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对外宣称都是你386旅干的?”师长略带惊讶地惊呼道。
确实,386旅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要说全是他们的功劳,似乎也不太合适。
毕竟,385旅和其他民兵、地方游击队的同志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如果将所有战功都归功于386旅,其他参与战斗的部队和民兵游击队会怎么想?
以后的队伍还怎么带?
不过,既然老陈能把这个建议提出来,那必然有其他未曾想到的独到之处。
于是,师长沉吟了片刻,抬头望向旅长。
语气中带着几分探寻:“老陈,吕华同志的这个提议,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旅长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吕华同志的考虑非常周全。
他认为,通过这样一次全国性的通电,可以显着提升我们386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将386旅打造成我们军的标杆,从而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特别是那些技术精湛、文化素养高的大学生加入我们。
这样一来,我们军工厂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装备的产能也会随之大幅提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吕华同志还指出,尽管我们八路军的整体实力虽然已今非昔比。
但整体实力仍有待加强,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低调……猥琐发育,别浪!
所以,在对外宣传时,我们应将战功尽可能地集中在386旅身上。
这样,全国同胞们不仅会认为386旅是华夏部队中的精锐之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迷惑那些对我们心怀不轨的人。
他们会误以为,我们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一个旅而已。
这为我们其他主力部队争取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为未来的大反攻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师长听完旅长的解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
他不得不承认,吕华同志的这个提议确实高明,不仅考虑到了当前的实际情况,还为未来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老陈,看来吕华同志不仅是个优秀的军工人才、指挥员,还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啊。”
师长由衷地感叹道,“有了他的加入,你们386旅可算是捡到宝了。”
“那可不!有他,当真是我386旅之幸!”旅长难得嘿嘿一笑,很显然也对吕华感到很满意。
“行吧!“既然吕华同志已经有了这么周全的考虑,那我们就按照他的提议去办吧。”
“我会亲自向总部汇报这件事,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他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是冬季,鬼子那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你们386旅要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加强军工生产,另一方面也要狠抓新兵训练。”
“在兵员扩充方面,可以适当进行,但务必保持队伍的精锐和高效。
毕竟,你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精锐之旅。”师长的语气中充满了对386旅的期待。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拍了一下脑门说道:“哦,对了!
昨晚总部又派来一批支援你们386旅兵工厂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同志。
你回去的时候,顺便把他们也一起带回去,让他们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
“行!没问题!”旅长点了点头,告辞离去。
三天的时间匆匆而过。
又经过这三天三夜的奋斗,吕华终于在继75mm杀伤榴弹生产线后,也把75mm的榴弹生产线给手搓出来了。
并亲自动手,边给兵工厂的同志讲解,边手搓出来了第一门40系75mm步兵炮。
40系75mm步兵炮正是吕华给这款新炮起的名字。
这款步兵炮是吕华经过深思熟虑后,以鹰酱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为原型,精心仿制而成。
这款炮身披着深灰色的金属外衣,线条优雅而流畅,整体结构紧凑而稳固。
长长的炮管笔直而冷峻,经过吕华的巧手精细打磨,透出一股不可小觑的威力。
炮口处的螺纹一圈圈清晰可见,这是吕华为了追求炮弹的稳定性和精准度而特意设计的。
炮架则选用坚固的钢材精心打造,经过吕华的特殊工艺处理,既确保了其出色的承重能力。
又实现了整体重量的优化,使得这款火炮在战场上能够迅速移动和部署。
炮架底部装配的便捷移动轮更是如虎添翼,让这款步兵炮在各种地形中都能灵活自如地转移。
说起这款仿制的原型——鹰酱的m1式75毫米榴弹炮,它可是20世纪20年代的明星产品,专为复杂地形作战而设计。
这款火炮的模块化设计让它在运动时能迅速拆解成几个部分,极大地方便了炮兵的携带与运输。
全炮仅重653公斤的轻巧设计,使得它即使使用卡车、畜力甚至人力也能轻松进行迅速机动。
最初,m1式75毫米榴弹炮是为空降部队量身打造的,但因其卓越的战场表现,很快就在各种战场环境中大放异彩。
它轻便、矮小的特点以及快速拆解组装的能力,使其成为快速部署和转移的理想选择。
在儿战期间及战后,这款火炮作为军援物资广泛提供给各方军队,并在当时的华夏战场上大显身手。
性能参数方面,这款炮的最大射程高达9000米,射速达到了每分钟5发,炮弹初速为381米\/秒。
在操作中,仅需6名炮组成员就能轻松驾驭这款火炮,而在发射时更是精简至仅需3名炮手。
最令人瞩目的是,这款75mm榴弹的杀伤半径达到了惊人的50米,其碎片威力之强,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总的来说,虽然40系75mm步兵炮只是一款轻型榴弹炮,但它超远的射程以及轻便易转移的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山地作战。
对于目前的八路军而言,这无疑是一款理想的重火力步兵炮。
吕华看着眼前这门自己亲手打造的火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豪迈地一挥手,振奋地说道:“同志们,跟我来!
新装备既然问世了,我们当然要去实地检验一下它的威力如何!”
话音刚落,他便带头向着早就选好的榴弹炮试射场地而去。
身后的同志们听到吕华的号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拆卸炮架,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搬运炮管,生怕有任何磕碰。
还有几名同志专门负责去搬运早就准备好的炮弹。
这些炮弹虽然沉重,但在他们手中却仿佛变得轻巧了许多。
“小心点,别磕到了!”一名同志提醒着搬运炮管的战友。
他们齐心合力,稳稳地将炮管抬起,以坚定而缓慢的步伐前行。
搬运炮弹的同志们也展现出同样的团结与力量。
他们两两配合,用粗麻绳紧紧固定住炮弹箱,随后轻松抬起,步伐稳健地跟随队伍前进。
结果众人刚出了紫云谷,就正面撞见了带着大部队刚从师部归来的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