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7个人上了岸,身上黑色的游泳服让他们和环境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几人从水里拽出7个包袱,脱下身上的胶皮泳衣塞进里面,换上军服戴上头盔。
这些军服应该也是定制的,全都是黑色,想来为的就是方便晚上行动。
7个人动作非常快,很快就全副武装,身上装满了手榴弹,弹匣。5个人手里端着清一色的冲锋枪,另外两个人端着长枪。
最后他们又从包裹里掏出一个底部带着底座的圆筒,抓出6颗迫击炮炮弹。
王丰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最近更是从大师兄那里听来不少学问,知道这个时候最常用的迫击炮是80毫米口径的,比较笨重,携带起来很不方便。
看样子大师兄是孤陋寡闻了,这不是一种小口径迫击炮吗?
其实也不能怨大师兄不知道,这7个人携带的迫击炮来自于法兰西,名字叫做mle37。是一种很偏门的炮,整个世界大战时期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它才刚刚50毫米的直径,和鬼子掷弹筒一样大,重量只有7斤左右。倒是方便携带了,可惜威力太小。爆炸半径最多15米左右,最远也就打460米。
它和掷弹筒一样,都只能倾斜45度使用,同样是通过调节炮弹放入的深浅来调节射击距离,也不知道这两种东西到底是谁借鉴谁的。
不过它比掷弹筒强的方面就在于,炮上带有简易的瞄准具,精准度要高一些。
7个人贴着江边向仓库区的围墙摸过来,在码头栈道附近的黑暗处停了下来。
军火库冲着江边这一面开了一个大门,军火就是从门外的码头上运进仓库里的。
那边门外的配备和王丰这边的大门差不多,都是壕沟、铁丝网、机枪阵地加岗亭。
7个人潜伏下来,准备迫击炮射击。
高清屏幕上闪起红光,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无人机电量却不合时宜的耗尽了,得赶紧收回来!
现在怎么办?是直接把无人机收回身边,还是暂时停放在江边的某个地方?
收回身边肯定会被鬼子发现,发生冲突;可是落在别处,万一找不回来怎么办?
王丰总共只有两架无人机,通过最近的使用发现,这玩意简直像开了挂的系统一样好用。
可是呢,无人机科技一直需要到2010年之后才会出现跨越式的进展,在这之前有和没有差不多。
现在才1937年,要等到70多年以后才能再得到这样的宝贝啊!
当然那时候就不是宝贝了。
无人机不容有失!
王丰拿定主意,一狠心直接操纵无人机向自己飞来。
正在这时,轰,轰!迫击炮的爆炸声远远从江边方向传来!
围墙后面有两座高高的岗楼,上面的机枪既可以封锁大门口,还可以扫射院子里的道路。最开始的两发迫击炮弹准确的落在岗楼上,废掉了里面的四个鬼子和两挺机枪。
第二波两发炮弹也没有打空,将大门外的两个机枪堡垒炸飞,鬼子和机枪都没了。
7个人并没有继续射击,而是提着炮沿着大路迅速冲向大门口。
哗啦,岗亭里的鬼子终于反应过来,抬起枪拉开了枪栓。
刚才的四发炮弹实在是太快,现在意识到敌袭已经算是不算慢了。
7人当中的两个猛地站住脚步,手里两只长枪早已经拉开枪栓,此时举起就扣动了扳机。
砰!
砰!
这两人使用的长枪上居然带了这个时代非常少见的瞄准镜!
这是两个狙击手!
两个狙击手弹无虚发,将两个持枪的鬼子放倒在地。
前面的5个人根本就不管其他,只是一个劲儿的低头猛跑,这会儿已经接近了大门口。其中的两个分散向大路的两边,端起冲锋枪向门内的岗哨一阵扫射,将正在还击的几个鬼子放倒在地,给后续的战友清除了前进通道。
包括炮手在内的其余三个人根本就没停下脚步,按照短跑冲刺的速度飞一样闯进门内。
两个狙击手紧跟在后面进来,再次抬枪,对着视线内能够看到的探照灯一阵急速射。
砰!
砰!
砰!
砰!
前面4颗迫击炮弹的爆炸已经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远处的探照灯将密集的灯光打过来,将大门位置照得一片雪亮,仓库内的巡逻队作为第一波的应急部队也聚集向大门方向。
但是鬼子准确而迅速的应变全都被这两个狙击手给打断了。
探照灯一盏接一盏地熄灭,大门处再次恢复成一片黑暗。
一支巡逻队刚刚从仓库拐角处露头,便接二连三被狙击步枪射倒,连举起枪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军火库内驻扎重兵,营房门口闪烁起警戒的红灯,警报器悠长的鸣叫响彻整片场地。
一个个鬼子衣衫不整的从营房里冲出来,却紧紧攥着手上的长枪。
这个时代的鬼子也真称得上是训练有素,冲出来的时候还像是一群觅食的蚂蚁,看起来毫无头绪。但跑着跑着就分列成了队形,按照平常的训练奔向各自的岗位。
仓库高塔上的应急灯光接二连三的亮起,挎斗摩托和一辆王八壳子坦克突突的冒出浓烟,发动机响起轰鸣声。
但是那7个人的突击小队更快。
两名狙击手压住阵脚之后,5个突击队员再次不管不顾的疯狂奔跑起来,又有两个鬼子巡逻队出现在视野里,四支冲锋枪开始集火,鬼子没有任何反击便躺倒一大片!
更远处的鬼子已经不再向前奔跑,而是就地停下拿出掷弹筒。
砰!
砰!
又是接连的狙击步枪声响起,所有半蹲的鬼子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突突突!
七人脚下突然腾起一阵烟尘,两个手持冲锋枪的突击队员哼都没哼一声就被放倒在地。
极远处,一排木屋后喷出一道火舌,终于让这一支突击队第一次出现了伤亡。
但是却没有人做出任何感叹,也没有抢救战友的行动。
所有人就像没看到一样,继续忙活着自己的事情,该跑的跑该射击的射击。
两个狙击手应变极快,连续砰砰两枪打向隐蔽的机枪阵地。机枪稍微一停息,却又马上响起来,不过幸运的是,新换上来的机枪手第一次没有瞄准,只在地上溅起两处烟尘便又停下来。
终于有人开口说话了:“特么的,该死的歪把子又卡壳了!”
鬼子使用的大正十一式机枪俗称歪把子,枪托歪斜,看着像是让射击手更加舒服的使用,实际上却一点人机功效都没有。
它使用了和三八大盖同样的子弹,似乎是为了子弹通用减少士兵的负担,实际上用弹桥装弹的方式既繁琐又增加了故障率,经常是打打停停。
本来这时候正是趁机歼灭突击小队的好机会,结果机枪却不给力!
说话的是那个迫击炮手,他已经将炮支在地上,将炮弹放进炮口,狠狠的一压拉杆,咚!
炮弹出膛划出一道美妙的弧度落在机枪阵地里,轰然一声巨响!机枪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