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工部尚书苏慎老爷子办完差事回到府上。
封妃省亲之事,他在外就已知晓,待他回了府,朱玉娥便第一时间找了上来。
苏慎年岁大了,其人在朝宦海沉浮多年,处事异常谨慎,如照他原想,虽事逢大喜,但仍要谨言慎行,排场是要有的,毕竟这等事本也不光只是苏家脸面的问题,皇家威仪也要照顾到,可其也并不提倡太过奢靡,以免日后落人口实。
不过,纵他如何思量,多半也是白费。
毕竟,如今这个苏府里,是朱玉娥在掌家,这号姑奶奶,背靠着大王爷皇族的背景,纵是明面上一家之主的苏老爷子,也得让她三分,如不遂了她意,只恐闹起来没得收拾。
眼下,朱玉娥亲自过来商量,晓以利害。
一说豪门贵族过日子,过的便就是个脸面。
借由省亲之事,于世家大族中正好能抬一抬苏家的门第,财力、权力,左不过为了扬名,给自己长了脸,给别人也好验看验看。
二嘛,则是彰显皇恩浩荡,既皇帝有意恩典,那咱苏家可得好好操持,如不能尽善尽美,亦恐折了皇家恩德。
再者说,皇妃省亲,免不得事毕后,皇上会追加封赏,到时这些花销的款子也就抹平了,咱苏家现下是要替圣上筹钱使银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点子数目,又算得了什么?只怕办得不好,叫别人小瞧了去是小,有损皇恩才是要紧。
听其此言,苏慎沉吟良久,见并无理由批驳,无奈,也只得掏了棺材本,全全交予了大少奶奶使用。
又两日,那朱玉娥在父王引荐调和下,果真盘下了庆老王爷的园子,所费银钱280万两。
园子到手,地契手续交接一完毕,翻修的活计便红火开工。
苏裕村于工程上,忙前忙后,好不热闹。
可如此一番毫不节制的花销下来,不仅将苏家的银子使了个精光,由各大姻亲家族处借来差使的钱,也挥霍殆尽。
无法,为了各方尽善尽美,朱玉娥还遣苏凤琏抵押了几处正经生意资产,以抽出钱来补园子修葺上欠下的窟窿。
一连大半月下去,泥牛入海,所费甚巨,一应诸事大抵方才七七八八做完。
五月下旬,苏凤琏一早去给老父亲请安,谈及省亲预备之事已基本妥当,邀苏慎同去园中验看。
苏慎这几日身子不大爽利,但喜气盈门,也没扫兴的道理,其拄着拐棍,叫来府中管事诸人,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一同随了苏凤琏去,审察翻新后原苏府后身那出新盘的园子地方,一面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
到园后,园中景致一眼望去,墙垣楼阁,移步换景,处处皆精美奢华。
各行匠役往来穿梭,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
苏慎及一众人站到高处俯瞰,只连声不住地感叹,这要耗费掉多少人力财力方算足够?!
时至午饭,群人散去后,苏府一家屋中齐坐,苏凤琏又详细向苏慎禀报了眼下之大抵进度情况。
凡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一应点景,金银器皿打造,采买女乐,事无巨细,无一疏漏。
苏慎端坐饭桌主位,思忖良久,谨慎提点了几句。
后又问及园中差事人丁,是否都监工到位,开册籍,清楚调度。
苏凤琏本是个管不得事的,这一应项目,基本也都是朱玉娥在管帐头,苏裕村具体办事,他又哪里知道?
见此,苏慎掉了脸子,甚觉这长子不懂事靠谱,遂提出要苏府二小姐,自己的小孙女苏游锦协助朱玉娥走账,帮忙验收明晰账目。
毕竟,前期园子修葺,院中匠人力工,人多眼杂,二小姐尚未出阁,总不好抛头露面显于人前。
现下,庭苑大处翻修已毕,所剩之事府中众家丁已可接手,叫苏游锦过来把关,也免得底下人借机猖狂敛钱,不知节制。
苏游锦,年芳十六,只比兰妃小上几个月,是苏慎次子苏凤梧之女,其母刘氏,便是前文提到的苏家二少奶奶。
游锦之名,乃苏凤梧所起,《新唐书·宋之问传》有云。
“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鉴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据载,武则天建立大周时期,有次御驾临幸洛阳龙门香山寺,深深被这里的景色所陶醉,遂下令随同官员赋诗抒怀,先写好者赐以锦袍,并由文学侍从着名才女上官婉儿主持裁定优劣。
此话一出,时任左史的东方虬出口成章,立马作好了诗,题为《咏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呈天子御览后,武则天大喜,于是便按事先约定之规则把锦袍赐给了东方虬。
可不成想,没过一阵,宋之问的诗《龙门应制》也写好了,洋洋洒洒21韵,有300多字,佳句频出。
上官婉儿上前验看,只觉其文理兼美,更胜一筹,在场诸人也公认:“左右莫不称善”。
武则天惜才,竟夺过了东方虬手中的锦袍,转赠给了宋之问,演绎了一出“龙门夺锦”的佳话。
所谓“夺锦之才”,便由此而生。
苏凤梧以此典为小女命名,可见其对这位二小姐所寄厚望!
当然啦,这苏游锦也确未负了其父之托,这妮子如今年纪虽仍尚小,但已是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更难得的,是此奇女子专爱术数,对经济、会计之学甚为偏爱。
为此,二爷苏凤梧还曾不惜重金,专门聘得留学海外的经济学教授为其授课教育。
所以,今日饭桌上,苏慎会提及叫小孙女苏游锦来协助走账,也就不足为奇啦。
名为协助,实则也是这老狐狸想用苏游锦之长,来查一查大少奶奶朱玉娥的帐头,同时,如顺利,也想顺便清理下苏家目前各铺面厂坊生意的账面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毕竟,他这个工部尚书虽常年管着国库,国中经济了然于胸,但碍于朱玉娥家世做派,自己府中的私账他是不好太多插手的,也插不进去。
对此,朱玉娥心中自是一万个不愿意,但眼下省亲之事为大,且前些日子,老爷子棺材本都拿出来挥霍差使完了,她此刻还真不好开口回绝什么,便悻悻地勉强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