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在唐朝时被称为高句丽。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不是被灭,就是在被灭的路上。其实,中原朝廷不想为难他们,可谁让他们是作死小能手呢?
但现在,他们还不是叫高丽,而是叫作高丽扶余,也有被称为高句丽的。只是这个时候的高句丽和唐朝的高句丽不是一个国家。
当时的高句丽都城丸都,其实是现在的吉林省集安市。丸都是高句丽都城\"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和\"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也曾作为高句丽都城使用,成为世界王都建筑史上复合式王都的特殊模式。
丸都城开始的名字是\"尉那岩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到\"国内城\",并筑 \"尉那岩城\"为其卫城。东汉建安二年(197年),高句丽与公孙氏政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败,\"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扩建尉那岩城,并将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建安十四年(209年),山上王迁都于丸都。直到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高句骊长寿王时,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高句骊都城再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再迁都平壤,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 列高句丽三京之一。 丸都山城于246年和367年先后两次被毁,后又重建。
公孙瓒此时已经被杨琮的大都督贾诩灭亡了,公孙瓒拒不投降,最后,在太守府内,蹈火而亡。至于其他的家人,公孙范、公孙续都逃到了益州,成为了陈琦的属下。
公孙瓒被灭,公孙度成了幽州最大的势力,但杨琮会让这样的势力孤悬么?不会!毕竟后世来的,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道理,又怎么会不明白?
直接一个捎带脚,把这个公孙也给剿了。毕竟剿一个也是剿,剿两个也是剿,也就是随手的事,多大点事呢?
当然,这种打仗的事,杨琮自己是不会出面的,有张绣、徐荣在,何必自己动手呢?那么多文臣武将不是拿来欣赏的,而是拿来用的。
汉朝的士兵的战斗力其实是很强的,当初黄巾之乱的时候,汉朝可用的兵马只有区区数千,大部分主力都在和异族打仗。而用来剿灭黄巾的只是二线部队中的二线部队,说白了就是乌合之众。可就是这样的乌合之众,硬是把黄巾义军百余万大军打得屁滚尿流,丢盔卸甲。
汉以强亡,这话不是说说而已。王夫之《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第九条:“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桓,灵之世,士大夫而欲有为,不能也。君必不可匡者也;朝廷之法纪,必不可正者也;郡县之贪虐,必不可问者也。士大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名以振,功以不可掩,人情以归往,闇主权阉抑资之以安居而肆志。故虽或忌之,或谮之,而终不能陷之于重辟。于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于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指出了其他国家通常因为弱小而灭亡,但汉朝却在强盛之时走向终结。 在桓帝、灵帝时期,士大夫想要有所作为却面临诸多困境。君主无法匡正,朝廷法纪无法端正,郡县的贪虐行为无法过问。士大夫若要有所作为,只能拥兵在边疆奋力作战,或者在中原剿灭盗贼。这样一来,名声得以振奋,功绩难以掩盖,人心归附,即使昏庸的君主和权宦有所忌恨、诬陷,也终究难以将其置于重罪。 正因如此,天下人都知道这是获取功名的途径,且灾祸波及较少,士大夫乐于如此,普通民众也竞相崇尚。于是盗贼日益兴起,战事不断,最终导致天下瓜分、鼎足而立,形成了袁、曹、孙、刘的时代。 例如,东汉末年,董卓拥兵自重,把控朝政,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纷纷拥兵自重。像曹操、袁绍等,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崛起的。他们起初或许也是为了平定乱世,但随着势力的壮大,逐渐形成了割据之势。又如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名,在蜀地建立政权。这些势力的纷争,使得汉朝的统治名存实亡,最终走向灭亡。但在这一过程中,各方的军事力量都较为强大,所以说汉以强亡。
杨琮对这些深以为然,但如果换做陈琦,那可能就是嗤之以鼻了。
东汉末期,虽然也有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事情发生,但无论是公孙瓒也好,曹魏也罢,对待这些异族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彻底的剿灭。
可陈琦在益州,对待云南的孟获、西羌的北宫玉,那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策略。你要我的食物,我或许不会给,但我可以带着种子来,教你们种桑养蚕,开荒植粮。你少数民族不是民风彪悍吗?我就用农桑技术来腐蚀你们的意志。因此,这一时期,这些少数民族不愁吃穿,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