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王朝,天京城。
琉璃鸳鸯瓦,朱漆大红牖,赤柱挺起,雕梁画栋。
这座当今天下,最为尊贵森严的雄伟京城中,今日凡是京城为官之人,尽数赶往那座金銮大殿中。
那些世俗眼中的“天官”,此时皆是神色肃穆。
今日朝会,注定与往日不同。
一切原因,都是昨夜有一骑直入天京城,无视层层宵禁,穿过御林军重兵把守的皇城,将一份一等密报,亲手送到了皇帝殿下的乾和殿中。
这封头一等密报,甚至都不曾经过大宦官陈总管之手,而是八百里加急直入天京城,直接送到当今皇帝的手中。
可想而知,这份一等密报,究竟是何等重要。
金銮殿中,气氛压抑。
左侧是以当朝首辅,杜栾凤为首的文官,右侧则是以镇国大将军,陈开为首的武将。
文官武将,各自一列,一线排开。
直到夜色彻底散去,天地间第一道晨光亮起。
第一缕晨光笔直一线,穿过气势恢宏的皇城,而后直达金銮殿中,映照着龙椅熠熠生辉。
文武百官皆是屏气凝神,一言不发。
当朝首辅杜栾凤,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身穿红袍,眼神浑浊,身形佝偻。
这位看似毫无锋芒的佝偻老人,朝中上下皆是极其敬畏。
庙堂上,这位当朝首辅的杜栾凤,身为当之无愧的文官之首,手腕与心性,皆是让朝中文官惧怕不已。
杜栾凤眼神浑浊,甚至眼皮都些许下垂,可没有谁会怀疑,这位垂垂老矣的老人,是否担的动首辅位置。
杜栾凤只是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一侧,和杜栾凤相对而站的中年男子,身披轻甲,腰间悬挂有一把破旧军刀。
武将之首,太和王朝的镇国大将军,陈开。
这位年纪不到五十岁的陈开,身负有赫赫军功,如今太和王朝的半壁江山,都是陈开亲自打下。
当初梁王驾崩,太和王朝和开元王朝一齐出兵,围攻梁国,太和王朝出兵二十万,而统领之人,便是陈开。
当初便是陈开率领麾下亲兵“开山重甲骑”,以一千铁骑率先攻入梁国王都,马踏梁国皇城。
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被当今皇帝亲封为镇国大将军,特许陈开可以披甲执刀上殿。
陈开身姿挺拔,以单手按住腰间破旧军刀,两鬓微微斑白,神色傲居。
这位镇国大将军,如今年纪,还不到五十岁。
陈开年轻之时,便是当今皇帝陛下,亲自从军伍中一手提拔起来,力排众议,让那位当初年纪轻轻的骑兵,提拔为三品牛武大将军。
陈开也从未让皇帝陛下失望,几乎是百战百胜,帮助太和王朝平定西戎,又覆灭梁国,为太和王朝打下半壁江山。
杜栾凤张开浑浊眼睛,笑呵呵道:“陈将军,可知当今陛下要说何事?”
陈开睁开眼眸,眼含寒芒,平静道:“杜首辅,金銮殿中,当今陛下尚未到来,你我不得非议朝事。”
老人只是一笑置之,说道:“闲聊而已,陈将军不必在意。”
杜栾凤身后,站有清一色身穿红袍的文官,无一例外,皆是当朝大品官员。
兵部尚书秦讷紧随其后,而后是户部尚书王正和,礼部尚书李子达。
在一列文官之中,不乏有年纪刚过三十岁,一路破格提拔至此的年轻官员。
其中除去天京城中的贵族子弟,亦有少数的寒门士子。
天京城中,世家大族盘根交错,枝繁叶茂,入朝为官或者投身军伍的世家子弟,数不胜数。
相互联姻,家族相互交融,如今朝中,当朝的官员和武将,足足半数都是出身天京城的世家大族。
当然亦有一些不在天京城,却在其他州呼风唤雨的世家子弟,入朝为官。
刨去这些世家子弟,所谓的寒门士子,真的是少之又少。
可有趣的是,当朝首辅杜栾凤,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寒门士子,出身极其贫寒,在二十四岁高中榜眼,而后熬了足足四十年,才坐上首辅位置。
也正是因为杜栾凤,入朝为官的人中,多出了一些寒门士子。
不仅仅是文官,当今手握兵权的武将,上至二品辅国大将军,下至无品百夫长,世家大族子弟也足足占据半数还多。
比起文官的世家垄断,武将已经是好上许多,毕竟这些年和开元王朝战事不停,加上近十年还有一场定国大战,以军功论官职,如今身在要位的武将,大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是有实打实的军功傍身。
而身为当今正一品武将,武将之首,镇国大将军,陈开。
此人亦是一位出身草莽的莽夫,原本在二十岁时投身边军,先是摸爬滚打了几年,以实打实的军功坐上了一个从八品上御侮校尉。
而后在一次当今陛下巡视边军中,这位出身草莽的年轻人,一夜之间,便鱼跃龙门,成了正三品牛武大将军。
杜栾凤是在京城在实打实熬了四十年,才熬出头来,坐上了当朝首辅的位置。
而陈开则是年纪轻轻便鱼跃龙门,从八品上御侮校尉,一跃成为三品牛武大将军,而后又在二十年间,先后立下赫赫战功,又覆灭梁国,被封为一品镇国大将军,可披甲执刀上殿。
也就在此时,一些官员微微惊呼一声,人群中响起一阵骚动。
金銮殿入口处,走来了两位身穿有金黄朝袍,披领及袖皆石青,片金缘的年轻人。
太子杨赫,二皇子杨奕!
两位皇子到场之时,在场的官员都是露出吃惊神色。
皇子上殿?
看来今日的金銮殿中,必然会有不小的风波。
杨赫大步而行,率先穿过文武官员并列而成的两条长线,直奔前头。
杨奕神色平静,紧随其后,步伐落后杨赫半步。
杨赫气宇轩昂,于最前方站定,和镇国大将军陈开,当朝首辅杜栾凤,并列而站。
杨奕则是站在杨赫身后,缓缓站定。
除去如今仍旧在边军之中,不在天京城的三皇子,两位皇子尽数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