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李一凡刚到办公室,秘书陈晓峰就送来了一份加急情报。
“李书记,美国商务部刚刚发布公告。”陈晓峰说,“他们正式将半导体设备和关键材料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涉及28家中国企业。”
李一凡仔细阅读文件。这份清单里,不仅有中微等设备制造商,还包括一批材料企业,其中有星城的南大光电。
“立即通知市里相关部门开会。”李一凡说道,“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参加。”
半小时后,会议室内。
“情况比预想的更加严峻。”市发改委主任刘向力说,“美国这次是全产业链打压,从设备到材料,都在调控范围内。”
“但也不完全是坏消息。”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说,“我们的技术创新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恐怕说明我们走上了正路。”
李一凡神色坚定:“现在最关键的是摸清底数。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评估影响范围。重点是三个方面:企业的库存状况、替代方案、以及资金需求。”
“已经在做了。”市工信局局长张志强表示,“初步统计,大部分企业的库存可以支撑半年以上。但有些高端材料确实存在断供风险。”
正说着,接到省工信厅的电话。省里要求各地上报半导体产业风险评估报告,特别是关键材料的储备情况。
“这说明省里早有准备。”李一凡说,“张局长,你带队做一次全面调研。不仅要看到困难,更要发现机遇。”
“什么机会?”几位局长很好奇。
“第一是技术突破的机遇。”李一凡解释道,“被封锁的领域,往往就是我们最有可能实现创新的领域。就像中微的纳米光学技术,就是在美国封锁中找到了新的技术路线。”
“第二是产业链重构的机遇。以前我们依赖进口,现在不得不发展自主供应链,反而促进了产业生态的完善。”
“第三是国内人才回流的机遇。很多海外华人专家看到了回国发展的决心,都在考虑回国发展。这是补强我们人才队伍的好时机。”
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明远话:“确实如此。最近发现几个海外团队活动介入,都是半导体领域的专家。”
“要做好接收准备。”李一凡说,“住房、子女教育、品牌工作等配套政策要跟上。这些人才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此时,林允儿发来信息:美国《华尔街日报》准备发表社论,称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因此遭受致命打击。
“不用理会这些杂音。”李一凡回复,“让事实说话。”
他与会人员:“各部门回流后要立即行动。一是摸清出行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台。二是协调金融机构,必要时给予资金支持。三是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会议进行到一半,李一凡接到弟弟李明杰的电话。
“哥,刚收到消息,几家供应商已经暂停与我们的合作。”李明杰语气凝重,“不过中微和南大光电都已经准备好了,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库存能支撑半年以上。”
“他们的技术突破进展如何?”李一凡问道。
“倒是有好消息。”李明杰说,“威廉姆斯团队的纳米光学涂层技术测试成功,良品率已经突破90%。这意味着我们在28nm光刻机上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南大光电那边呢?”
“王立新表示,他们的新型光刻胶已经通过中微的测试,完全满足工艺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可以平整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
李一凡若有所思:“看来危机中确实孕育着机遇。通知市里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这些技术创新。”
放下电话,李一凡继续主持会议。
“刚才提到产业磁盘困基金的问题,”市发改委主任刘向力说,“我们建议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产业创新基金,重点支持有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另一个是产业支撑基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资金规模初步考虑100亿。”市财政局局长彭学文说,“其中创新基金60亿,扶持基金40亿。”
“创新基金要严格把关。”李一凡强调,“重点支持三类企业:一是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的,二是掌握关键材料的,三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扶持基金也要有标准。”市工信局局长张志强说,“建议优先支持产业链关键阶段的配套企业,特别是那些有技术积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
正说着,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接了一个电话,神色一喜:“刚收到消息,中科院材料所在特种气体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纯度已经达到89个,完全满足28nm制程要求。”
“这是个好消息。”李一凡说,“要加快成果转化,加快实现量产。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些关键材料。”
会议结束时,李一凡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要建立企业帮扶机制。每个重点企业要有专人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那些卡在技术和资金瓶颈上的企业,要重点支持。”
“第二,要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产业联盟,共同应对风险。”
“第三,要保持战略定力。美国的打压不是短期行为,我们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但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就一定能突破封锁。”
散会后,陈晓峰送来了一份数据:“这是高新区刚统计的数据。今年以来,已有12家半导体材料企业在星城投产,总投资超过200亿。”
“资本看来市场很敏锐。”李一凡说,“他们已经看到了国产替代品的机会。”
正要离开办公室,省委办公厅打来电话:明天上午省里要召开半导体产业专题会议措施,研究应对美国制裁的具体措施。
“准备一下。”李一凡对陈晓峰说,“明天的会议要重点汇报两个方面:一是星城企业的技术突破,二是产业链本土化的进展。让企业有信心,也让上级放心。”
回家路上,李一凡收到妹妹李晓薇的消息:欧美主流媒体开始关注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微的纳米光学技术引起了广泛讨论。
“终于开始转变了。”李一凡暗自欣慰。防护产业突围战,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信心的较量。而现在,星城的企业已经用实力证明:创新的道路虽然艰难,但绝对值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