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的朱洲,春意渐浓。李一凡一下飞机,就直奔中车株机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朱洲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李书记,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朱洲市委书记王德明介绍道,\"已经突破了很多核心技术,但在人工智能和芯片方面还有短板。\"
李一凡仔细察看生产线。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分管领导,他深知朱洲的优势和困境:轨道交通产业基础雄厚,但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还有差距。
\"王书记,我们可以把朱洲打造成全省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李一凡说,\"南车有技术积累,完全可以向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转型。我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入星城的半导体配套企业,解决芯片短板;二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智能制造人才;三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创新。\"
王德明眼前一亮:\"李书记说到点子上了。我们正愁没有好的切入点,您这个思路很清晰。\"
\"朱洲的产业基础这么好,不能错过新一轮产业革命。\"李一凡边走边说,\"南车是国企,在体制机制上要大胆创新。我已经和省国资委沟通过,支持你们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参观完中车,李一凡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朱洲高新区。这里集中了一批智能装备企业,但规模还不够大。
\"这块是我们规划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朱洲市长刘明指着沙盘说,\"计划投资200亿,但资金缺口很大。\"
李一凡认真听取汇报。作为省委常委,他要统筹全省产业布局,朱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确实有独特优势。
\"这个项目很好,我支持。\"李一凡说,\"省里已经在筹建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第一期资金将向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倾斜。同时,我会协调省内的金融机构,优先支持朱洲的智能制造项目。\"
刘明大喜:\"有省里支持,我们信心更足了。\"
这时,省政府办公厅打来电话:省长李尚民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省产业基金方案。李一凡看了看时间,决定改变行程。
\"王书记,刘市长,下午的考察先到这里。\"李一凡说,\"我得赶回省里开会。你们把具体方案整理一下,这周五省里开经济工作协调会,由你们来汇报。\"
回省城的路上,李一凡一边思考朱洲的情况,一边审阅全省产业布局的材料。作为中部重要省份,潇湘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星城的半导体、朱洲的智能制造、衡阳的新材料、岳阳的生物医药......\"李一凡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要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联动发展。\"
到省政府时,省长李尚民已经等候多时。
会议室里,除了省长李尚民,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省财政厅长周德兴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已到齐。
\"一凡同志,朱洲考察得怎么样?\"李尚民开门见山地问。
\"情况总体不错。\"李一凡简要汇报了朱洲的产业转型计划,\"南车在智能制造方面很有基础,完全可以打造成全省的示范项目。建议省里在产业基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好,这个思路对。\"李尚民转向财政厅长,\"老周,产业基金的方案准备得怎么样了?\"
周德兴打开文件夹:\"按照省里的部署,第一期基金规模500亿。其中,省财政出资100亿,引导社会资本400亿。重点支持半导体、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模要再扩大。\"李一凡提出建议,\"现在各地都在布局新兴产业,500亿的体量还是偏小。建议采用星城的'三大平台'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怎么操作?\"李尚民来了兴趣。
李一凡详细介绍了星城的经验:\"我们通过星城产投、星城建投、星城兴泰三大平台,建立了完整的投融资体系。产投负责产业投资,建投做基础设施,兴泰专注基金管理。这种模式既能聚集资金,又能控制风险。\"
\"这个思路好。\"张廷山插话,\"我们可以在省级层面复制这个模式,成立省级投资平台。\"
讨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会议决定:
一、将产业基金规模扩大到1000亿,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二、组建省级投资平台,参照星城经验设立三大主体; 三、重点支持各地优势产业,推动错位发展。
散会后,李尚民把李一凡单独留下。
\"小凡,产业布局这块就靠你了。\"李尚民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各地都在转型,关键是要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
\"我明白。\"李一凡说,\"这两天去朱洲,更坚定了这个想法。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各地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回到办公室,秘书送来一份材料:中央组织部已经完成对陈启明同志的考察,反馈意见很好。这让李一凡松了口气,星城的工作可以继续保持稳定。
正准备研究文件,省委组织部长许宏志来访。
\"株洲的干部班子需要调整。\"许宏志开门见山,\"王德明书记很有想法,但缺少懂产业、会创新的干部。组织部准备从星城选派几个干部过去,你觉得怎么样?\"
李一凡思考片刻:\"可以。我们在推进产业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干部交流。不过人选要慎重,既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又要了解制造业。\"
送走许宏志,已是深夜。李一凡拿出笔记本,继续完善全省产业布局方案。作为分管经济的省委常委,他必须在更大的格局中谋划发展。
这时,陈启明发来信息:岳父林建国对半导体产业园很满意,特别是中微公司的进展超出预期。李一凡回复:\"继续加油,产业创新的路还很长。\"
望着窗外的星城夜景,李一凡陷入沉思。从星城的探索到全省的布局,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每一步都需要智慧和勇气。但他坚信,只要方向对,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