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微微颔首,说道:“皇上深思熟虑,臣妾深感敬佩。立储乃是国之大事,自然要慎重再慎重。皇上不妨再观察一段时间,等皇子们再大一些,再做决定也不迟。”
皇上看着苏瑶,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爱妃所言,正合朕意。朕今日来,就是想听听爱妃的看法,如今看来,爱妃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
苏瑶微微欠身,说道:“臣妾只是说出了心中所想,能得到皇上的认可,是臣妾的荣幸。皇上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立储之事,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皇上微微点头,说道:“爱妃放心,朕心中已有打算。只是这朝堂之上,大臣们的压力实在太大,朕还需要想个办法,既能安抚他们,又能为朕争取更多的时间。”
苏瑶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皇上,臣妾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微微摆手,说道:“爱妃但说无妨。”
苏瑶说道:“皇上不妨召集大臣们,开诚布公地与他们谈一谈立储之事。告诉他们,皇上并非不重视立储,而是要慎重选择。同时,皇上可以宣布,在皇子们长大一些后,会举行一场比试,考察他们的才能和品性,到时候再根据比试结果来决定太子之位。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大臣们看到皇上对立储之事的重视,又能为皇上争取时间,同时也能激励皇子们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皇上听后,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爱妃此计甚妙!既解决了朕的燃眉之急,又能让皇子们有竞争意识,实在是一举多得。”
苏瑶微微浅笑,说道:“皇上过奖了,臣妾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只要能为皇上分忧,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皇上看着苏瑶,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爱意,说道:“爱妃,有你在朕身边,是朕的福气。这后宫之中,有你帮朕打理,朕才能安心处理朝政。”
苏瑶微微低下头,脸颊微红,说道:“皇上厚爱,臣妾万死不辞。”
皇上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只是这立储之事,关系重大,朕还是要谨慎对待。爱妃,日后若有什么想法,尽管告诉朕。”
苏瑶微微点头,说道:“臣妾明白,皇上放心。臣妾定会时刻关注皇子们的成长,若有什么发现,定会第一时间告知皇上。”
皇上微微颔首,说道:“好,天色也不早了,爱妃早些休息吧。朕也该回勤政殿了,还有一些奏折需要处理。”
苏瑶起身,送皇上到殿外,看着皇上离去的背影,她微微松了一口气。今晚与皇上的这番对话,让她深知,这后宫之中,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关乎着未来的命运。
回到殿内,苏瑶坐在榻上,陷入了沉思。
.........................
次日清晨,天色尚早,熹微的晨光才刚刚穿透云层,洒落在巍峨的皇宫之上。
随着雄浑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肃穆,鱼贯步入朝堂。今日的朝堂,气氛格外凝重,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一场围绕立储之事的激烈争论,即将在这里展开。
皇上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群臣。他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朝堂上短暂的寂静,说道:“今日朝会,诸位爱卿可有要事启奏?”
话刚落音,宰相王大人便迈出一步,双手捧着笏板,躬身行礼后,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如今皇后娘娘已诞下嫡子李其玉殿下,太子乃国之根本,理应早日确立。如此,方能使我大周江山根基稳固,民心所向,望陛下三思。” 王大人言辞恳切,神色中满是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忧虑。
但实际上他有很重的私心。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泛起一阵小小的波澜,一些大臣微微点头,显然是赞同宰相的观点。
然而,还未等众人开口,汝阳王便挺身而出。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直视宰相,沉声道:“王大人,我皇兄如今正值年轻力壮,春秋鼎盛,正是大展宏图、开创盛世之时。诸位大人此时便急切要求立储,究竟是何居心?” 汝阳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朝堂上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宰相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再次躬身,不卑不亢地说道:“汝阳王殿下,老臣绝无他意。太子为国本,早立太子,可避免日后诸多纷争,此乃为我大周千秋万代之计,还望殿下明鉴。”
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是吏部侍郎张大人,平日里与宰相来往密切,此刻也为宰相帮腔道:“汝阳王殿下,宰相大人所言极是。古往今来,早立太子乃惯例,我朝亦不应例外。李其玉殿下乃皇后嫡子,身份尊贵,立为太子,名正言顺。”
汝阳王冷笑一声,目光如炬,看向张大人,说道:“张大人,话可不能如此简单地说。立储之事,关乎国之兴衰,岂是仅凭身份尊贵便可决定?皇子的品性、才能,才是重中之重。李其玉殿下如今年纪尚小,品性如何尚未可知,此时仓促立储,若日后发现其不堪大任,又当如何?”
张大人被汝阳王的一番话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得通红,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就在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兵部尚书苏大人站了出来,他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以为,立储之事确实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决定。
如今陛下龙体安康,国家太平,不妨再多观察些时日,待皇子们年岁稍长,其品性、才能尽显,再做定夺也不迟。”
作为苏瑶的父亲他只能假装中立,但实际上想办法拖延,毕竟不能让皇后之子立为太子。
礼部尚书楚大人也随声附和道:“赵大人所言甚是。此时立储,未免操之过急。我朝需的是一位德才兼备、能担起江山社稷重任的储君,切不可因一时的急切而误了大事。”
楚大人的女儿嫁给了汝阳王,当然要为汝阳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