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县。
县衙后院,知县杜爱民啜饮一口美人递到嘴边的杯中酒,捏着个兰花指,优哉游哉的跟着小曲儿调子打拍子,正听得如痴如醉。
季师爷急急忙忙的进来,“大人,出事了!”
“何事如此慌张?”杜爱民慢腾腾的又啜饮一口杯中酒,醉眼迷蒙道。
“城门外来了许多兵马,领头的那人说……说他是太子!”季师爷一脸惊疑不定道。
“什么?!”杜爱民此时终于睁开他那绿豆王八小眼,“哼!还真是命大!”
“大人,上头交代的事咱们没办妥,怕不怕……?”
“怕什么?这么冷的天儿,这天潢贵胄不在京中享清福,非要来本官地界找不痛快,也不怕有来无回。走,随本官会会他去!”说罢,翠绿色官袍袖子一甩,背着手出了房门。
季师爷赶紧跟了上去。
深县城外。
瞧着紧闭的城门,一名亲卫道,“殿下,这知县真是好大的胆子,将灾民全部拒之于城外,如今您来了,不来迎接不说,就连城门也迟迟未开,真是……”
“真是如何?不知死活,还是有恃无恐?”萧承昭握紧缰绳,立在马背上。
入眼皆是蓬头垢面、困顿潦倒的灾民百姓,各个脸上表情麻木,似乎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期望,挤在城墙边上几个破茅草棚里。
萧承昭刚刚把自己的斗篷给了一位怀里依偎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孩子鞋头都磨破了,衣裳也很是单薄,和自己娘亲抱在一处取暖。又命众人将随身的干粮都拿出来,先分给灾民们吃了。
从灾民们口中得知,这知县杜爱民,自雪灾发生以来,不仅没有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还将去县衙讨要说法的灾民百姓们全都赶出了城外,大有任由他们饿死冻死之意。
后来的周边村镇受灾的百姓,原本想着好不容易走到县里,正想求县太爷救救他们,没想到连城门都没能进去。于是大家都只能聚在城外,每日在雪地里刨些野草根树根充饥。
“这等狗官,着实该杀!”亲卫忿忿不平道。
“是该杀,不过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到县衙存粮之所,先让百姓吃上饭。此处城墙颇高,虽然孤从建昌府调了兵过来帮忙,可想要强攻,想来也是不易。”萧承昭道。
“殿下说的是,属下先让百姓们避到离城墙远些的地方去,瞧这狗知县的做派,一会儿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来。”
“去吧。言蹊情况如何了?”萧承昭又问。
“陆大人伤口的血是止住了,可那箭头还在身上,还是得尽快进城找郎中取出来才行。”
“嗯,孤知道了,让后头的人好生照料着。”
原来在林子里的时候,陆言蹊为护住太子,想出了掩人耳目的一招,趁那些杀手不备,披上了萧承昭的斗篷,还喊了那一嗓子吸引视线。
当时天色昏暗,那些人果然上当了,而陆言蹊自己也替太子挨了这一箭。真正的太子萧承昭则从另一边,带着从建昌府借的五百兵力,绕道到了深县。
直至夜幕降临,城墙上才出现一道着绿色官袍的身影,装模作样开口问道,“城下何人?”
太子身边亲卫朗声道,“太子殿下在此,还不速速出来拜见!”
就听杜爱民道,“大胆!哪里来的刁民?竟敢冒充当朝太子殿下!是想犯上作乱不成?来啊,弓箭手准备!给本官拿下这些乱党!”
话音一落,泛着森冷寒意的箭头就对准了萧承昭及身后众人。
亲卫听了这话,险些被他气死,好一个红口白牙,颠倒是非黑白的狗官!难怪深县百姓如此遭罪!
箭雨密密麻麻落了下来,众兵士虽是义愤填膺,但也只得赶紧支起盾牌抵挡。对方占据高处的形势,确实对太子一方十分不利,众人边退边挡,大有节节败退之势。
庆幸的是,先前就让百姓避到别处去了,不然此时还不知道要射杀多少无辜百姓,杜爱民这厮当真猪狗不如!为官爱民这个名字,此刻也显得尤为可笑!
千钧一发之际,疾驰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萧承昭只见一道劲瘦身影从马背上腾起,彪腹狼腰,手持横刀,足尖蹬了一脚马鞍,就抓住弓箭手替补换箭的空档,轻飘飘从侧面跃上了城墙,身形轻如夜枭。
是崔阑!萧承昭看到他的脸。
刚刚还在上头叫嚣的杜爱民,只觉颈间一凉,甚至都没有感觉到过多的痛意,温热鲜红的血液就喷溅出来。
同杜爱民站在一处的季师爷人都傻了,这这这……这就死了?随即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其余城墙上的官兵见县太爷死了,也顿时化为一盘散沙。不多时,城门大开,萧承昭带着人马长驱直入。
捉着瘫软如一滩烂泥的季师爷一路直奔县衙,顺利到了从他嘴里问出来的粮仓位置开仓放粮。
陆言蹊也被送去了城中最近的医馆医治。
崔阑一路将泓衍帝中毒昏迷,至今未醒的事说了,又说了公主殿下叫他来带太子火速回京。
萧承昭听了,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留下足够人手处理深县赈灾善后之事,又到医馆看了陆言蹊,嘱咐他在此处好好养伤。
离开此地之前,还有一事,萧承昭让崔阑从季师爷口中问出了他们同盛京传递消息的途径,面对崔阑这尊杀神,季师爷三下五除二抖落了个干净,不过这并不足以饶他一命。
崔阑同萧承昭看着信鸽振翅消失在天边,想必太子遇刺身亡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盛京了。
而后二人一道翻身上马,动身返回盛京。
至于深县百姓是如何传扬太子殿下斩杀贪官,救百姓于水火的美名,他们自是不得而知了。
盛京。
今日是第三日了,泓衍帝仍然还未醒来,除却午后有几位内阁老臣进宫,问候陛下情况以外,无论是薛贵妃,还是成王,都无明显异动。
太过安静了,反倒显得不寻常。
萧月卿出宫去了一趟国公府,亲自见了云国公和五城兵马司指挥蒋成,几人好生商议一番,萧月卿才回了公主府。
叫来张旭,让他照顾好府中诸事和铺子里的生意,得知灾民中有不少妇人也开始帮着做冬衣了,粥棚那边也都一切顺利,萧月卿放下心来。嘱咐他今日之后,京中可能会有动乱,若有变故,叫他让铺子里的伙计女工们都闭门不出便是,铺子里和公主府中都要提早备下米面肉菜等吃食,这一旦乱起来,必定要闭市,起码得有吃的才行。
张旭一一应下。
萧月卿回了云光阁,让倚梅画竹给她找出一身骑射劲装,卸下头上钗环,绾了单髻,做利落简单装扮即可。又在箱子里找出舅舅送她的弯月匕首,别在腰后,将崔阑送他的小狐狸玉簪也揣在怀里。
一切准备妥当,回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