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以来的精心调养与休憩,李世民的精神面貌已然焕然一新,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这些天,他一直忙碌不停,与房玄龄等一众得力谋士频繁往返于各个营地之间,认真核查粮草筹备的实际进展状况。毕竟,根据既定的战略规划,他们计划在今年七月挥师东进,直捣洛阳城,向盘踞在此的王世充发起猛烈攻击。
就在李世民刚刚踏入秦王府门槛之际,只见少府监的几位官员匆匆而来,身后紧跟着几名甲坊署的工匠。他们小心翼翼地抬着几套崭新的黑色铠甲,这正是依照李世民此前提出的详细要求而精心打造而成的。
正在秦王府的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闻听消息后纷纷赶来一探究竟,待亲眼目睹这几套制作精良、威武霸气的黑色铠甲时,众人不禁齐声赞叹,对其精湛工艺和独特设计都称赞不已。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喜爱之情,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近距离地仔细端详起这些铠甲来。他时而轻轻抚摸着铠甲表面光滑如镜的纹路,时而仔细查看每一个连接处的精巧构造,眼中流露出由衷的钦佩之色。
从材质方面来仔细端详,这些玄甲主要是以坚固无比的钢铁所打造而成。它们所采用的乃是精挑细选而出的顶级优质钢材,历经千锤百炼之后方才成型。如此一来,每一片甲片都质地坚硬如磐石,仿佛坚不可摧一般,足以有效地抵挡住来自刀、枪、剑、戟以及其他各式各样兵器的猛烈砍杀与穿刺。
而这些钢铁甲片更是经历了一番精心细致地打磨处理,使得其表面变得极为光滑平整。这种光滑的表面不仅仅极大程度地增强了整体的防护性能,让敌人难以轻易突破防线;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效地减少了在激烈战场之上因反光问题而给士兵们双眼带来的强烈干扰。如此一来,士兵们便能更加专注于战斗,不受光线影响视线,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身实力,奋勇杀敌。
不仅如此,这些玄甲的样式设计简直堪称精妙绝伦!它们隶属于具装铠中的一类,其整体构造细致地划分为多个部分。首先来看上身部分,这一部分被称为甲身,一般呈现出对襟开合的样式,并通过皮带紧紧系住,使其能够完美地贴合人体曲线,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士兵们的行动。而甲身所使用的甲片更是独具匠心,其中一种是鱼鳞状排列,这些甲片彼此紧密相连,宛如鱼身上那层层叠叠的鳞片,一片挨着一片,形成了一道坚固无比且灵活性极佳的防线;另一种则是札叠式甲片,这种甲片采取上下重叠的方式排布,尤其针对胸部、腹部等关键部位加强了防护力度,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前方的猛烈攻击。
再将目光转向肩部,这里精心配置了披膊,其甲片自然地下垂至肩部以及上臂外侧,就像是给士兵们脆弱的肩部关节披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使得他们在挥舞刀剑或是舞动长枪之时都能获得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护。接着看腿部,这里有着腿裙的存在,一片片甲片犹如风铃般悬挂于腰间,然后一直垂落至大腿部位,仿佛为大腿铸就了一面铜墙铁壁,让敌人的攻击难以触及。最后不能不提的便是那环绕着颈部的盆领,它宛如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士兵们最为要害的颈部,坚决不让敌方的兵器有机可乘,从上方砍向这个致命之处。
这些玄甲可不是那种普普通通仅仅用于防御的装备哦,它可是将装饰性和功能性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呢!瞧瞧那甲胄的边缘处以及一些至关重要的部位吧,都会巧妙地运用柔软坚韧的皮革或者色彩斑斓的丝线来精心地包裹装饰一番。如此一来呀,不但大大增强了这甲胄本身的耐用程度,而且还恰到好处地增添了不少美观的元素呢。更令人惊艳的是,其中还有一部分玄甲竟然局部镶嵌着金光闪闪的金子或是银光熠熠的银子作为装饰点缀。一套估计下来大概有40到50斤重。
“秦王殿下啊,您瞧这些铠甲,简直美轮美奂得让人惊叹不已!一旦穿上它们,瞬间就有一种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长孙无极满脸钦佩之色,情不自禁地开口称赞道。他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一排排威武雄壮的玄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李世民神情专注地逐一审视着这些铠甲成品,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这批铠甲可不是一般的货色,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特意根据骑兵作战时的特点和需求,精心命人打造而成的。而负责此项任务的关键人物,正是不久前从王世充阵营投奔而来的云定兴。以前做勤王救杨广的时候,李世民跟云定兴已经相熟,虽说此人向来以生性狡黠着称,但其制作铠甲的高超技艺却是无可挑剔的,堪称业界顶级水平。
看着眼前这一件件精美的铠甲,李世民不禁由衷地赞叹道:“云定兴果真是名不虚传,丝毫未曾让本王感到失望!”
