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边关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向长安。
周边各国联军,旌旗蔽日,兵临城下。
那大片大片的旌旗,如同乌云蔽日,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
从远方传来的行军脚步声、马蹄声和兵器碰撞声,仿若闷雷阵阵,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李豪捏紧手中的战报,粗糙的纸张在手中被揉得沙沙作响,他深吸一口气,那冷空气直刺鼻腔,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怒火。
他快步走向议事厅,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尖上,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在寂静的大殿里,回声撞击着耳朵,带来紧张的听觉刺激。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像能拧出水来。
大臣们一个个面色肃然,眼睛里透着不安,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似乎能闻到一股压抑的味道。
李豪大步流星地走到龙椅前,猛地坐下,龙椅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目光如炬,扫视众人,那目光犹如实质,让人不敢直视。
“诸位爱卿,边关告急,联军压境,尔等有何良策?”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从胸腔深处发出的闷雷,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驱散了空气中的压抑,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大臣们的耳朵里只充斥着这威严的声音。
房玄龄后人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的身体微微颤抖,躬身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向各国派出使臣,议和……”
“议和?”李豪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上摩擦出刺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他们兵临城下,意欲何为,你难道看不出来吗?之前与他国议和,换来的不过是他们的得寸进尺,他们的贪婪如同无底洞。议和,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用力地指着边境线,指甲几乎要抠进地图里,声音铿锵有力,“朕要御驾亲征,击溃来犯之敌!”
大臣们被李豪的气势所感染,纷纷起身请战。
“陛下,臣愿随陛下出征,保家卫国!”“臣也愿往!”议事厅内,群情激昂,声音此起彼伏,充满着热血与战意,仿佛要冲破屋顶。
李豪环视众人,眼神坚定,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那眼神中的坚定让人看了心中充满力量。
“好!传令下去,全国总动员,准备迎战!”
边境告急!
百姓们拖家带口,涌入城中避难。
人群的哭喊声,叫骂声,混杂在一起,如同一道道惊雷,在城中炸响,震得人耳朵生疼。
城门内外,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身体与身体之间相互碰撞、挤压,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体温和汗水。
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味、血腥味,以及绝望的气息,那股刺鼻的味道让人忍不住皱眉。
李豪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如同蚂蚁般的人群,心急如焚,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冲出嗓子眼。
城中粮草不足,那为数不多的粮草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水源短缺,干涸的土地散发着尘土的气息;瘟疫也开始蔓延,隐隐能闻到一股腐臭的味道。
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只觉得心中满是对百姓的愧疚。
“陛下,探子回报,敌军先锋部队已抵达城外十里!”一名将领匆匆来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李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空气进入肺部带来一丝凉意。
“传令下去,紧闭城门,加强城防,准备迎战!”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声音在城楼上回荡,让士兵们心中安定。
夜幕降临,城外火光冲天,那火光刺得人眼睛生疼。
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来自地狱的恶鬼,在撕咬着人们的灵魂,那声音充满了恐怖与血腥的气息。
李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火光,那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明暗交错。
他喃喃自语:“朕,绝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他猛地转身,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去,把房玄龄后人给朕叫来!”
房玄龄后人再次颤巍巍地站了出来,那张老脸上堆满了褶皱,像是一张被揉皱的牛皮纸,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他声音尖细而刺耳,像是破旧的木门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陛下,老臣以为,战事凶险,不如再派使臣议和,或许……”
“够了!”李豪怒喝一声,声音如雷霆般炸响,震得整个议事厅嗡嗡作响,大臣们的耳朵被震得嗡嗡直叫。
他猛地一拍桌案,实木的桌子应声开裂,木屑四溅,木屑飞到大臣们的脸上,带来轻微的刺痛感。
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噤若寒蝉,纷纷跪倒在地,不敢再言。
唯有房玄龄后人,依旧梗着脖子,试图辩解。
“议和?你这老匹夫,是要把朕的大好江山拱手让人吗!”李豪怒目圆睁,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一股无名怒火在胸中燃烧,能感觉到怒火在身体里乱窜。
“今日,朕若再听信你等求和之言,便是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天下百姓!”
主战派的大臣们见状,纷纷起身声援李豪,怒斥求和派的胆小怕事,一时间,议事厅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李豪看着眼前这乌烟瘴气的景象,心中充满了矛盾与失望,原本指望这群大臣能帮他出谋划策,没想到一个个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空气凉凉的进入喉咙。
他缓缓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在场的所有人,那目光像是能穿透人的身体,声音低沉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尔等不必再议!”
“陛下,万万不可啊!”房玄龄后人听到李豪要御驾亲征,顿时慌了手脚,连滚带爬地跪在地上,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音,哀嚎道。
“陛下乃万金之躯,怎可轻易犯险啊!”
