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陈寒感觉云里雾里像似做梦一般,他真的能去读书了?咋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呢!
记得每次三叔离家,陈家都会鸡飞狗跳,好吃的,好用的都会给三叔带上,留下他们所有人在家吃糠咽菜。
他来镇里读书,家会不会也像以前的陈家一样?为了供养自己,把家里的钱榨干,让爹娘为难。
陈寒苦着脸问道,“姐,每个月要交二两银子的束修,一年书院要开课十个月,再加上吃住五两银子,算下来就要二十五两银子,咱家的负担是不是太重了,爹娘会不会太辛苦?”
陈青青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嘴角带笑,“小寒,这些事你别操心,只管用心读书就好,银子的事姐会想办法,我再跟你说一遍,你要做的就是勤奋苦读,争取将来能有大出息,成为对朝廷有用之人,不要被困在这山野田间。”
陈寒咬了咬嘴唇,下定了决心,“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一定努力读书,争取早日考取功名,让姐姐做这个世上最幸福的姐姐,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陈青青心下感动,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来这话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陈寒小小年纪就知道替家里考虑,这样的品行比起陈占才,简直甩他几条街,希望这小子,永远不忘初心,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二人来到文墨店,陈青青第一次知道原来墨有那么多名字,元光、玄圭、乌金、黑松使者、松烟都护、玄香太守、青松子、松滋侯、“组圭、龙宾、龙香剂等。
光听着名字就雅致,要不说古人文墨那么好呢!
买了砚台,毛笔,宣纸,还有墨条,花了二两银子,真是不便宜,怪不得供养一个读书人要举全家之力。
陈寒见花了这么多钱,心疼极了,姐姐这么看重自己,他发誓一定不辜负姐姐的期望。
买好学习用的一切,陈青青又来到糕点铺,
她打算买一盒糕点给陈占良夫妻送去,不管陈老太夫妇怎么不是东西,二房一家确实在他们家最难过的时候悄悄的伸出过援手,
这份情谊可以说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如今她有钱了,理应略表心意。
陈青青又去了粮铺,一口气买了一百斤精米,花了二两银子,又买了五十斤白面,花了七百五十文钱,
又去肉铺买了二斤猪肉,花去五十文,猪板油贵一些,四十文一斤买了五斤,花去二百文。
赤红糖更是贵的吓人,要一百文一斤,
为了吃上一顿红烧肉,陈青青毫不吝啬的买了二斤,
又买了食盐等调料,杂七杂八的都算上今天一共花了十二两银子,现在还剩下八十八两银子。
心中感慨,钱在哪个时代都不禁花,不过她并不担心,今天范财主没让她进门,相信用不了一两天,范宅一定会派人来求自己,
到了那时,自己提啥条件就不信他不答应。
心中冷哼,对于连二十两银子诊金都想赖掉的人,她又怎么会心慈手软。
陈青青又让肉铺的掌柜把三两银子换成了三吊钱,有零钱给车费啥的也比较方便一些。
买好一切,陈青青带着陈寒朝城门口走,粮铺的小二推着推车紧随其后。
陈寒想起什么似的,突然停了下来,“姐,我有好长时间没看到大哥了,要不咱们去看看他吧。”
陈青青看了看天色,摇了摇头,“小寒,咱们出来已经够久了,不能让爹娘在家担心,再过几天你就到镇里读书,想见大哥以后有的是机会,等下次咱们再去吧。”
“好的姐,我听你的。”
来到城门口,把所有东西都装上牛车,牛车缓缓朝南山村驶去。
姐弟二人坐在牛车上,看着道路两边的风景,心情格外美好。
走到半路上,已经临近晌午,
这时日头正毒,热辣辣的太阳下,有两个人影在前方慢慢地移动着。
陈寒眼尖,用手一指,“姐,你快看,那不是爷奶吗?”
陈青青抬头看了一眼,确实是陈老汉夫妇,用磕膝盖想想都知道这两个老家伙干啥去了,一定是去给李屠户退银子了,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些人是叫不醒的,只有痛过才会醒悟。
一心把火的指望着陈占才出人头地,就是不知道陈老汉夫妇的一腔真心,最后会能换来什么?
看着他们佝偻的身影,陈青青也觉得确实可怜,可她不是菩萨,做不到烂好心。
陈青青收回视线,“小寒,别人家的事咱们管不着,别看了。”
陈寒点点头。
陈老汉夫妇一大早,就拿着卖地的五十两银子去隔壁柳条村找赵媒婆,
可赵媒婆却推三阻四,不愿意去李屠户家,
陈老太是好说歹说赵媒婆才挪了屁股。
二人被李屠户连损带吓唬,一直快到中午才把银子收下,放二人离开。
南山村离柳条村虽说不远,走着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可架不住这大热的天,不动都浑身冒汗,这一走二人更是累的口干舌燥。
陈老太听着甩鞭子的声音,忙驻足转身查看,见是村里的刘老憨赶着牛车回来了,高兴的直哆嗦。
“老头子,别走了,拦住刘老憨,让他捎咱俩几步。”
陈老汉早就被李屠户吓得丢了三魂,双腿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听了陈老太的建议,点头同意。
二人站在路边,等牛车走近,陈老太忙摆摆手,大声喊道,“刘老弟,我和你大哥去走亲戚,天热得实在走不动了,你能不能行行好,让我们坐车回去。”
刘老憨本来为人随和,况且今天也没拉几个人,这离南山村不太远,也就没拒绝,“行嘞,忠厚大哥,老嫂子,赶紧上车吧。”
陈老太心里喜滋滋的,拉着陈老汉就爬上了马车,屁股坐定,猛地发现车上还坐着陈青青和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