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二女离开后,张彦投放了天幕。
【如何看待吴三桂。】
此时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吴三桂绝望抬头,不用问,他的小心思根本不可能瞒的过仙人。
而且吴三桂也知道,天幕播放完毕后,就是他的死期。
【在后世的影视剧中,吴三桂起兵时总会打着兴明讨虏,反清复明的旗号,但纵观吴三桂的一生就会明白,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复横跳的二五仔。】
【万历四十年,吴三桂生于辽东,其父在崇祯初年担任锦州总兵,舅舅是辽东总兵。】
【在父辈的引导下,吴三桂也是个能打的熊孩子,年纪轻轻就中了武举,并且担任都督指挥。】
【就这样,吴三桂的人生起点开始了,但明朝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在处理山东兵变中立下战功,吴三桂被提拔为了游击将军,成了明朝在辽东的一名武将。】
【吴三桂确实是军事上的人才,清太宗就评价其才俊绝人。】
洪武时空,朱元璋冷哼一声:“说白了也是一个叛徒。”
清朝则没作什么评价,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自身难保了。
【同时,吴三桂还左右逢源,和朝中大臣的关系都还不错,所以升职特别快。】
【但是这个时候的满人已经不止是攻击长城了,而是绕过山海关进攻内地。】
【崇祯十三年到崇祯十五年的松锦之战中,明军被清军抄了后路,十三万大军被击溃,吴三桂见情况不妙,就偷偷给已经投降清军的舅舅写了一封信,询问清军的待遇。】
【所以吴三桂在崇祯皇帝挂树上之前,就已经动了反心。】
已经到达永乐时空的朱媺娖目光复杂的看向李丽质:“丽质,你管管你的驸马好不好。”
李丽质耸了耸肩:“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是什么样子的,主打一个知错认错不改错。”
【崇祯十四年,清军绕过山海关在直隶,河南,河北,山东打劫,崇祯皇帝便下旨各路兵马勤王。】
【等到吴三桂到达后,清军早就跑回去了。】
【虽然这一次吴三桂寸功未建,但崇祯皇帝为了表达心意,便请了吴三桂吃了一顿饭,并且赐尚方宝剑。】
【众所周知,崇祯皇帝的尚方宝剑和明太祖的丹书铁券一样,得到的人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出意外。】
此时的洪武时空群臣心头一惊,什么叫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出意外?
马皇后看向朱元璋:“重八,解释一下吧。”
朱元璋无语:“咱不知道啊。”
马皇后想了一下,突然想到了盘点朱元璋的天幕视频,上面可是说朱元璋杀了十五万贪官污吏。
难道那些人都贪污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直逼京师,崇祯皇帝下令,吴三桂全家来到北京,也是当人质。】
【可是人质还没起到作用,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
【后世影视剧中,是因为李自成的手下抢了吴三桂的小妾,吴三桂这才冲冠一怒为红颜,】
【但后世大部分学者认为吴三桂之所以放清军入关,完全是因为他的亲朋好友有不少都投降了清军,他投降清军完全是因为有人脉,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职位。】
【实际上,吴三桂一开始确实想要投降李自成的,但是在半路上突然就不干了。】
【据说是因为李自成打了吴三桂的父亲】
【但是吴三桂家人被李自成迫害的事本身就有争议。】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这是明史中关于吴三桂投降的清军的解释。】
【但众所周知,清朝甚至把黑明朝当成国策,甚至这也是掀起文字狱的原因之一。】
【所以明史可信度存疑。】
【《国榷》一书中也有记载,吴三桂讹闻父襄遇害,即日自玉田还山海关。】
【而《謏闻续笔》记载:闻其父大将军襄为所系,索饷银二十万,乃惊曰:此诱我,剪所忌耳,乃率兵还。】
(考验文化功底,别查字典与百度,尝试打出‘謏’字。)
【所以也可以说吴三桂父亲是被勒索了还是被杀了,当时的吴三桂也不知道。】
【至于李自成有没有整过吴家,并没有明确的记录,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吴三桂在听说父亲出事后,李自成的人也刚好送来了其父亲笔写给他的信,让他投降李自成。】
【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儿子,听说父亲出事了,那肯定是要确定一下再下决心,尤其是在李自成送来其父亲笔信的情况下。】
【但问题就在于吴三桂都没有考虑,扭头就走。】
此时,历朝历代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傻眼了,哪怕你做做样子也好啊,扭头就走是什么鬼?
【事实也证明了,李自成并没有杀吴三桂的父亲,李自成进攻吴三桂时还带上了他的父亲。】
【这也从侧面说明,只要吴三桂投降,他的父亲和他都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吴三桂联合清军,很英勇的击败了李自成,李自成回到北京后,才把吴三桂的父亲杀掉泄愤。】
【至于吴三桂小妾陈圆圆的事,完全是出自民间小说。】
【在历史中,陈圆圆和吴三桂的联系并不多,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第一次见面是崇祯十六年。】
【《国榷》的记载中,二人是在田府认识的,之后的吴三桂一直在山海关待着,所以吴三桂与陈圆圆的交情也仅限于此。】
【试问仅有一面之缘,感情会有多深呢?】
【一开始想投降李自成,完全是因为吴三桂认为关宁铁骑打不过李自成,而且明朝已经没了,关宁铁骑的军饷都成了问题。】
(虽然关宁铁骑也缺过军饷,但是并不像其他部队那么严重,而且关宁铁骑的收入不止是军饷。)
【但吴三桂随后发现,他如果联合清军,也可以拿下李自成,而且凭借人脉,爵位会更高。】
【在《平寇志》据说有吴三桂给父亲的回信: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
【总而言之,吴三桂降清,并不是为了家人,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已。】
【最终,吴三桂成功了,获得了平西王的爵位,但是吴三桂的爵位只不过是清朝在统一天下时需要吴三桂的力量,所以做出的一种妥协。】
【当清朝坐稳天下后,平西王就不需要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