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晓他们南下的路上不消停,欧阳珺在京都这边也改革的事,也频频受阻!
朝上欧阳珺道:“这天下终归是要传给下一代的,少不培养,何以成材!这孩童的教育,我们总是让子民自己重视,却从未加以政策,这是君臣的失职!”
欧阳珺站了起来,继续道:“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众卿可有良策献上?”
皇上的心腹,翰林院新晋院首傅融道:“回皇上,臣以为修身,养性,明理,增智,缺一不可!品行为上,明理并行,这样的智者居于高位才是良臣!这样的人才有助于国家!臣斗胆谏议,重拟科考规则,着力孩童教育,以谋东昭未来!”
世家大族的朝臣一听,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臣们纷纷发言:
“什么!重拟科考规则?着力孩童教育?”
“这是要拾起平民教育和平民入仕的事儿呀!”
“那以后世家大族还有什么优势呢!这不是削弱世家权利吗?”
朝堂上顿时于青蛙闹塘般,沸腾了起来!这些世家大族身份的官员,平时仗势欺人惯了,被重修科举制度一事闹的,竟一时忘记了这还是在乾坤殿上!
他们可真是啥心里话都说呀!欧阳珺听得都气笑了!这是有多不把他放在眼里呀!
他们堂而皇之的谈论,他们的权利会被削弱的事,丝毫没有为东昭的未来发展想过一星半点儿!
欧阳珺不禁心里悲哀!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他这次是真的体会到了!
他示意汪福兴控场,高声呵斥众大臣!
汪福兴心领神会,上前一步道:“肃静,肃静!”
欧阳珺见人声鼎沸的场面,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道:“众卿,可是忘了自己还在朝会上了吗?朕还在呢!你们这是要反了天吗?”
众大臣闻言,这才惊觉这是在早朝上!于是乌泱泱跪了一片!
好几个世家大族的官员没忍住,又上前跪了跪,道:“皇上!陛下!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怎么能说变就变呢!祖宗规矩不可废呀!”
傅融上前道:“敢问这位大人,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是干什么用的!规矩因何而立,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
世家大族这边不甘示弱道:“老祖宗自有老祖宗的道理!老祖宗一切都是为了国家,自然是让东昭越来越好,能传承千万年!”
傅融道:“可事实证明,老祖宗留下的方法,早已不适用现在的情况!不然也不会如此了!”
世家大族的官员还要说些什么,全都被欧阳珺给压下去了!
欧阳珺道:“好了,好了,一个提议都能让你们变成这样,你们当朕这里是菜市场啊!”
欧阳珺见人安静下来了,继续道:“你们也不必如此急着回怼傅融。有一点傅融说的没错!所有的规矩,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建设好东昭!”
欧阳珺边说边观察着大臣的反应,见没谁敢继续叫板,他继续道:“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丢,但也不能只会照抄,要审时度势,制定符合现阶段的规矩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