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朱日和阅兵有多震撼?战士们以战斗姿态阅兵,不踢正步,穿戴作战装备。曾经有外国记者总结了, 我军最可怕的两个时刻, 一是当发言人说出了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 对此傅作义、越南、印度等纷纷表示赞同。】
【二则是当我们不走正步阅兵的时候。因为这代表着如果接下来对方还不收敛的话,那么我军战士们会毫不吝啬的让其明白真理是什么,就像2017年的朱日和。】
“朱日和,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有人不解的问道。
“这明显是地名啊”。
陈勇也意识到好多人不太懂这个词,就简单的说了一句:“朱日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蒙语地名汉字化”。
天幕下,刚才还不太懂的人一下子明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哦,我还以为是诛日核,打小日子呢,理解错了”。
此人说完,旁人大惊:“听君一句话,突然发现这个解释也挺合理的哈”。
“我也赞同,太核理了”。
元朝,忽必烈听到这个词,问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吗”。
下面的人在得到允许后,经过讨论,得出:“回陛下,此地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包括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后世作战武器多种多样,应该是方便训练”。
“后世全是各种铁车,没点地方还真施展不开了”,沉吟片刻,忽必烈感慨道:“这民族融合的真彻底啊,真就成一块了”。
明朝,明太祖朱棣:“后世居然把军营放草原了”,他以为在北边守边疆已经都厉害了,这直接放内蒙古,方便练兵还能看着那个脱离出去的蒙古以及再往北的那些。
【那一年6月18号, 西南某咖喱大国的部队突然越过国界, 进入我洞朗地区内,并与我方发生相持,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峙事件就此拉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本着和平谈判的态度,试图通过外交来解决争端。并且还善意的提醒其要吸取历史教训。】
【但对方仿佛是不吃咖喱,改吃滚刀肉了。不管啥好赖话都听不进去。 其国防部长还公开挑衅,俺已经不是1962年的了,并不断往前线派遣军队吗,大有不服就来干我的架势。】
【你们看看这阿三,啥叫记吃不记打呀, 啥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呀。 你不是1962年的你了, 我他喵的更不是1962年的我了, 看来我们非常有必要帮助其找回曾经的记忆了。】
刚说西南某咖喱大国,人们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直到看到阿三,才想起来,“呦呦哟,这是忘了新德里怎么来的啊,这要是开打了,以后首都叫啥?”
“那自然是新新德里啊”。
“叫三德里吧,反正是第三个首都了,正好名字又带个三”。要说打其他的,人们或许还是担心,但要说打阿三,那几十年前就有案例,完全不带怕的。
【于是就在7月30号这一天,,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内我军展开了首次沙场阅兵, 和以观赏性为主的天安门前的走正步阅兵不同, 这次阅兵主打就是纯威慑的实战。】
【包括陆军、 海军、 空军、火箭军四个军种,共1.2万受阅部队全部按照临战状态编组, J20、99a主战坦克纷纷亮相。近600台各式地面武器,129架战机陈列沙场。这些阅兵装备可都是现役装备, 红旗各型号的防空导弹,甚至df31AG战略核导弹等准备都拉出来溜溜了。】
【现场没有军乐团和合唱队,也不搞群众性观摩,标兵也不穿礼服而是穿上作战服,就连阅兵开始前的航拍集结镜头都有种奔赴边疆战场杀气腾腾的感觉了,画面烟尘滚滚, 威武雄壮。】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见此震撼人心的场景,念出了自己的新做。
“点兵朱日和,三军齐振奋,壮哉”。
【整个阅兵过程中,最震撼的就是全军不走正步,而是跑步就位。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彻地连天。 这么多人整齐跑步集合, 即使不拍那些重型武器,这满满的压迫感也让我只看到了满屏密密麻麻的真理两个字。 这要是放到古代光看到这军阵, 对方就胆寒了。】
天幕下。
唐朝李世民突然想到,该多和太子李乾成交流交流了,反正不学儒学了,考考他军事吧。李世民问道:“知道为何要阅兵吗”。
李乾成不太确定的回答了最简单的:“为了展示实力,威慑阿三?”
李世民:“还有呢”。过了一会,见李乾成没想到,李世民补充道:“这是完成战前集结的最佳借口。你说部队都集结好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李乾成恍然大悟:“这就是为什么后世一看到西方在附近海域军演,就派船过去盯梢的原因”。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场阅兵就是明摆着亮剑了,就是给别人看的,剑已经磨好拔出来了,你看我干不干你就完了。
李世民:“军队的战斗力,一看组织度,二看装备水平,三看技战术水平。看看他们的方阵,战力尽显无疑,后世虽许久未打过仗了,要是说这样的军队没有实战经验,进而没有战斗力,无论如何我是不信的”。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阅兵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震惊了全世界。因为按照阅兵的兵力,仅仅大约为两个合成旅,差不多就可以直接横扫世界上80%的国家了,而这样的合成化部队, 我们共有82个。】
“后世这种军队,是唯一一个不会让我说出穷兵黩武的”。
“2个旅就横扫打八成的国家,那82个岂不是一打全世界啊”。
“后世是奔着外星人去的吧,奔着星辰大海”,看多了科幻片的人们夸张的说着,要不然他们也想不到为什么。
【这个场景,不由得让我想起来艾公的一句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当年穷的叮当响都打得美军中将沃克直呼:要想打败中国,除非上帝带着钢盔来参战。而为了治好火力不足恐惧症, 现在的我们的军队几乎快武装到牙齿了,面对这样的军队,你觉得上帝敢来挑战吗,他有几个师啊。】
明成祖朱棣低声重复着:“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真理啊,儿啊,射程就是真理啊,简直是圣人言”。
朱高枳看着老父亲:“......”,不用说都明白他在想什么。
朱棣见儿子不理自己,有些尴尬,转头就说,“后人打美国人的时候要是有那么多炮,那都不敢想想战报会有多好”。
朱高枳:“那一仗真是打直了我华夏的脊梁啊,立国之战”。
【所以当莫老仙看到我军的实力之后嚣张气焰顿时泄了一大半,偷偷摸摸的就撤走了军队。 这场为期71天的大国碰撞终于结束, 我们再次赢下了大国运。】
天幕下,一说到这,人们就想到了个事,“他们是不是终于想起了当年的庞国兴三人组啊”。
“那必然是了,当年那种装备下三个人追着几百人打,现在他们又是怎么敢的啊”。
“这情景,但凡对面不认怂,阅兵后就直接拉到前线了吧,那时候就真的可以考虑叫三德里了”。
【不过后续还有一件事情要把我笑死了,就是有一位印度博主在油管上看我们的阅兵士兵整齐划一,而他们自己做不到,就在视频里添加上几个印度旗子,当作是自己军队来显示其国军事实力有多强。对此我只能说不愧是三哥啊】
“这也偷?不过这思路也是厉害了”。
“其实这样看,也说明了大家对于威武之师的评价标准还是一致的,一支能让敌人羡慕却求而不得的军队,这才是胜利之师,威武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