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平蹲在制砖机旁,点火抽了一根烟:“应淑是咋说的?”
“她的意思是,先报警,让警察去抓骗子,中间你要是愿意,就给我俩来帮忙,我们现在也缺人。”
“一个月多少钱?”
“……”周春花皱了皱眉头,觉得周德平不该问她。他要是想去给应淑干,当然是应淑跟他说价钱。
应淑给她开得钱多,时不时就会多给她钱,说是奖金,她心里门清,这是应淑自己贴补她呢,并不是随便再来一个人她就愿意给那么多的工资。
更何况,周春花觉得,应淑到底是介意宋自杰的。
她拿钱是很痛快,没半句不乐意,但周春花却知道应淑上心是什么样,不说帮他办砖厂,至少不会让周德平这么轻易地被人骗走了钱,就算被骗了无法挽回,她少不了也会张罗着帮他追回钱。
到底是什么因种什么果,周德平当时没把她当自己人,到头了,应淑也把关系划得清清楚楚。
周春花暗中叹气,没好气地说:“我一个月能拿五十。你想要多少?”
“……”周德平不说话了,又点着了一根烟。
倒不是嫌工资少,光种地养猪,他一年也才一百块收入,有什么资格嫌五十块少?
但一来,他欠乡亲的钱多,就算周春花那份钱不让他还,他也得跟应淑打上两年工才能得清。
二来,短短几天,周春花随手给他送了一千块,应淑比宋自杰那时更有钱了。她三四个月能赚这么多,凭啥他不能?
他在大宋村周姓的人里一呼百应,做过那么多决定,出过那么多次主意,还比不过应淑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片子?
“姐,你知道我现在欠的数额大……我想着,能不能让淑芬去给你们帮忙,我进点应淑的炒货,也出去赚钱。”
“这……”周春花犹豫了下:“你要不跟我走,等应淑回来,自己跟她说。”
周德平便换了身干净衣裳,去周春花家。
也就不到俩月没来,周春花家已然大变了模样。
墙修得更扎实更齐整,上面砌的玻璃渣更加密密麻麻。一进门,只见迎面一条黢黑黢黑的大黑狗,站起身盯着人,一声也不叫。
“狗,回窝呆着。”
那大黑狗就摇摇尾巴,卧回了专门给它搭的茅草小狗窝里。
“这狗不错啊,真听话。”会咬人的狗不叫,这种不叫又听话的狗,才是最好的狗!
“哎,花了十块钱买来的!应淑还带着刘波刘涛给它搭窝棚,时不时地喂它吃骨头,要是不听话那不白搭了。”
连养条狗都花那么多钱。
周德平不吭声了,转个弯走进了院子。
只见院子里还是收拾得一样干净,却有一半菜地搭成了茅草棚子。
不是最传统的四面漏风的草棚,而是用茅草编了席子,把四面都挡得严严实实。
那估计就是炒炒货的地方了。
周德平往草棚的方向看了两眼,跟着周春花进了偏屋。
一进偏屋,迎面居然一阵暖意。
他定睛一看,堂屋正中间,居然摆了个白铁皮的套筒煤炉。
这东西乡下哪里见过,他只有在县城办事的时候,见那些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家里在用。
一个煤球要四分钱,一个煤炉一炉要填四块甚至五块蜂窝煤,蜂窝煤烧着不断,一天要换两炉。
这么算下来,一个冬天一个煤炉得花多少钱?
三十六块钱!
前提是还得能买到这么多的蜂窝煤!
只有少部分有钱有配给的人家才用得起。
周春花不好意思地捋捋头发:“应淑怕冷,自过了立冬手脚就没暖和过,煤球炉费些钱,但能让她回来烤烤手脚,灌暖水瓶子也能方便点。”
她没说的是,应淑买炉子也就罢了,一下买了三个。
堂屋、她和刘波刘涛兄弟的偏屋,各放了一个。
周春花拿出杯子,想给周德平倒水,暖壶里热水却没了。她赶紧出去灌满铁壶,放到了煤球炉上。
不到十分钟,铁壶上蒸蒸冒起热气。
周春花掏出个罐子,往杯子里倒了两勺麦乳精,拎起铁壶,用热水浓浓地冲泡了一杯,放到周德平面前。
浓郁的甜香味随着水蒸气散到空气里,那股甜美的奶香味儿,让周德平一边控制不住地偷偷咽着口水,一边如坐针毡似的坐卧不安。
他没想到周春花家的日子居然过得这么好。
好得让他几乎没脸来上门。
“姐,我没拎啥东西过来,你别忙活了,好东西都留给孩子喝吧。”
“这是应淑朋友到家里吃了次饭,转头让应淑带回来的,咱自己没花钱。”周春花按上铁皮盖子,说:“应淑不喜欢喝,不能全便宜了刘波刘涛,这好东西,咱们也一块喝。”
周德平一听这话,就知道她肯定是学应淑说的。
他瞥了一眼橱子,里头还有一罐一模一样的麦乳精,便局促地拿起杯子,吹着杯沿,小心地抿了一口。
热烫香甜的液体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一瞬间,全身毛孔都舒展开似的,美妙的感觉顺着脚尖往上升腾。
那滋味,真香真甜啊!
总有一天,他也会让宋淑芬和周家福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周德平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