就在这时,一旁的房玄龄也走上前来,仔细地查看着这些崭新的铠甲。不过,他心中却有些疑惑不解,毕竟目前军中的铠甲库存量已然颇为充足,实在没有必要耗费大量财力去额外制作一批新的。于是,他忍不住开口问道:“秦王殿下,不知为何您还要执意制作这些铠甲呢?如今咱们的库存足以应付当前的战事所需了呀。”
听到房玄龄的疑问,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而从容的微笑。他轻摇手中折扇,不紧不慢地开口解释道:“玄龄啊,这一点你或许有所不知。如今我军之中虽然已然拥有了颇具规模的骑兵队伍,但细细观之,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真正能够称得上精锐之师者,不过寥寥数人罢了。故而本王心生一计,欲从现存的骑兵里精挑细选出三千五百名最为勇猛无畏且骑术高超之人,将他们重新整编,组建成一支崭新的玄甲军。”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继续说道:“这支玄甲军将会成为我军日后克敌制胜的一张王牌!有了这样一支精锐之师,方可保我大唐军队于战场之上一往无前,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若能以最快速度赢得一场场战役的胜利,那么所节省下来的粮草开支可远比打造这些精良铠甲要昂贵得多。”言及此处,李世民不禁再次看向这些新铠甲,他的目光愈发坚定,似乎已然看见了那支即将横空出世、威震天下的玄甲军正于疆场上纵横驰骋、奋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就在此刻,只见一名家丁神色匆忙地奔进屋内,脚步踉跄却又不失礼数,来到李世民跟前,躬身施礼后,才用毕恭毕敬的语气开口说道:“启禀秦王殿下,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前往皇宫饮酒叙话。”
听到这话,李世民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应声道:“好,本王知晓了,这就前去!”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不禁暗自揣测起李渊此番邀请自己入宫喝酒的真正意图。究竟是单纯的父子相聚,共饮美酒?还是别有深意呢?
稍作思索之后,李世民转过头来,目光扫向站在一旁的少府监的几位官员,缓声叮嘱道:“你们就依照本王先前提出的数量和规格进行制作即可,不得有误。若有任何差池,本王定不轻饶!”那几位官员闻言,连忙点头称是,表示定会尽心尽力完成任务。
安排妥当一切事宜,李世民这才转身迈步而出,身后紧跟着长孙无极和几个近卫。他们骑着马一同踏上通往皇宫的道路,一路上谁也没有多言,气氛显得有些凝重。而此时的李世民,脑海中依旧在不停地思考着即将到来的这场酒宴。
当李世民与长孙无极一同来到皇宫李渊设宴之所时,长孙无极十分识趣地停下脚步,同其他护卫一起静静地守候在门外。
而李世民则迈着稳健的步伐踏入了房间。抬眼望去,只见屋内除了李渊稳坐主位之外,还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也在座。
“二郎啊,你可算是来了!快快到这边坐下吧。”李渊一见到李世民走进门内,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洋溢的笑容,并向其招手示意过来落座。李世民见状,赶忙加快脚步走到李渊身旁。
“父王、大哥、元吉,实在不好意思,我来晚了些,让你们久等啦。”李世民略带歉意地向着李渊和李建成拱手说道。
“无妨无妨!今日不过就是咱们父子几人的一次寻常聚会罢了,不必如此在意时间早晚。”李渊乐呵呵地笑着宽慰道。
此时,坐在一旁的李元吉正大口咀嚼着桌上的美味佳肴,腮帮子被食物撑得鼓鼓囊囊的。听到李世民的话后,他一边继续往嘴里猛塞着肉块,一边含混不清地调笑道:“二哥呀,如今的你可是个大忙人哟!又是立战功又是加官晋爵的。我们几个多等一会儿又算得了什么呢?哈哈……”
李世民微微侧过头,仅仅只是用余光淡淡地扫了李元吉一眼,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却并未开口言语半句。只见他步履从容地朝着靠近李渊身旁的座位走去,而后优雅地坐了下来。
