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我们又看到有好多个生化弹在地上。没有看到周围有跳蚤,看起来已经扩散。想必这周围应该有很多的病人被感染了,挨千刀的小鬼子,丧尽天良,我们必须赶紧离开这里。
我们尽量远离这些生化弹,大声招呼着路人远离。不多时,路上碰到一个穿着警服的人,看样子是个警察。我冲他大声的喊:“快去报告上级,这些东西是鬼子扔的生化武器,会让很多人感染的,这会死很多人。”
他好像没听明白,我急了,大声的又喊了两遍。好歹最后他算是明白了,连滚带爬的走了。
有人去向政府汇报,我们就放下了心,继续我们的行程。云南风景秀丽,但由于生化武器的缘故,我们无心观赏。只能在心中暗下决心,等到抗战胜利了,我一定要带玉儿来这里看看。
又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走出了云南,来到了缅甸地界。越往里走,环境就越恶劣。茂密的森林、突然出现的虫蛇猛兽、炎热的天气,都是我们的敌人。
就这样,我们又走了两天,终于走出了茂密的森林,看到了几户人家。我们大喜,正好水已经喝光了,粮食也吃的差不多。如果能在这里休息一下,补充一些给养,那太好了。
我们走到一所木屋附近,木屋门口有两个孩子蹲在地上在玩耍。其中一个孩子头上戴的钢盔明显是我们中国军队的,应该就是远征军的。我有些奇怪,难道第一批远征军曾经也在这里经过?
那两个孩子不经意的抬头看到我们,吓得大叫着跑进木屋里去。不一会,屋子里出现了一个男人,手持一把猎枪,很是敌视的看着我们。国军战士和电报员们见此情况,也举起了枪。双方彼此不了解,一触即发,很有可能会擦枪走火。我一看不好,忙举起双手,把枪放在地上,大声的对着他喊:“我们没有恶意,只是从这里路过,想弄一些吃的和水。”
可是那个男人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恶狠狠的瞪着我们,并且拿枪对着我们。看起来他听不懂汉语,而我们又没人懂缅甸语,沟通是个大麻烦。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从远处跑过来一个男人,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喊着什么。他喊的当然是缅甸语,我们听不懂。那个男人听到了他的话,好像放松了一些,但是还是警惕的把枪口对准我们。
远处那个男人走近,用手按下了那个男人的枪。我才有机会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他们。他们两个都是典型的缅甸人模样,持枪的男人大约三十出头,眼睛不大,一副很精明的样子,戴着缅甸人常见的头巾。走过来这个男人大约三十五六岁,眼睛炯炯有神,一副饱经风霜的朴实面孔,只是身上穿着一条大裙子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
男人穿裙子在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可能有些奇怪,甚至滑稽。但是在缅甸,这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缅甸男士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11世纪的帕农王朝时期。在帕农王朝和其他古老的缅甸王朝时期,统治者和民众都开始穿戴明显的象征意义服饰,从而表现出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在缅甸传统文化中,男士的服饰除了表现身份地位外,还体现了社会习俗和氛围。
我们见状也放下枪,但还是注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那个缅甸男人用标准的汉语说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到这里。”
我大喜,终于碰到可以正常交流的人了。我问:“你会中文,你是中国人?”
他老实回答:“不是,我是缅甸人。总去中国云南做生意,所以会一些汉语。”
我往前走了一步,那个拿枪的人把已经放下枪口,又重新举起来,对着我。看起来,他有很强的戒心,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穿裙子的男人对我说:“你还没有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
无奈,我只好对那个穿长裙的男人说:“请你转告他,我们是中国远征军的士兵。”
我突然想起来,其实,这几句话我不需要翻译。我直接可以跟他们交流的,因为前几天老油子让那个长发女人说了那么多遍,也多亏了他让那个女人说了那么多次,我们想忘了都难。不过既然已经都说了,还是尊重一下他们,看看情况再说。
穿长裙的男人对着拿猎枪的男人说了一句话,应该是翻译我刚才那句。但我心里却一震,猛然嗅到了一丝危险的信号,因为他给那个男人翻译的话跟那个云南境内的长发女人给我们翻译的完全不一样。难道同一句话还有很多种翻译方法?我虽然不懂缅语,但是那个女人在我面前清清楚楚的说了三遍,我每一个发音都记得清清楚楚,和他翻译的绝对不一致。
他翻译完之后,那个男人明显放下了戒备,整个人也对我们热情起来。但我却开始有了一丝警觉,心里愈发的不安。这个男人前后的反差太大了,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不正常,有问题。
他又问:“你们来这里是要做什么?”
这次老油子接了话:“我们是护送几……”
我身后的001打断了他:“我们有公务在身。”
那个男人没有动,盯着老油子,似乎是在等他的下文。老油子也意识到自己说多了,看了一下001,发现001正恶狠狠地瞪着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被盯着浑身不自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像是在告诉那个男人,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送几份文件。”
这老油子,你还不如说送电报员了。这不等于告诉人家,“我们身上有机密,你们想不想知道?”001的眼神如果能杀人,估计老油子已经被大卸八块了。
那个男人扔掉了猎枪,他们两个热情的招呼我们进木屋去坐。我犹豫着不肯向前,但是几个远征军战士已经又累又饿,他们没有想那么多,道过谢之后跟着他们走进了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