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春天,福生和翠兰家的灵儿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数学练习册。窗外的柳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暖意。灵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眉头微微皱起。她知道,距离中考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灵儿,吃饭了!”翠兰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一丝疲惫。灵儿应了一声,合上书本,走到餐桌前。桌上摆着一盘炒青菜和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汤,简单却温暖。福生坐在桌边,手里捏着一份报纸,眉头紧锁。他抬头看了灵儿一眼,语气有些沉重:“最近复习得怎么样?老师说你数学还得再加把劲。”
灵儿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轻声回答:“我知道,我会努力的。”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倔强,但心里却有些发慌。她知道,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尤其是福生,总希望她能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将来出人头地。
与此同时,铁牛家的大儿子建军正站在工厂的车间里,手里握着一把扳手,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已经在这里实习了半年,每天的工作就是修理那些老旧的机器。车间里的噪音很大,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味道,但他已经习惯了。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厂里的领导找他谈过话,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正式成为厂里的一员。
建军心里有些矛盾。他知道,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至少能让他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离家远是远了点,但总比回村里种地强。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想起家里的那片田野,想起父亲铁牛佝偻的背影,想起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他知道,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他应该回去照顾他们。
“建军,下班了!”同事那洪亮的呼喊声如同一道闪电,猛地劈开了建军脑海中的重重迷雾,将他从深深的思绪当中拽回现实世界。建军缓缓地放下手中紧握的扳手,那冰冷坚硬的触感仿佛还残留在指尖。他随手抓起一块破旧但还算干净的抹布,用力擦拭着满是油污的双手。
当他踏出车间大门时,一抹绚烂的夕阳余晖恰好倾洒而下,如同给整个厂区的铁门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建军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静静地伫立在门口,目光越过那扇略显斑驳的铁门,遥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此刻,那些山峦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美而神秘,宛如一幅恢弘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就在这短暂的宁静时刻里,建军的内心深处悄然萌生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就像一颗深埋已久的种子,经过无数次的思考与挣扎后,终于在这片夕阳余晖的滋养下破土而出,开始茁壮成长。
几天之后,建军怀揣着那个坚定的决定踏上了归乡之路。当他重新踏入熟悉的村庄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之感。铁牛和秀莲夫妇远远地望见建军归来的身影,脸上先是露出惊愕之色,紧接着便被喜悦之情所取代。他们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建军的双手,嘘寒问暖起来。
然而,面对父母关切的询问和欣喜的神情,建军并没有过多言语。他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默默地接过父亲手中的农具,跟随其一同走向田间地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建军每天都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地帮助父亲料理农活,同时也尽心尽力地协助母亲操持家务。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闪烁于浩瀚夜空之中。一家人围坐在那张老旧却充满温馨气息的饭桌前,享用着简单而美味的晚餐。饭桌上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但每个人似乎都各怀心事,沉默不语。最终,还是建军打破了这份沉寂。
“爸,妈,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建军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面前的双亲,“我已经认真考虑过了,我决定不再返回厂里工作了。我打算留在家里,或者就在咱们家附近找个工作干。”
听到这话,铁牛微微皱起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啊,你可真的想清楚了吗?你妈妈和我一直觉得吧,你待在厂里总归要好一些。虽说可能会辛苦点儿,但至少不用成天经受风吹日晒之苦,而且每个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呢。”
建军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坚决地回应道:“爸,我知道您和妈的苦心。可是那厂子离家实在太远啦,来回奔波着实不方便。再说了,我也想多陪陪您们二位老人,所以我还是更想留在这里或者在县城找份活儿干。”
铁牛夫妻二人听了儿子这番话,对视一眼后,双双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深知儿子已然长大成人,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追求。尽管对于建军的这个决定心存疑虑,但作为父母,他们终究还是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
录取通知书送到灵儿家的那天,福生和翠兰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灵儿站在客厅,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纸,心里既激动又有些恍惚。她知道,这张纸意味着她即将离开县城,去往市里的高中,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灵儿,你真是给咱家争气了!”翠兰抹了抹眼角,声音有些哽咽。福生站在一旁,虽然没有说话,但眼里满是欣慰。他拍了拍灵儿的肩膀,语气难得温和:“去了市里,要好好读书,别辜负了这机会。”
灵儿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复杂。她知道,父母为了供她读书,已经付出了很多。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将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与此同时,建军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留在了村里,开始帮着父亲母亲打理家里的几亩地,还有养鸡养鸭。虽然种地的日子辛苦,他的手还内拐,但他尽力去做,却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床,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傍晚时分,他会坐在田埂上,望着远处的夕阳,心里默默盘算着未来的计划。
一天晚上,建军和铁牛坐在院子里,手里捧着一碗热茶。铁牛看着儿子,语气有些感慨:“建军,你回来种地,爸心里其实挺过意不去的。你本可以去厂里,过得更轻松些。”建军摇摇头,笑了笑:“爸,你别这么说。我觉得种地挺好的,至少能陪着你们。再说,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什么想法?”铁牛有些好奇。
建军放下茶碗,眼神坚定:“我想试试种些经济作物,比如药材或者果树。我听说隔壁村有人种了核桃,收入比种粮食高多了。咱们的地虽然不多,但如果能种出些值钱的东西,日子也能好过些。”
铁牛听了,眼里闪过一丝亮光。他点点头,语气里带着赞许:“你这想法不错,爸支持你。不过,种这些东西得有技术,你得先去学学。”
建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我啊,早就四处打听好了,听说咱们县里面的农业局专门开设了培训班呢!所以呀,我准备去报个名学习学习。”就这样,没过几天,建军便满怀憧憬地前往县城,顺利地参加了由农业局组织举办的培训班。
在培训班里,建军表现得异常勤奋好学。他全神贯注地聆听每一堂课,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下重要的知识点,那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农业知识和实用技巧。不仅如此,他还时常主动举手向授课老师请教一些自己不太理解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问题。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让老师们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之后,建军终于结业了。他满心欢喜地带着满满一沓珍贵的资料回到了村子里。一到家,他顾不上休息片刻,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精心策划如何在自家的田地里尝试种植那些具有经济价值的药材。
与此同时,灵儿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去市里读高中。这一天,身为哥哥的明辉特意放下手头的事情,亲自护送妹妹前往学校。只见灵儿身背崭新的书包,那张略显稚嫩的小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与期待。
建军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灵儿的肩膀,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嘱咐道:“灵儿啊,到了市里可一定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哦。要是遇到啥困难或者烦心事,千万别憋在心里,记得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知道不?”听到这番话,灵儿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渐渐湿润起来,声音略带哽咽地回应道:“哥,谢谢你一直以来这么关心我。你在家也要加油努力哦,我坚信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够成功扭转局面,最后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说完,灵儿转身朝着学校的方向缓缓走去。
望着灵儿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的身影,明辉暗自握紧拳头,默默地给自己打气鼓劲:“灵儿那么优秀,我这个当哥哥的可不能落后太多,必须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赶上她前进的脚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