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孩子发烧,村里没有人帮忙吗。”
秦淮茹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按理说应该很团结才对,哪怕是出于面子,也不会看着一老一幼冒雨求医。
至于说为什么不在村子里治,秦淮茹倒是十分理解,这里虽然距离四九城很近,但估计也没有大夫在。
就和秦家村一样,在周云爷爷定居之前,很多年村子里都没有医生。
想要治病要么跑远路求医,要么就是土方子,还有就是硬扛着,如果不严重的话就等什么时候赤脚大夫来了,什么时候再治。
“哎,村里人有自己的想法,对我们避之不及呐。”
老太太怀抱着孙子,手法老练的轻轻摇晃着,对于村子里的事情,并不想过多的提及。
也许是感谢周云的救治,也许是很久没有得到他人友善的帮助,老太太怀着深深的疲惫与迷茫,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们都是好孩子,而且是城里有见识的人,我想问一问,是不是所有的汉奸都是坏人。”
“所有这个词太过绝对,而过于绝对的东西,必然是有漏洞的。”
对于解惑和安慰人这种事周云不太行,但秦淮茹可是专业的,在她的劝说下不知道帮多少妇女脱离了苦海。
“什么意思。”
对于老人,秦淮茹表现的十分耐心,而且对方的境遇通过一句话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比如所有的男人都花心,所有的女人都爱钱,所有的胖子都贪吃,所有的医生都有仁心,这类太绝对的事情明显是错的。”
秦淮茹说的最后一句话,让周云感觉到了一丝丝冒犯,他就是医生,而且是个冷漠的医生,除了工作之外,平常救不救人完全看心情。
“汉奸也是同样,人性是复杂的,虽然不可否认,汉奸都服务于小日子,所以绝大多数都是坏人。
但总有极少数的例外,与他们提供给小日子的服务相比,透露出的某些关键信息,或者某个关键的举动对于我方的帮助更大,甚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秦淮茹这一番话让老太太颇为触动,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告诉她汉奸不是坏人,以往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一杆子打死。
周云也没想到秦淮茹能说出这些话,现在的年代可是火红的很,对于坏人的容忍程度极低,秦淮茹能如此客观,也算是人间清醒。
而且他以后世人的记忆来搜索,这个群体当中好人真的太少了。
因为不管他是好是坏,只要了当汉奸,总归是要为小日子干事儿的,干的是什么事儿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所有,总归是有好人的,最出名的应该是一个夏姓的人,再想找一个还真不太容易。
由此可知,说汉奸没有什么好人,虽然绝对了点,但也真没什么问题。
“我儿子就是汉奸,所以大家都避之不及,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个,但是我相信他不是坏人。”
老太太似乎对自己的儿子有十足的自信,谈到他都是眉飞色舞的。
这也就是跟周云几人在一块,要是和其他人说这样的话,很难不被人怀疑她的立场。
“很久没有说这些话了,村里的人都离我们一家远远的,就怕沾染上了什么晦气。”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和这三个年轻人刚刚认识,可就是想把一些憋在心里的话说出去,不过几句,心情就舒服了很多。
她也不管会不会被对方举报,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这件事儿一直都让她很疑惑,明明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生了个儿子是汉奸,可为什么没有惩罚甚至枪毙她呐。
汉奸的母亲,不应该也是罪大恶极的吗。
她不是没被村里的人举报过,可很快就会被放出来,到最后哪怕被举报也不会再有人抓她。
本来她也很纳闷,怎么总是抓了放,放了抓,直到她在戏曲里听到了一句话,叫做忍辱负重。
再结合自己抓了又放的经历,一瞬间什么都想通了,也才让她确信,自己的孩子绝对不是真正的汉奸。
是真是假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一个老人拉扯个孩子,没有自我安慰和心灵寄托的话,她又该怎么在充满恶意的村子里生活下去。
所幸今天碰到了秦淮茹,这个清醒理智而且很会安慰人的女人。
除了自己以外另一个相同的观点,会带给老人极大的鼓励和生活下去的动力。
“虽然知道你是安慰我的,但我还是要说谢谢,现在肯陪老婆子说话的,除了你们,也没别人了。”
今天说的这几句话虽然不多,但对于长时间没人搭理的她来说,已经十分满足了。
人终归是群居动物,那种被孤立的感觉,谁承受谁知道。
她也准备走了,虽然坚信自己的儿子当汉奸有别的苦衷,但总归性质不好,所以可不能因为自己连累其他人。
“我们三个有点奇特的能力,如果信我的话,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您,您儿子不管是什么工作,做的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交浅言深,话也只能说到这里了,从对方身上的功德来看,她的儿子应该已经牺牲了,所以福泽才会转移到至亲之人的身上。
就跟周云的爷爷一样,几个子女牺牲在战场上,气运分润给了他们,以后只要不干什么作奸犯科的恶事,一辈子都是顺风顺水的。
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国家会出手,照顾那些为国争光和出力的人,以及他们的至亲与后代。
老太太年过古稀,可能享受不了太多,但这小孩子,会赶上那一波红利,在气运和功德的影响下,不说大富大贵吧,也是小康之家,平安一生。
有的人凭能力起家,有的人凭的就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但这是人家先辈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换来的,没有什么好羡慕嫉妒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