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将近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骆姓,其源流还相当复杂。
一个说法是源自姜姓,姜子牙的后代。
姜子牙的后人里,有个叫公子骆的,还是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公子骆的后人就以骆为姓。
再就是源自嬴姓,商纣王执政时候,有个大臣叫嬴恶来。咱也搞不懂这名字怎么起的,干嘛叫恶来,是来作恶呢还是作恶了才来的呢?不过那时候的字意跟现在有区别,我们不能单纯用现在的眼光和思想看过去。
恶来的玄孙,其中有个叫大骆的,大骆儿子嬴成,在其封地建立大骆国。这个大骆国,大致位置在今天的陕西西部,应该是跟现在的甘肃交界附近。
周厉王姬胡因为引发了国人暴动,不得已跑路,西周混乱不堪。
于是西戎趁机入侵,大骆国被灭,其后人就以国名为姓。
随后周平王东迁,周王室地位下降,自身还顾不过来呢,自然没那闲工夫管大骆国的事。
还有源自姬姓的。奉郑国大夫王孙骆为始祖。这应该跟郑庄公,有些关系,具体是不是,我也没仔细查。
再就是源自姒姓,
越王勾践的后人中,有个叫姒摇的,具体没搞懂怎么摇啊摇,摇到了骆姓这里。这个应该是有详细记载的,只不过我没去详细查资料。
另外出自官职的也有一部分。
说是官职,其实从西周开始的大荒骆,说白了就是一个司机。主要职责就是在天子出门时候,负责赶马车的。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政府小车班司机。
比如周穆王西游,造父就是专职司机,驾驶八匹千里马奔赴昆仑山。后来造父因为这个功劳,被封在赵地,成为赵国和秦国的先祖。由此可见,给领导开车,也是个不错的活。
骆姓名人,让我选的话,首推鲁迅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因为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虚拟的人物,干嘛要给他起个日本娘们的名字呢?难不成是当年鲁迅先生寓居日本,也看了人家动画片吗?
笑话归笑话,骆姓名人确实不太多,特别是有突出事迹的,更少。
中国儿童从咿呀学语,大多数都必须先学唐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寥寥数语,将鹅的形态刻画的淋漓尽致,读起来仿佛看到鹅在水里的情景。
这首《咏鹅》,据说就是骆宾王的大作。
骆宾王和杨炯、卢照邻以及王勃,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打小就聪明,据说年仅七岁就能写诗。想起来我七岁时候,才刚刚啊哦我的学拼音,跟人家确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骆宾王最出名的作品,还是那首《讨武曌檄》。
当时的背景是武则天临朝听政,大权独揽。一些忠于大唐的,眼看着唐朝江山就要被篡夺,肯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和一些明哲保身的不同,骆宾王勇敢的站出来,用笔杆子做武器,讥讽武则天。
诽谤大领导,不用上头开话,底下人就行动起来,将骆宾王下了大狱。
好在不过一年,武则天篡唐建周,大赦天下,骆宾王才重获自由。
徐茂公就是后来被赐姓改名李积的那位,他的孙子李敬业,又改为徐姓,叫徐敬业。徐敬业认为武则天女人当政,天下必将大乱。于是举起大旗,公开反抗。
出兵要师出有名,特别是必须具有极强的煽动性,才能事半而功倍。
此时论才气名声,文笔犀利程度,又能为自己所用的,非骆宾王莫属。
恰巧此时打听到骆宾王正由洛阳来到扬州,再也没有这么巧的事了。
而骆宾王也对武则天篡位夺权耿耿于怀,再加上因为这事还吃了一年牢饭。所以当徐敬业一个招呼,骆宾王立马欣然接受。
讨武曌檄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
据说武则天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不由惊问:‘’这是何人所做?‘’
当听到是骆宾王所写,叹了口气道:‘’宰相失职呀!‘’
意思很明显,就是做宰相的,这么优秀的人才都没有发现,难道就知道吃干饭呀!
您看,能让对手都由衷赞叹的,恐怕放眼历史也找不到几个吧。
不过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便没了消息。有的说死于乱军之中,也有说法是归隐山林。
有个传说,是宋之问跑杭州旅游,在灵隐寺偶然想到一句诗,便随口吟了出来:岭边树色含风冷。
问题这会儿老宋思维有点卡壳,后面怎么办,一点想不起来。
正郁闷呢,就听到一个声音响起:‘’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你咋这么笨呢!‘’
这明显是挖苦嘲讽啊!此时宋之问也是很有名气的诗人,哪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呀!便寻着声音望去,确是一个老和尚。
宋之问没好气的说道:‘’那就辛苦你给对下句吧。‘’
老和尚略一沉吟,道:‘’石上泉声带雨秋!‘’
宋之问大惊,觉得此人不一般。
等第二天宋之问想要拜他为师,到灵隐寺后,却再也没见到那个老和尚。打听了寺内僧人,才明白这个和尚,就是云游过来的骆宾王。把个宋之问后悔的直流鼻血。
不过这个显然不能信,大概率是后人编撰出来的故事,以求骆宾王能有个好结局。
因为即便是真的能在战火中生存下来,很可能也是隐姓埋名,了此残生。不会四处乱跑,主要是隐居一段时间,清心寡欲,看透红尘。
骆宾王的孙子骆世华,就到了唐僖宗执政时候。
骆世华受唐僖宗命令,出征四川,历时六年平定蜀中,深得唐僖宗信任,令他镇守蜀地。
自此骆姓在四川开枝散叶,所以四川的骆姓,大多以骆世华为一世祖。
这一支,在清代出现了四川唯一一位状元,叫骆成骧。
人口基数少,名人就不多,所以关于骆姓,也只能写到这里。
下一篇来到又一个大姓,高姓。
关于高姓的趣事,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