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凝重的气氛,琴纳罗表现得从容而坚定,跪伏地面虔诚地开口道:“恳求大师慈悲,施展神通复活夏柔吧!”
阿弥陀沉默不语片刻后缓缓说道: “痴儿啊...”
周围众人都屏住呼吸,静候这位佛教领袖作出决断。
众人深知琴纳罗自降临以来一直用音乐净化世人,获得不少功德善果。
他那纯净的心灵能使人弃恶从善,如同闪耀金轮一般光芒四射。
然而为了这样一个普通至极,甚至带有一些晦暗气息的女人而牺牲所有吗?
尽管戒律严禁情爱纠葛,准提出言提醒 ** 谨记清规戒条。
明知不该却故意犯戒?或许这不仅是爱情,而是琴纳罗过于善良纯粹之心作祟!
最终优波达多决定给予门徒一个悔改机会,“如果你能放下对那个人的情感,便仍可重返正途。”他说得严肃而又带着几分无奈。
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来说,低贱出身的夏柔是那么不堪入目的卑劣之人。
但在琴纳罗眼中,她纯洁美好。
虽然她的身份被环境迫使成为罪犯者,但精神始终向往美好的事物。
“请明鉴!” 琴纳罗解释道。
他本是来传扬真理的,却没想到导致一名妇女的不幸。
“自从我出现后,她重新选择了一条正义之路。
她在那一刻已洗净灵魂上的罪孽。” 琴纳罗说。
面对如此状况下,即使二位大仙有能力,也难以逆转既定的事实。
“琴纳罗,你虽为神灵但却动了凡念。”
“倘若愿意改正错误还有回旋余地;否则,自此脱离教会行列,不再享有保护。”
琴纳罗心中疑惑重重。
究竟谁错了?
在他看来没有错,在这个救赎之道中,放下罪孽立地成佛的道理不是释教一直在倡导的吗?
接引来风把琴纳罗送出山门外,并宣布与他割裂因果关系。
感觉一阵虚脱的他尝试最后哀求。
“琴纳罗求求您大发慈悲!”
九日过去,琴纳罗始终未离开,依旧在祈求。
终于,他的眼中的光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失落后的泪水滑落。
他抱着心爱之人离开了。
每一步沉重无比,但方向坚定。
他完成了最后一个任务 - 让夏柔和父母团圆。
这一路上充满艰辛,历经万苦,但他从未回头再看一眼曾是心灵归宿的圣域雷音寺。
原本辉煌光明的琴纳罗如今已经破茧而出。
失去了救赎之路,他也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意义。
在无尽的时间里漂泊直至找到
凝视着眼前的奇景,凌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
面对如此破碎的心态,对方竟能避开绝望和毁灭的命运,实在让人惊讶不已。
可以肯定,若非这枚独一无二的灵果存在,如今的苍空怕早已因为失控的力量和气脉紊乱而魂归黄泉了。
但正是依赖于这颗神奇的菩提子,他的心境才能保持在一种奇特的状态——虽然残破,却未完全崩塌;虽然消逝了一部分,却不至于彻底消亡。
每一株极品先天灵根所结的第一枚果实中都蕴含了独特而深邃的大道本源。
例如蟠桃树的第一个果子里含有先天癸水大道的本源之力,化作一座桃山连大罗金仙也无法劈开。
只有靠先天至宝才行。
同样,菩提树第一枚菩提子蕴藏的能量更是超越后生之物。
听闻不少猜测指出:圣人准提是由天地首粒菩提子所变化,或说是从一支菩提树枝化形而成。
显然,现在看来前者是不可行的;而后者从一开始就无稽。
先天极品灵根怎会轻易断裂再生?
