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们吃过晚斋后,众僧收拾好了火炉。
三藏向僧官表示感谢,说道:
“老院主,打扰你们宝山了。”
僧官连忙回应:
“不敢不敢,怠慢了。”
三藏又问:
“我师徒今夜可以在哪里安歇?”
僧官道:
“老爷不要急,小和尚自有安排。”
他又叫道:
“那边有几位听使令的?”
道人答道:
“师父,有。”
僧官吩咐道:
“你们两个去安排草料,喂唐老爷的马;再叫几个去打扫前面的三间禅堂,铺好床铺,准备让老爷安歇。”
那些道人听令,各自去准备,过了一会儿,便来请唐老爷安寝。
师徒们牵着马、挑着担子,走到禅堂门口,只见里面灯火通明,四张藤屉床铺得整整齐齐。
行者见了,叫办草料的道人将草料抬入禅堂,拴好白马,指示道:
“你们都出去吧。”
三藏坐在中间,灯下两侧站着五百个和尚,都在侍候,不敢离开。
三藏欠身道:
“列位请回,我只要安静休息。”
众僧不敢退后。
僧官上前说道:
“请老爷安顿好,再回去。”
三藏道:
“这里就是安置了,大家请回。”
众人这才敢离开。
唐僧走出门外,准备小解,抬头一看,明月当空,清光皎洁。
他叫道:
“徒弟。”行者、八戒、沙僧都出来侍立。”
看到这明亮的月光,唐僧心中涌起思乡之情,便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明亮的月亮挂在空中,像一面宝镜,山川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
宫殿和玉宇被清冷的月光照亮,月亮像冰盘一样旋转,气氛清新爽朗。
此时月光照遍万里,今晚是全年中最明亮的一晚。
月亮像一块霜饼从大海升起,又像冰轮悬挂在蓝天。
在偏僻的房间里,我因孤独而感到闷闷不乐;
山村的小店里,老翁正在安然入睡。
刚到汉苑,秋风让我的发丝有些凌乱;
才到秦楼,就开始催促准备晚宴。
庾亮的诗被传颂在晋朝的历史里,袁宏因为思绪万千,难以入睡,泛舟江上。
行者听到师父的话,走近回答说:
“师父,您只知道月光皎洁,怀念故乡,却不知道月亮的含义。”
“它象征着先天的法则。月亮在三十日时,阳气消散,阴气充满,因此是黑暗的,叫做‘晦’。”
“此时月亮与太阳相交,处在‘晦’和‘朔’两天之间,开始孕育新的阳气。”
“到初三日,阳气开始显现,初八日第二道阳气出现,魂魄逐渐恢复平衡,所以称为‘上弦’。”
“十五日时,阳气完全恢复,月亮圆满,因此叫做‘望’。到了十六日,阴气开始生长,二十二日第二道阴气出现,此时魂魄平衡,称为‘下弦’。”
“三十日时,阴气完全充盈,月亮再次进入‘晦’。”
“这是先天采炼的规律。”
“我们若能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悟道见佛,回归故土。”
“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长老听后恍然大悟,心中充满喜悦,感谢了悟空。
沙僧在旁笑道:
“师兄说得对,但还没有说到水与火的交融之缘,土母如何调和其间。”
“三者共存,无争斗,水在长江,月在天。”
长老听后,心中也豁然开朗,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时,八戒走上前来拉住长老,说道:
“师父,别听他们乱讲,误了睡觉。”
“月亮啊,缺了不久就圆了,就像我从来就不完美。”
“吃饭时嫌肚子大,拿碗时说有汤粘着。”
“那些人聪明有福,而我痴愚,积下了缘分。”
“我说你取经也算三途之业,尾巴摇头直上天!”
三藏道:
“好吧,徒弟们辛苦了,先去休息吧,等我念一遍经文。”
悟空道:
“师父,您错了。”
“您小时候学的经文不熟吧?”
“您可是受唐王命令来西天取经,求大乘佛法。”
“现在还没有完成任务,佛还没有见到,经文还没取到,您念的是哪一卷经呢?”
三藏道:
“我自从长安出发,每天跋涉,日日奔波,小时候的经文怕是已经忘了。”
“幸好今天晚上有空,等我温习一下。”
悟空道:
“既然如此,我们先去休息吧。”
于是,三人各自躺在藤床上睡觉。
长老关上禅堂门,点燃银缸,铺开经文,默默念起来。
正是:
“楼头初鼓,人烟寂静;野浦渔舟,火光熄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