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一股浓郁诱人的香气如同一股无形的洪流般喷涌而出,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很明显,这些饭菜刚刚出锅没多久,甚至还带着些许滚烫的温度,周恒一个没注意,碰到碗肚子便被烫得缩手。
仔细看去,海碗的上方满满当当地铺着一层厚厚的粉条、茄子和土豆,而下方则紧紧压着一大碗杂粮饭。
单从外表上来看,这样的食物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多也就是油荤稍微重了那么一点点罢了。
所以,围观众人在看清之后,瞬间便失去了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致,一个个都收回视线,重新专注于自己面前的饭菜。
毕竟对于劳作了一上午饥肠辘辘的人们来说,天大的事情也比不上填饱肚子来得重要。
不过,此时此刻唯有正端着饭碗的四个人心里最清楚,眼前这看似普普通通的一顿饭,实际上一点儿都不简单!
先说那碗杂粮饭,乍一看确实与寻常的饭差不多,但只要将其一勺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品尝,便能立刻察觉到其中的玄机。
这饭中的白米所占比例显然要高出许多,因此吃起来不仅口感格外软糯香甜,而且丝毫不会有那种粗糙刮喉的感觉。
周恒夹起那土豆轻轻一咬,便在口里化开,粉粉的土豆吸满了肉汤,味道非常好。
当用筷子夹起粉条送入口中的瞬间,肉汤的醇厚香气立即充斥整个口腔,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这粉条不仅口感绝佳,而且充分吸收了肉汤的精华,使得每一口咀嚼都带来满满的油香。
尽管加入了豆瓣酱,但它并没有带来过于强烈的辛辣感,反而是以一种温和而诱人的方式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让大家的胃口如同被点燃的篝火一般熊熊燃烧起来。
男士们吃饭的速度明显要快得多,转眼间他们的碗边就已经隐隐见底。
随着碗里食物的减少,碗底的秘密终于逐渐显露出来。
原来,在那看似寻常的碗底之下,竟然还隐藏着几块油汪汪的的五花肉!
这些五花肉被杂粮饭巧妙地遮掩住,若不是吃到最后,恐怕很难发现这个惊喜。
周恒看到这一幕后,微微挑起了眉毛,但他的脸上并未流露出过多惊讶之色。
肉被埋在碗底,李诗意的深意他自然懂。
他依旧镇定自若,不紧不慢地将米饭压实,然后一口饭搭配着一口肉,细细品味着这份美味。
尽管此刻他吃得很快,但每一口都显得从容不迫,仿佛在享受一场难得的盛宴。
自从来到这里之后,除了偶尔前往国营饭店改善一下伙食之外,他和钱丰几乎再未品尝过这样油水丰富的饭菜。
如今想到今后每天都能够吃到这种饭菜,周恒不禁喜形于色,就连那双原本深邃的眉眼之中也盈满了欢喜的笑意。
林丽丽更是满嘴不停歇,一边火速刨饭,一边对着李诗意夸道:“诗意姐,你做的饭也太好吃了!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就在此时,她不经意间瞥到了碗底的肉块,两只水灵灵的杏眼瞬间瞪得浑圆。
嘴巴微张,正欲开口之际,却瞧见坐在对面的李诗意正看着她轻轻地摇头。
她稍作思索,便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明白对方的用意。
于是乎,她不再多言,默默地继续享用起碗中的饭菜来。
而在一旁冷眼旁观的陈梅,则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眼见四人大快朵颐,忍不住又酸起来,但她知道这几人自己都惹不起,只好在心里骂骂咧咧。
原来昨天晚上他们说今后不再在知青点一起搭伙做饭,竟是跑去跟李诗意搭伙去了!
自从上次坐牛车周恒也也跟着别人一起笑话她,她心里那点粉红泡泡早就消失了,如今再看他们,她甚至觉得周恒和林丽丽她们一样惹人讨厌。
在大家都省吃俭用的时候,他们天天吃好的穿好的,可千万别被她逮着证据,否则,她肯定去革委会举报他们。
毕竟,这事情她以前干过很多次了。
所以说陈梅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的小人。
由于距离较近,她能够清晰地嗅到从众人碗中飘散出来的阵阵香气。
陈梅紧紧握着手中那块硬邦邦的窝头,恶狠狠地咬下一大口,仿佛要把所有的愤恨都发泄在这块窝头上似的。
其实,她也好想吃那样的饭菜啊?油水那么丰富,一看就好吃的不行!
可是,在这个年代,口粮极其有限,所以,即便再怎么想吃,只要稍微要点脸面的人,都绝不会开口说出“让我吃一口”这样的话语。
更何况,她和几人的关系一直不好,就算她提了,人家也不见得分给她吃一口。
当即,陈梅不再看他们,转头自顾自啃着自己的窝头。
此刻,四个知青都只顾着埋头苦干,尽情享受着饭菜。
尤其是王秀芝,起初对于每月需要支付三块钱的伙食费还有些心疼,但当尝到今日这第一餐后,她觉得这钱简直花的太值了。
瞧瞧这碗油水丰厚的饭菜,不仅味道绝佳,竟然还有令人馋涎欲滴的大块猪肉!
这待遇,哪怕每个月五块钱,甚至十块钱,她也心甘情愿。
没过多久,饭菜便被众人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麻烦嫂子了,待会下工,我们先回知青点把口粮收拾好,再过来吃饭,晚饭嫂子你和孩子先吃,不用等我们。”
周恒吃完了,将空碗递给李诗意,说道。
一想到晚上又能吃到这样的饭菜,他已经不由得又开始期待。
李诗意微笑着点了点头,手脚麻利地收回来大家的碗筷,提着篮子,便迈着步伐朝山下走去。
当她经过其他社员聚集的地方时,马招娣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拉住了李诗意。
只见她满脸堆笑,扯着嗓子问道:“哎哟,我说李诗意呀,知青们在你家搭伙,是给粮食呢还是给钱票啊?”
随着马招娣这么一问,周围原本正闲聊着的众人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李诗意。
尤其是老张家的人,一个个更是竖起了耳朵,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恨不能立刻听到李诗意说出知青们究竟给了多少好处。
一时间,现场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李诗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