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从办公室的窗缝中渗入,刺得人心凉。苏薇站在会议室的中央,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指尖微微发颤。会议桌前的几位团队成员或低头沉思,或双臂交叠,脸上的冷漠与疲惫昭然若揭。整个气氛像一根拉满的弓弦,只待有人触碰便会骤然断裂。
这是团队组建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从张伟抢先发布产品后,公司高层对她的团队失去了信心,连续削减资源支持。而市场的反馈又不及预期,团队士气急转直下。更糟糕的是,内部已经隐隐出现了分裂的迹象。
“苏薇,我们已经尽力了。”一个资深的技术成员率先开口,语气中透着疲惫与不满,“但公司根本不支持我们,甚至还不断施压。你让我凭什么继续坚持?”
这句话无异于将隐忍许久的矛盾彻底点燃。另一名成员紧跟着附和:“是啊,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加班,但结果呢?连基本的经费都难以保障。张伟抢先发布产品,高层倒好,直接给他拨了更多的资源。我们算什么?”
苏薇握紧了手中的文件,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我知道现在的局面很难,但我们还有机会。张伟的产品虽然抢先发布,可质量有明显的缺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契机——”
“机会?”有人嗤笑一声,“我们连原本计划中的外部测试都做不了,你谈什么机会?”
这句话让整个团队彻底沉默下来。
苏薇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那些曾经满怀信心的同伴,如今眼中只剩下失望与疲惫。她知道,他们已经快撑不住了。而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所有的压力最终都会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夜晚,办公室里只剩下苏薇一个人。桌上的文件摊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进度表让她倍感压抑。窗外的霓虹灯忽明忽暗,映照在她疲惫的脸上。
“我该怎么办?”她低声自问,语气中透着无助。
这一刻,她想到了古代梦境中的经历。在那个残酷的世界里,她曾面临无数次类似的困境,但每一次都咬牙坚持下来。无论是家破人亡的绝望,还是被组织怀疑的危机,她都用坚韧与智慧一次次突破了困局。
也许,现在她需要做的,不是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寻找希望。
她重新坐直身子,打开了电脑。在公司内部论坛上,她找到了每位团队成员的详细资料,开始逐一分析他们的优点与困惑。她决定,必须与每一个人面对面沟通。
第二天,苏薇约了团队里最有意见的几位成员单独谈话。
第一位是技术负责人李铭。他是团队中经验最丰富的人,也是目前情绪最不稳定的成员之一。苏薇选择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厅见他,以避免在办公室里加剧对抗的气氛。
“李哥,我知道你最近很辛苦。”苏薇端起咖啡杯,主动开口。
李铭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辛苦?苏薇,不是辛苦的问题。是方向不对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像是徒劳无功地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
苏薇点点头:“我理解你的想法。张伟的团队确实抢了先机,但他们的产品在性能上存在很大问题,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李铭皱眉:“可是,公司不支持我们,资源不够,我们拿什么来扭转局面?”
“如果我能为团队争取到外部资源,你会愿意留下来吗?”苏薇直视他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铭愣了一下,沉默片刻后说道:“如果你能做到,我愿意再试一次。”
接下来的几天,苏薇马不停蹄地与团队成员逐一沟通。
有些人表达了对她能力的怀疑,有些人则直接提出了离开的想法。但苏薇没有放弃。她仔细倾听每个人的诉求,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量身制定了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她开始加快引入外部合作伙伴的进程。通过之前积累的人脉,她联系了一家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外企,对方对她的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最终的转机发生在一次内部会议上。
苏薇将她与外企的合作意向书摆在桌上,目光坚定地扫过团队成员:“这是我争取到的资源。这些资金和设备足以支撑我们完成下一阶段的开发。如果你们还愿意相信我,请跟我一起继续努力。”
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最先开口的是李铭:“苏薇,如果你能拿到这些资源,我愿意再拼一次。”
“我也愿意!”另一名成员紧跟着表态。
一颗颗原本濒临崩溃的心,被苏薇的坚持与行动重新凝聚在一起。
夜晚,苏薇站在窗边,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她知道,危机并未完全解除,但至少团队已经重新团结起来。而这一切,都源于她从古代梦境中学到的坚韧与决心。
窗外的灯光闪烁,她低声呢喃:“也许,我真的是在梦中学会了什么。”
这一章以苏薇重塑团队为主线,不仅展现了她的成长与决心,也为后续的职场对抗埋下了伏笔。现代线与古代线的对比愈发明显,古代的残酷经验开始逐步影响苏薇的现代职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