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姓又是一个大姓,人口接近六百万。
还是老规矩,先介绍一下丁姓的出处。
按时间顺序,丁姓有出自子姓的说法。就是周朝建立后,封商汤的后代在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交界处一带,成立宋国。第一任国君徽子启,也就是宋丁公,他的庶出子孙中就有以丁为姓的。
再就是源自姜姓,姜子牙的后代。
姜子牙的封地在齐地,建立齐国。不过姜子牙并没有去封地上班,而是留在中央。他的大儿子姜汲负责治理国家,姜汲死后,周成王给他赐的谥号为丁公。姜汲的庶出子孙中,就有以丁为姓的。这支最被丁氏族人认可,史称丁姓正宗。
后汉三国时候,东吴的皇室孙匡,因为不小心把粮店给弄起火,孙权那火气大到比火灾还严重。孙老板盛怒之下,不许孙匡再姓孙,那意思就是你别给我们老孙家丢人现眼。就这么着,孙匡一家,全改姓了丁。
改姓的还有几个,比如苏州丁氏,就有活丁死邹的老传统,这里不多介绍。
无论大姓和小一些的,都存在兄弟民族改姓加入的,也不多说。
不过有必要简单聊聊回族丁氏。
他们的先祖,是由西域来到中原的。因为名字大多不那么好记,所以大部分以发音改姓,丁姓回族大多是这个原因。
丁氏名人非常多,从两汉直到近代,成材率很高。
东汉有个叫丁兰的,他的母亲死的很早。当然这个早只能在丁兰出生后,肯定不会是相声里面说的,他父母还没结婚就死了。
大概意思就是,丁兰算是没见过母亲,严谨点说,就是见过,因为年纪小,根本就没有印象。
但是等丁兰长到十来岁时候,竟然用树根雕出来母亲的像。
丁兰老爹一看,这孩子是不是被什么附了体呀!这雕像怎么跟自己老婆一模一样呢?
这应该是早期的根雕。
此后丁兰是天天三炷香,日日摆上供。由此,丁兰也进入了古代的二十四孝行列。
不过他这种孝,也只是表面上的。
我个人理解的孝,并不是人死了这么那么的做样子,而是在老人活着时候,尽量让他们不带遗憾的逝去。所以二十四孝里面,有很多我都不能理解,更不能苟同。比如卧冰求鲤,除非脑子有病才能想出来这么个馊主意。再比如卖孩子养老人,你咋不把自己卖了呢!
丁谓这人,也得一分为二去看。
宋真宗在签订澶渊之盟后,估计自己也觉得这事干的有点不露脸,心里可就有点闷闷不乐。
善于察言观色的王钦若和丁谓,得想办法巴结皇帝,才能保证升官发财。于是在王钦若的撺掇下,丁谓负责具体操作,怂恿宋真宗封禅泰山,祭祀宗庙,史称东封西祀。
祭祀自己祖宗,你爱咋去咋去,别人不能说三道四。但是封禅泰山,那可是绝对的大事,你得有能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才行。
要不然到泰山顶上,冲着天上神明叨叨一些家长里短或者地里的收成,那就谁都能去了。
人家秦始皇汉武帝去封禅,那是有政绩的。反观宋真宗,除了签订那个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到封禅泰山的时候,还真没有什么功绩。
所以丁谓首先得解决理论问题,那就是各地这灵芝那祥瑞的层出不穷,算是给宋真宗壮壮胆子。
寇准做宰相时候,经常大摆筵席请同僚喝酒。而此时的丁谓,级别比寇准低一等,属于副职。
有一次寇准酒喝的有点高,喝汤时候,一不小心沾到了胡子上。
咱也搞不懂咋回事,过去人的胡子都那么长。我现在想学着人家留胡子,没长多久就觉得乱糟糟的难看,干脆清理了吧。估计是过去人吃的东西和现在不一样,另外西北少数民族,人家的胡子体毛就比中原人的多,到南方人那边,更少。所以饮食对胡子体毛应该有一些影响。另外人家那边吃肉都半生不熟,应该也有这方面原因。比如说欧洲非洲人,牛排一分熟就开吃,肯定跟咱们不一样。
闲言少叙,丁谓看到寇准胡须上沾了汤,赶紧拿着卫生巾跑过来,亲自帮寇准清理胡须。
卫生巾指的是讲卫生的毛巾,大伙可别想歪了啊。
寇准被丁谓拿着胡子,肯定不敢乱动乱说话,要不然他疼啊。
等丁谓清理完,寇准捋了捋胡须,面带不悦,道:‘’丁大人乃当朝当朝宰相,放着许多大事不干,却来帮我清理胡须!‘’
这么一来,丁谓面子上有点挂不住,红着老脸没吭声。不过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丁谓对寇准恨之入骨。
由此,留下了溜须的典故。
后来寇准倒台,丁谓将寇准一贬再贬,发配到现在的广东雷州,到死也没再回东京开封。
咱们可别以为奸臣都是天生的,丁谓虽然被封为宋初中期的五鬼之一,但是人家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戏剧里面,忠奸或者其他类型的,通过脸谱就能一目了然。但是现实社会中,想要分辨忠奸,没有超强的洞察力,绝对做不到!
因为一方面,奸臣和忠臣,肯定没有后世戏剧里面那么明显。
再者,奸臣之所以能得到宠信,他们的能力都是超强的。
就比如说丁谓,咱们不能简单的以忠奸来划分。
丁谓打小就非常聪明,读书可以说过目不忘。
并且在出仕后,几个地方做官都有突出的政绩,而且老百姓评价还出奇的好。
所以把丁谓定位在五鬼,有他的冤枉,也有他的道理。
原因就在于修建真宗的帝陵,当然也有皇太后刘娥怕他专权的因素。
事情的导火索是宋真宗死后,需要在今天的河南巩义修建陵墓。当时本来有寝陵建设领导小组,但是宦官雷允恭想出来溜达溜达。再加上这时候的雷允恭正得皇太后刘娥的信赖,就领了这个差事,负责全权指挥陵墓修建。
但是雷允恭想讨好刘娥,在经过多次勘探定稿后,他仍然决定往下打。结果不是遇见大石头就是打出了水,造成工期延误。
因为这个事,本来就对丁谓专权心怀不满的大臣,展开对丁谓的进攻。自此,丁谓的仕途算是彻底玩完。
其后丁氏名人非常多,比如清朝的丁汝昌和丁日昌等等,每个人的故事都最少可以占一章。
只不过后面几百号排着队呢,我们就简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