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值得的前提下,与同一个人保持长久的交往,也是在了发展中了解人的品性。人是不断变化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有的越来越好,有的还不如当初。终归是要放在时间的长河里,通过接触,通过来往,通过事情,发现一个人表面掩盖下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这是平常不易察觉的。不停的换人,不停的舍弃,不停的追逐新认识的人,反而损失更大。人呢不要老想着交往新的人,不要老想着结交新的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激起他人想要认识你的欲望,才是成功的个人营销。
这才是关系稳固的基础所在。主动寻求,不一定长久;被动吸引,方能长治久安。
清风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能在看似不可能的关系里,拥有了一种主动权。每次都是霁月想要找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可否认,清风的骨子里,有着很多值得欣赏的东西。但是在普通的外表下,有多少人呢想要去探究一二呢。
清风从未想过考验人性,却在人性的边缘不断被动试探。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单靠容貌是难以让人靠近的,也是难以单纯通过容貌获得主动权的。
只能在靠近她的男子里面,筛选出能够透过她的外貌看到有趣内在的人。前者数量很少,后者通过筛选就更是少之又少。
尤其是在北城这样的大城市,单靠容貌,清风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清风靠什么呢?这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经常寻找的答案。
这个过程,是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不断看向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十分有趣的。因为,当眼光集中看向自己的时候,发现才是人生真正回归的时刻。
一段关系的成功与否,并不见得一定是走入婚姻,而是在这段关系里,清晰地认识了自己,多了几分对自己的了分,多了几分对关系的了解,多了几分对异性的了解,多了几分对世界的认知。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反而男女关系的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恰恰很多人,只关注表面,而不关注实质内容。
一段关系,遇到了更美好的彼此,遇到了更美好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纠正了自己的一些行为,使得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这段关系,就不是消耗,就没有浪费时间和生命。
不要以世俗的观点,牵制自己的人生。爱情的终点不是婚姻,婚姻也不是感情的终点。相反,婚姻恰恰是另一个起点,感情稳定与经营人生的起点。
很多人把结婚当成人生的目标,殊不知,结婚这个节点的发生,并不表示以后的生活都是幸福的。
结婚在一两天完成,幸福的生活,需要每一天来完成。
当明白了幸福的要义,便不会再追求一天一时的成功与得到。幸福,是一个动词,而不单单是一个形容词。
幸福的人生,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行动,每一时每一刻都在为幸福奠定基础。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也是因为未来或者当下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
不论是给自己还是给众生,这才是方向。而不单单是破格获取,而不单单是一味索取,一时的得到并不忽是真正的幸福,长久的得到才是幸福的根源。
我们要做长期主义者,我们要做有着长远眼光的事情,能够产生复利效应的事情,这才是努力的根本方向。
清风,这一点做的很好,要么不认识,要么认识了不轻易放弃,只要他没有触及她的底线。一旦触及底线,那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舍弃。无论多么舍不得,理智也会战胜感性,在艰难选择中脱颖而出去做决定,去付出行动。
朋友给清风吹了风,清风也不会盲从去听,她需要在接触中去做辨别。没有质疑,只是验证。
人是复杂的,人心也是复杂的,人性更是复杂的。与其在复杂中兜兜转转,不如在简单中逐一发现。
万稳万当,不如一默。
凡事心里有数,并不代表一定要表现在外面。外界的声音需要倾听,内在的感受更加需要重视。
在纷杂的乱世中,学会爱自己,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行动中。
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是被各种所谓的口号带偏了,很多人没有踩在准确的位置上。所以才导致了,即使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很丰盛了,可是我们依旧感觉不到快乐与幸福,尤其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与满足,越来越少了。这种对比,就是一种反思,正确了,就是进步。
清风,在这个年纪里,做到了难得的人间小清醒。主要得益于她淡定的心态,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事情,她都能在平和的心态中,让自己坦然面对。
从小到大,生活在父母的关系里。上一代的夫妻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了清风的心里。她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从父母相处的模式里,抽出身来。
花费了她很大的精力,需要她用智慧和心力化解。出走半生,庆幸在某一刻顿悟。
父母是父母的模式,他们的模式,自己不应该沿袭,更不应该受到影响。他们的模式,只能让清风看到幸福的方向,辨别什么不是她想要的夫妻模式,然后在未来中清晰自己的选择,然后努力塑造自己想要的夫妻模式、婚姻模式。
这才是一个人,从一段关系中得到的最大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尝试改变父母,尝试改变父母相处的模式。
让父母成为父母,让自己成为自己,这需要一个人顶级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开悟的。
经历过摸爬滚打,经历过浴血重生,经历过万念俱灰,经历过涅盘重生,才配拥有真正的幸福,才配获得真正的开悟,才配拥抱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