了,红色的底子上面一个金色的李字。
社徽李阳既没有用阴阳鱼,也没用八卦图,而是用了一个道士头像的剪影,不管怎么说,李阳也是继承了吕仙人的洞府才有的现在这一切,李家公社那也是吕真人亲手制作的傀儡,李老太太打下来的江山。
社歌就更省事了,李阳把《相亲相爱一家人》剽窃了一段过来,把歌词稍微改动了一下就定为了社歌。
这几项通过的都很快,然后就是公社的体制了,在这上面大家讨论了一会,定下来以君主立宪制为李家公社的基本制度,李老太太为李家公社的君主,下设理事会,所有李家公社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由理事会来决定。
理事会的成员暂定为李阳和他的十七个女人。以后要不要增加人,看情况再说。
李阳为理事会的理事长,理事长有权利组织召开理事会,其他理事会成员如果有事情需要召开理事会,要向理事长讲明理由,理事长批准以后,才可以由理事长出面组织。
李晓妍任理事长助理,在李阳有事的时候,由李晓妍负责处理理事会的日常事务。
理事会下设六个管理部门,简称六部。财政部、司法部、工业部、农业部、外交部、商业部。公社的具体事务,就由这六个管理部门组成的政府机构负责,政府机构直接对理事会负责。
这六个机构的领导人以及工作人员,仅限于从李家人和老太太的护卫队成员、福利院的332名成员中选拔,这些是要写入公社的法规里面。
在农业部的下面,设立十一个生产大队,华夏的李村为第一大队,耶门这里是第二大队到第九大队,李淮茹在大漂亮购买的牧场为第十大队,李晓妍在浪漫国购买的葡萄园为第十一大队。
这十一个大队的队长和生产小队的队长,可以由政府机构指派,也可以由生产队自行选举,然后报请农业部批准。
李家公社这个政治制度,多少都有点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子,李家人为第一种姓,福利院的成员和老太太的护卫队为第二种姓,原来老太太最早招收的六十人为第三种姓,至于耶门那帮原住民就为第四种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