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漫长而又特殊的坐月子时光里,尊贵的王妃妃始终谨遵着太医令与黎嬷嬷的殷切叮嘱,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饮食。
每日的餐食皆是精心烹制的清淡佳肴,既没有浓烈刺激的香料调味,也不见油腻肥厚之物。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寝宫时,宫女们便会端来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小米粥、两个水煮鸡蛋、一盘蒸荇菜,和一份烤牛肉。
这粥煮得恰到好处,米粒颗颗饱满,入口即化,配上几碟清爽可口的小菜,蒸荇菜,蒸巢菜等,不仅能够唤醒王妃妃的味蕾,更能给她的身体带来温和的滋养。
午餐则通常是一道清蒸鱼或是一份鲜嫩的白灼虾,搭配一碗鱼头豆腐汤。
这些菜肴看似简单,但每一样食材都经过了严格挑选,确保新鲜无污染。
御厨们用精湛的技艺将其烹饪得色香味俱佳,让王妃妃既能品尝到美食的滋味,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负担。
每天午后,光禄寺的御厨总会派人给王妃妃端端来一碗大米粥和两个肉夹馍。
晚餐相对较为简单,只是一碗鸡蛋面,但即便如此,其中所蕴含的营养成分却丝毫不减。
此外,每隔几日,还会有滋补的乌鸡汤或鸽子汤呈上,帮助王妃妃补充元气,加速产后恢复。
就这样,日复一日,王妃妃在清淡饮食的呵护下,身体逐渐康复,面色也日益红润起来。
可是等待一百天过后,王妃妃是实在吃不下任何食物,不是蒸菜就是煮菜,一滴油都没有,她觉得嘴里寡淡无味。
本来秦代饮食就比较简单,烹饪方式也比较单一,不是蒸,就是煮,要么就是烤。
再加上太医令和黎嬷嬷叮嘱她要清淡饮食,又没有食用油,她实在吃得不想吃。
王妃妃好不容易熬到满月,又要从满月熬到一百天。
就在她因为吃食郁闷踌躇之际,她竟然想起来了,她也许不是秦代人,她是来自现代的秦代人,但她又不太确定。
她脑子一下子就清朗起来,突然就想明白了,也许通灵玉佩公子临走前对她未说完的那句话,其实就是:
“王妃妃,其实你就是阿房!”
她自己也很奇怪,自己为什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
可是,有很多事情还是说不通。
王妃妃想不明白。
但是她的双肩背包从何而来呢?秦代可没有双肩背包啊!
还有,通灵玉佩公子竟然说,她那个随身佩戴的玉佩,原主人是嬴政。
可是,那个玉佩是她从小就一直佩戴着的啊,孤儿院的李妈妈说那是他父母留给她的唯一念想。
王妃妃还是有点想不明白,也有点想不通。
但她又依稀记得通灵玉佩公子曾给她说过,她丢失了一段记忆。
她不愿意再往下去想。
她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吃油。
她觉得她好久好久都没有吃过油了。
怀孕前也一样。
每天的食物不是蒸就是煮,从来没有用油吃过炒菜。
她想明白了,秦代可能没有油。
她灵机一动,也许可以用动物身上的肉熬制油!
她的想法马上就得到了樊柔惠的支持。
樊柔惠告诉王妃妃,她家里经常用动物的肉熬油,天天做炒菜吃,可好吃了!
“柔惠,你们都用什么肉熬油吃呢?”王妃妃问樊柔惠。
“猪、羊、狼、老虎、豹、熊、野猪、鱼、鳖,这些都可以熬油吃。
休息了整整一百天了,王妃妃觉得这一百天实在是难熬,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尤其是还不能经常和扶苏和元嫚见面。
她感觉自己的四肢都快要躺退化了!
说干就干!
王妃妃立刻行动起来,她在樊柔惠这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悉心“指导”之下,开始着手准备用动物的肉来熬制各种各样的油。
她们精心挑选了新鲜的猪肉和羊肉等各种肉类食材,并将其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备用。
接着,在一口大铁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切好的肉块放入其中慢慢炖煮。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的水逐渐沸腾翻滚着,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
王妃妃手持长柄大勺不停地搅拌翻动着锅里的肉块,以确保每一块都能被均匀受热并充分出油。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熬制,原本鲜嫩多汁的肉块渐渐变得金黄酥脆,王妃妃捞出油渣,把锅里的油盛在在各种器皿中,等待过滤后冷却。
这些油脂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和香味,有猪油的醇厚、羊油的独特风味,又有鱼油的清香,虎油的浓郁奶香味……
最后,王妃妃用绢布过滤掉杂质和残渣,将纯净的各种动物油分别盛入干净的容器中保存起来,并贴上标签,以方便日后使用。
王妃妃望着眼前辛辛苦苦熬制成的油,她和樊柔惠相视而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之后,用油炒菜吃就被王妃妃给推广开了,大家都学会了用动物的肉熬制油,也学会了用油炒菜。
从此,秦朝的老百姓就告别了整日吃蒸菜和煮菜吃的日子。
他们用油煎豆腐,炒苦菜,炒荇菜,炒巢菜,也告别了吃生鱼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