他想到西方二教祖也是命运不济:堂堂天尊为追求自身道行不得不屈身,放弃一颗珍贵无比的菩提子,以此追求超越之道。
联想到自身又不免暗自苦笑,难道他不是同样的人?大家都是命途多舛的人,谁也别笑话谁。
“道号李渔,在下有礼了。”
凌宇向前几步,挥动手袖地面上浮现一个酒桌并备好壶和杯。
“小友看似有许多伤心事,不如共同 ** 言欢,以求一醉解千愁。”发现迦叶很可能就是天地间首个由菩提子变化转世且与释教渊源颇深的圣者时,便兴起极大兴趣。
虽然玄极、朱霄对西方两位大教祖并不重视,然而作为一方大能,他很清楚恩师传授的“超脱天地、人人得道”的思想也清楚知道释家教义自私成分居多影响天界正道。
尤其是对女娲等三大始祖来说更甚。
粗略说,四派中唯有人类较少麻烦不受影响;明教要保全面子办事,而截教会传法容易引起混乱;释教体系分明引导世人接受教义并利用其系统来影响他们。
其创立的教义对于处于绝望边缘或被生活的磨难 ** 人们极具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无疑是威胁!白启觉得对付下西方教十分必要以阻断其对东方世界的侵蚀。
\"这就是所谓的酒吗?\"
过去玄玑立三禁五德,禁止滥饮酒,甚至一刀切地全面禁酒。
迦叶以前从未尝过美酒,加上现在修为尽失心中已开始质疑起教主决断,甚至对整个释教义产生了怀疑。
西方宗教确有一些可取之处,不然难以成为第一大派,压倒了阿修罗教及其他宗门。
不过此刻迦叶心情极度沉寂,已经不在乎当初所定规则。
反而对外界禁忌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心似乎想要挑战一切。
只见他毫不犹豫举起酒壶仰头灌下一碗酒,表情似醉非醉带着些许嘲弄的笑容。
“阁下可是魔道中人?” 白启沉思片刻,“定义取决于你看待的角度。
若遵循大道,则魔道被视为背离正规之路径,但我行事一向合乎天意不会扰乱世间秩序。”
“我曾夺去超过六百万人的生命为了寻求大道还需再杀害三百余万才有资格证混元。
对我那些牺牲的人而言,我是毁灭它们生命的恶魔。”
当听到“夺去超过六百万”以及“继续 ** 三百多万”,迦叶手中的酒壶坠地碎裂。
难道眼前真的遇到了那个传说中继承了罗喉血脉之人?他满脸震惊,几乎无法说出完整的话语:“前辈…这是玩笑…怎么可能如此众多生命被您下手…”
尽管杀戮无数生灵白启身上毫无戾气缠绕。
四周汇聚来的灵气如洪水般涌来云彩更加艳丽,光芒愈发耀眼;虚幻缥缈的大道法则也开始隐约显现;地下也充满了生机如同进入仙境。
不仅如此还有巨龙般的山脉与他共振准备随时提供自己的灵气助益此受天道恩宠者。
植物变得充满活力仿佛在庆祝某个盛事。
即便没出现传说中的金莲也足见人间的关怀。
当天地人心同力协同时任何事务都会顺利完成这位受到庇佑者又岂会是那残忍杀害生灵之人。
到底是世界错乱还是自己陷入疯狂幻境之中?求神明救赎!
重写版:
与其费尽心力试图让坏人改过自新,不如一刀两断,将他们送入轮回重新锻造。
这岂不更简单、更有效?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夜叉,都把这句话视为最高真理,暗中嵌入了法理之中,传播至三界六道。
轮回成为这种思想的最佳实践工具,大大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然而,这句话的本质却是对释门核心教义的彻底否定,动摇了佛教的第一守则。
释门号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杀生更是佛教第一戒律。
静默旁观的白羽明白此时任何干扰都会影响紧那罗内心的挣扎。
这场信念的斗争不仅关乎他的成长和突破,也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源自于内心深处那个熟悉的自我。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最需战胜的并非外界困难,而是潜藏已久的心魔,诸如执拗、贪婪、恐惧和不自信。
唯有如此,才能锻炼出坚定的意志品质,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对于远古诸神而言,他们要对抗的是心中对道途追求的决心;而对紧那罗来说,对手是过去的自己——曾经那个对释教虔诚信奉的人。
“打破一切束缚,重塑新的救世者!”白羽感受到眼前的释教离叛者正沿着正确道路前行,将是大道真正的继承者。
金乌不行,那是尊者的强压安排;真武只是半道守护人间正义之士。
于是,他在等待……这个等,就是十几万年。
在白羽指点紧那罗说出这句经典语录的同时,天庭中元始因果感应到异常。
本应链接仙级之上的紫红色线竟悄然出现一丝深藏不露的黑影,甚至波及全派。
哪怕是信徒也笼罩了一丝灰色气息,仿佛原本不断传承的西方教将走向灭绝?
多宝不愿成为佛祖?那未来的石猴去找谁?
显然这不是上古前辈的布局,而来自白羽的作为。
你本应收无名 ** 为何却断送整个西方教?
玄玑察觉到这一动向时眼皮狂跳。
他发现这些命运之线正朝向黑色转变,表示未来的危机即将来临。
当十二瓣灭世黑莲融入紧那罗体内时,一直监视他的几位长老瞬间失去了对他方位感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