此刻,反而是坐在上位的李渊面色一沉,对着李元吉便是一顿严厉斥责:“元吉啊,你瞧瞧你自己,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之人了,怎么还是这般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呢?你难道就不知道长进吗?你应该好好地向你的两位兄长学习学习,多多替为父我分忧解难,承担起更多处理国家大事的责任来才行啊!尤其是你二哥二郎,你更得勤加效仿。”
听到父亲这番话后,李元吉不禁低下头去,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但嘴里却仍小声嘟囔着些什么。
就在这时,位于另一边的李世民匆匆忙忙地站起身子,他那挺拔的身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快步走到李渊面前,恭恭敬敬地向其施礼,动作标准而又规范,尽显对父亲的敬重之情。
而此时另一边的李世民,则赶忙站起身来,朝着李渊恭敬地施了一礼,然后一脸谦逊地开口说道:“父皇谬赞了,此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其实全仰仗父皇您英明决策,特意派遣给儿臣众多谋士和猛将。儿臣不过是跟着他们沾了点光,勉强算是蹭到了些许功劳而已。但即便如此,通过这次征战经历,儿臣确实也是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策略。”
听到李世民这番言辞恳切、态度谦卑的话语,李渊不禁龙颜大悦,满脸欣慰之色。他微微点头,表示对李世民回答的极度认可与赞赏。紧接着,李渊慈爱地看着李世民,缓声说道:“二郎啊,不要只顾着饮酒作乐,为父可是专门嘱咐御厨精心烹制了好几道你平素里最爱吃的美味佳肴呢。”
李元吉闻言,匆忙将口中正在咀嚼之物囫囵吞下,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时机赶忙说道:“既然如此,那二哥此次出征攻打王世充,可否让儿臣随其一同前往呢?”
李元吉话音刚落,原本正低头闷声大吃大喝的李建成突然动作一顿,猛地抬起头来,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李元吉。他心中自然明白他这个三弟打的是什么算盘——无非就是想借着跟随李世民出征打仗之机,趁机捞取些战功罢了。
然而,面对李元吉满怀期待的询问以及众人投来的目光,李世民依旧沉默不语,仿若置身事外一般,自顾自地端起面前的酒杯轻抿一口。
见此情形,李渊却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嗯,如此甚好!你便跟着你二哥好好学习如何领军作战吧。”
得到父亲的首肯之后,李元吉脸上顿时浮现出得意洋洋之色,旋即又不怀好意地迅速转头看向李世民,挑衅般地追问:“二哥,您为何一直都缄默不言呐?难道您不愿意带着小弟我一起出征么?”
“元吉,这可不是二哥我能够轻易决定之事啊,一切皆需等父王点头应允方可。”李世民轻抿了一口香醇美酒,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言道。他心里明白李元吉此举明摆着就是要给自己挖个大坑往里跳。此刻,李渊正端坐在他身侧,身为臣子的自己又怎敢僭越职权、擅自做主呢?
只见李渊豪爽地大笑一声,高声说道:“元吉啊,只要你心怀此愿,为父必定全力成全于你!为父刚起兵的时候已经跟你们三人说过,初启基业,未有无功而得帝皇者!如今这天下尚未完全一统,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来来来,咱们父子几个一同举杯畅饮!”说罢,李渊高高举起手中那精美的酒杯,脸上满是豪迈之情。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他们父子四人一条心。
李元吉见状,迅速瞥了一眼身旁的李建成,二人眼神交汇间便已达成某种默契。紧接着,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地同样举起了酒杯。李世民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暗自苦笑一番。他猜测这二人已经站在统一战线,想要孤立自己。然而此时此刻,形势所迫之下,他也只得强颜欢笑,跟着举起酒杯,与众人一饮而尽。但李世民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既然已经了解当前情况对自己不利,他一定要想个万全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