李豪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的哀求,转身大步离开了议事厅,脚步声渐行渐远。
他一边走,一边传令下去,命人准备御驾亲征的事宜。
消息传开,朝野上下震动,有震惊,有担忧,也有期待。
当李豪率领大军离开长安时,城外早已聚集了数万将士。
他们身披铠甲,冰冷的铠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寒光,手持利刃,整齐划一地站立在校场之上。
猎猎战旗在风中飞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那声音像是狂风呼啸。
战马嘶鸣,马蹄不停地刨着地面,盔甲摩擦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新朝的强大军威展露无遗。
李豪身披金色战甲,那战甲沉甸甸的压在身上,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将士们,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信任,声音洪亮如钟:“将士们!朕要带领你们,击溃来犯之敌,保家卫国!你们,可愿与朕一同浴血奋战?”
“愿为陛下效死!”众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气势如虹,声音在天空中回荡,久久不散。
李豪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大军开拔,浩浩荡荡地向着边境方向而去。
远处的城门楼上,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正静静地注视着逐渐远去的军队,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喃喃自语道:“好戏,要开始了……”
狼烟滚滚,号角齐鸣。
边境战场上,旌旗蔽日,刀光剑影,两军交锋,喊杀声震天动地。
李豪身披金甲,屹立于高台之上,高台的风吹在脸上有些刺痛。
他目光如炬,洞察着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胸有成竹地指挥着新朝军队。
“投石车,放!”李豪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的风声,划破长空,那风声像是死神的呼啸,狠狠地砸向敌军阵营。
一时间,尘土飞扬,迷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惨叫连连,敌军阵脚大乱。
“骑兵,冲锋!”李豪再次下令,早已埋伏多时的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马蹄扬起大片尘土,他们手中的长矛闪烁着寒光,势不可挡地杀入敌阵。
敌军猝不及防,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战场上,一个士兵看到敌军的箭朝着李豪射来,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箭,他的身体缓缓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
李豪看到这一幕,悲痛万分,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心中像是被重重捶了一下,但他很快化悲痛为力量,声音哽咽却坚定地喊道:“兄弟们,我们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继续战斗!”士兵们被他的话激励,更加奋勇杀敌。
李豪站在高台上,看着溃不成军的敌军,心中豪情万丈,热血在身体里沸腾。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在于他运用了现代军事知识,更在于新朝将士的英勇无畏。
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回长安,举国欢庆,百姓们载歌载舞,欢快的歌声和笑声回荡在大街小巷。
欢呼雀跃,将李豪视为国家的英雄。
李豪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他的名字响彻整个大唐。
数日后,皇宫内殿,金碧辉煌,金色的装饰在阳光下耀眼夺目,香烟袅袅,那股淡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李豪威严地坐在龙椅上,接受周边各国使者的朝拜。
各国使者一个个诚惶诚恐,匍匐在地,不敢抬头直视李豪,身体微微颤抖。
“我等愿永世臣服于大唐!”各国使者齐声高呼,声音颤抖,充满了敬畏,那声音在宫殿里回荡。
李豪看着眼前这群臣服的使者,心中充满了得意,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明白,新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冒犯。
内殿之外,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低声说道:“陛下,一切准备就绪……”
长安城,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灯笼晃得人眼花缭乱。
锣鼓喧天,那锣鼓声有节奏地敲打着,震得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凯旋的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宽阔的朱雀大街,接受百姓的欢呼与赞美。
金色的阳光洒在士兵们锃亮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一条金色的巨龙在城中蜿蜒前行,那光芒刺得人眼睛眯起来。
空气中弥漫着欢庆的氛围,夹杂着食物的香气,有香甜的糕点味,还有鲜花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那股香气钻进鼻子里,让人忍不住深呼吸。
皇宫内,庆祝仪式更是盛大无比。
宫殿内金碧辉煌,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那悠扬的音乐如同流水般淌过人们的心田。
衣着华丽的舞女们翩翩起舞,她们的衣服上的配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婀娜多姿。
醇香的美酒在精致的酒杯中荡漾,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大臣们觥筹交错,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互相祝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李豪身着龙袍,那龙袍上的刺绣有些刺手,他站在皇宫最高的楼台上,俯瞰着脚下繁华的景象。
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震耳欲聋,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胜利的喜悦。
远处的山峦起伏,如同一条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这片繁荣的土地。
近处的屋舍鳞次栉比,烟囱里冒出的炊烟袅袅上升,一派祥和景象。
“陛下,新朝如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真乃盛世啊!”一位大臣走到李豪身旁,恭敬地说道。
李豪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远处的一座座书院上,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然而,传统文人阶层墨守成规,思想僵化,已经成为了新朝发展的阻碍。
“文化……”李豪喃喃自语,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是夜,李豪独自一人在御书房内踱步,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竹简有些粗糙的质感。
他眉头紧锁,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烛光的影子在墙上晃动。
突然,他停下脚步,将手中的竹简扔在桌上,竹简与桌面碰撞发出声响。
“来人!”李豪沉声说道。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面前,单膝跪地,恭敬地等待着他的命令。
“传令下去,明日早朝,朕有要事宣布!”
黑影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李豪一人,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眼神深邃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