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刚从扬州回到苏州没几天,就收到了京城商会的请帖。
一年一度的商业洽谈大会要召开了,这是京城商界最重要的盛会。
“姑娘,这次大会可是个好机会。”刘掌柜提醒道,“能参加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商户,要是能在会上露脸,对咱们日后的生意大有帮助。”
沈清欢点点头:“我正有此意。不过这次去京城,得好好准备一番。
小六,你去打听一下,看看都有哪些人参加。”
到了京城,沈清欢带着刘掌柜直奔会场。刚进门,就听见有人在议论她。
“那就是沈清欢?听说她在江南开了不少分店。”
“可不是嘛,短短几个月就做出这么大成绩,难怪能受邀参会。”
沈清欢装作没听见,径直走向签到处。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是沈明玉。
沈明玉看到沈清欢,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姐姐也来了?
我还以为你忙着开店,没空参加这种上流聚会呢。”
沈清欢淡淡一笑:“妹妹这话可就不对了。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人脉和眼界,这种机会怎么能错过?”
两人寒暄几句便各自散开。沈明玉心里暗自盘算着如何给沈清欢使绊子。
会议开始后,主办方邀请几位年轻商人分享经验。
轮到沈清欢时,她站起身来,声音清亮:“各位前辈,在下虽然入行不久,但发现一个现象——如今的商铺大多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我认为,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创新经营方式......”
台下众人听得频频点头。一位白发老者更是连连称赞:“说得好!
年轻人就是要有想法。”
演讲结束后,几家大商号的掌柜主动找沈清欢交谈。
绸缎庄的王掌柜说:“沈老板娘的想法很新颖,我们正打算开拓新市场,不知可否合作?”
沈清欢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王掌柜客气了,具体事宜我们可以详谈。”
这时,一位商会会长突然发难:“沈老板娘,听说你在江南扩张很快,不知道资金链能否跟上?”
这明显是在质疑她的实力。沈清欢早有准备:“多谢关心。
我们在每个城市都设有专门的资金调配方案,而且与当地钱庄建立了合作关系,完全不用担心。”
对方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
就在沈清欢忙着洽谈时,沈明玉也没闲着。她偷偷找了几个熟人,让他们散播不利于沈清欢的谣言。
“你们听说了吗?沈清欢的钱都是借来的,迟早要出事。”
“真的假的?看着挺风光的......”
然而,这些话根本没人相信。一位商户直言不讳:“沈老板娘做事一向谨慎,怎么可能做亏本买卖?
倒是某些人,自己没本事还爱嚼舌根。”
更让沈明玉气愤的是,因为她在会场内大声喧哗,被主办方警告要注意礼仪。
这让她颜面尽失。
会议进行到第二天,沈清欢已经和几家大商号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
香料铺的李掌柜当场签下了一份长期供货合同:“沈老板娘,以后我们铺子的香料就从你这儿进货了。”
随后,又有几家商户主动找上门来。茶叶商赵老板说:“我们想和您合作开发新产品,不知意下如何?”
沈清欢心里明白,这些人看中的不仅是她的经营能力,更是她背后的人脉资源。
但她并不急于表态:“赵老板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具体合作方式还得再商量。”
会议结束时,沈清欢已经签下了好几个重要合同。
同行的刘掌柜忍不住感叹:“姑娘,这次真是大获全胜啊!”
沈清欢却很清醒:“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这次建立的关系网用好。”
回客栈的路上,沈清欢看到沈明玉一个人站在路边,脸色铁青。
她知道,自己的成功对沈明玉来说就是最大的打击。
“小六,派人盯着她。我倒要看看,她还能耍什么花招。”
沈清欢吩咐道。
回到住处后,沈清欢立即召集随行人员开会。
她要把这次会议上获得的信息整理出来,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姑娘,我发现一件事。”小六突然说道,“那些原本和沈明玉关系好的商户,现在都不愿搭理她了。”
沈清欢笑了笑:“这是自然。商场上最现实,谁有能力就跟谁合作。
她现在没了靠山,谁还会买她的账?”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这场商业盛会不仅让沈清欢崭露头角,更彻底打击了沈明玉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