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虽然觉得离谱,但也不好意思直接说是假的。
只能很委婉地问:“你家苓苓啥时候学会的设计机器啊?”
张大花这才反应过来:“死丫头你糊弄谁呢?你啥时候有设计机器的本事了?”
宋初苓嘻嘻哈哈打马虎眼:“妈,哪个女孩青春期还没点小秘密了?我这是要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张大花还想再骂。
宋初苓以电话费太贵为由飞快挂断电话。
张大花气得跳脚,又毫无办法。
“苓苓没说啥时候回来啊?”杨书记笑呵呵地问道。
张大花糟心地回答:“就说过几天。这都过了多少天了!”
杨书记很纳闷:“她走的时候也没在村里开介绍信啊!”
“说是武装部那边给开的。跟部队的人一起去地c市出公差。”张大花的语气不自觉带了几分骄傲。
张大花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魏北望拜托张磊跑了一趟,特意去宋初苓家解释情况的。
毕竟宋初苓一个女孩子,不声不响离开家这么多天。
如果不说清楚,很容易有风言风语传出来。
而且家里也不放心。
在c市的宋初苓并不知道魏北望背后做的这些事。
可能是因为她独立惯了,潜意识里把自己当大人,所以没想那么多。
回到招待所的时候,恰好魏北望也回来了。
她观察了一下魏北望的状态,虽然疲惫,但精神不错,眼中有光。
“找到了?”她询问。
魏北望点了一下头,示意进屋再说。
“尸体是在公园里找到的。初步鉴定,死亡时间是四天前。是被人勒住颈部窒息而亡的。”魏北望介绍了一下目前的进展。
宋初苓毫不意外:“发现什么新线索了吗?”
“暂时还没发现。现场处理得很干净。没留下什么痕迹。”魏北望摇头。
宋初苓感慨:“看来这个幕后的人很老练啊!灭口的事应该没少做。”
“我去找公安部门调出来近几年凶杀案案卷……”魏北望说着就兴冲冲地起身要走。
却被宋初苓一把拉住。
“大哥,你到底是来陪我办事的,还是来破案的啊?”宋初苓无奈极了。
说好了陪自己来c市办事。
结果遇到王玲玲的事就脑袋一热扎了进去,连续两天不见人影。
魏北望也意识到自己太过心急了:“宋初苓同志,对不起!”
“啥?你叫我啥?”宋初苓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的鼻子。
魏北望愣了愣:“宋初苓同志啊!你现在也入了伍,咱俩就是战友了。”
好好好!
这关系还越处越远了!
宋初苓气得闭了闭眼:“魏北望,你是不是故意的?”
魏北望垂下眼帘没说话。
“果然是故意的!”宋初苓咬牙切齿,“你就这么怕跟我扯上关系?一定要跟我划分界线?”
魏北望沉默了几秒,开口说道:“我只是觉得任务之外,我们还是应该避嫌。”
“这是你说的!”宋初苓盯着魏北望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如你所愿!魏北望同志!”
说完,她转身就走。
拉开门之后,她回身面无表情地说道:“明天开始,我要在农机厂加班。胡厂长给我安排了单人宿舍。我就不住招待所了。刚好,你也有充足的时间去破你的案。”
在门关上的那一刻,魏北望感觉自己的心也颤了颤。
他不是木头。
能感觉出来宋初苓对自己的信赖与亲近。
可越是这样,他就越害怕。
现在已经有了风声,各个部队将抽调兵力支援安南国。
自己是军人,随时都有可能奔赴战场。
前途生死未卜,他又怎敢轻易给出承诺?
否则,不是害了宋初苓?
这一夜,魏北望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到天亮。
而宋初苓在把气发出去之后,回房间吃了个宵夜,然后又美美睡了一觉。
第二天宋初苓一打开房门。
魏北望就也出来了。
宋初苓没搭理他,自顾自地下楼去前台退房。
魏北望也跟着退。
宋初苓上公交车。
魏北望也跟着上。
宋初苓坐在座位上。
魏北望就在不远处拉着扶手站着。
宋初苓下车。
魏北望也下车。
宋初苓走进农机厂。
魏北望也要跟着进。
然后就听宋初苓跟门卫的大爷说:“我不认识他!他一直跟着我!”
于是魏北望就被拦住了。
“同志,你有临时出入证吗?”门卫大爷询问。
魏北望当然没有。
抬头望向宋初苓,就见对方得意地扬起下巴转身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
宋初苓和农机厂的技术员埋头奋战,加班加点地画图和编写生产工艺。
农历研究所的贺主任也派了两个研究员来协助。
有了专业人士的帮忙,宋初苓如虎添翼。
而胡主任也接到了农机局的通知。
小型联合收割机和机动打稻机在农机局试投产。
生产周期为十五天。
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几乎宋初苓等人完成一个分部件的拆分,就会立即发到生产车间进行零件加工。
需要采购的部分,胡厂长更是亲自联系,让对方尽快送货过来。
宋初苓画完图纸,也没闲着。
除了检查采购回来的元器件之外,就是在车间盯着那些加工的零件。
遇到有公差不符合要求的,便直接给出补救方案或者勒令重新加工。
眼看着工期越来越近,胡厂长心里有些没底。
私下问宋初苓:“小宋同志,这两台机器能在要求时间内全部加工组装完吗?要是组装完运行不起来怎么办?”
“只要所有零件都符合要求,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宋初苓信心满满。
两周后。
看着车间里两台刚组装出来的设备,胡厂长几乎喜极而泣。
农机研究所的贺主任笑着夸赞:“不愧是老牌农机厂啊!两周时间,竟然真的把机器做出来了!老胡,这回你不用自请下岗了!”
“什么自请下岗?”宋初苓惊讶地问。
胡厂长笑了笑,这才告诉她这句话的来由。
其实在农机局审批的时候,也提出过异议。
想要将这两台机器的试投产放在其他厂。
或者一台在农机厂,一台给别的厂。
是胡主任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会按期完成,否则就自请下岗。
而贺主任也帮忙说话。
农机局这才把两台设备批给了农机厂试投产。
宋初苓没想到胡厂长暗地里竟然顶着这么大压力,不由心生敬佩。
如此有魄力的厂长,带领如此有凝聚力的员工,再加上自己的图纸,农机厂何愁不发展壮大?
按照约定,这两台机器将送往河东村进行试机。
宋初苓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看着前方的路,信心满满地喊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