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屁!你们冯家人才是又蠢又坏!”
“蠢也就算了,还非要占个武道天榜的虚名,今日一见,不过如此。”冯启年呵呵冷笑,手中的刀却举重若轻,劈、挡、削、挂,十分轻松写意。
赵天乐被气疯了,冯启年用武道天榜的排名来讥讽,最是伤她的自尊,刚进入百名时,她还得意非凡,可心里也清楚,赵家比她强的还有人在。
那几个家伙才是赵家真正的底蕴,自己作为冲榜先锋,当然要把这种底蕴拉出一个不可想象的厚度,让几位世叔世伯刮目相看,自己也要成为底蕴中的一份子。
不料,天榜放榜之后,赵永乐便在齐国大峪口碰到一名不知身份的家伙,一言不合打了起来,她居然不是此人对手,自信心被狠狠的戳了一记。
直到后来单枪匹马,连挑冯家两房,这才找回了最初的自信,没想到接下来又踢在了铁板上,被隐姓埋名冯啸声狠狠的教训一番。
此番养好伤,赵永乐专门携带了赵家独门的杀器试图再战冯啸声,大有从哪里跌倒,便从哪里爬起来之志,可没想到已经人去屋空。
可让赵永乐难堪的是,巧合碰上的冯启年,她居然也踢不动,好不容易重新拾起的自信,又面临崩塌,如何能忍受?
冯家年轻一辈远非传言的那般怂包,区区一个冯启年的武道修为就比她这个天榜第七十名丝毫不差。
看来这武道天榜也不能代表什么呀,世家大阀隐藏的高手怎地如此之多,冯啸声倒也罢了,毕竟高出一辈,厉害也就厉害了,这冯启年并非冯家年轻一辈名声的最盛的,怎得也如此扎手?
不,不不,一定是冯家人阴险,我赵家主持天榜数百年,一向被武林同道推崇,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就算偶有纰漏,也绝不可能造成如此之多的漏算。
还是长辈们说得对,冯家藏的如此之深,必然有大阴谋,怪不得几位世叔世伯那么紧张,不仅联手宋家,还联合了远在大魏国的白家,势必要将冯家连根铲除。
想到此处,赵永乐把心一横,便不再顾忌什么江湖道义了,一剑直刺后身躯倒纵拉开距离,顺手从怀中取出了一节似竹筒般的事物,叫赶魂镖筒,由传统的暴雨梨花针改造而来。
此镖筒面向对手激发,十分简单,分三到五次攒射,每一次的手法和朝向稍有调整。
密集的飞镖如指甲盖大小,薄如纸片却又锋利之极,关键是飞镖会在空中改变方向,迫使对手按照既定的轨迹躲避或抵挡此镖。
之后,赵家的剑便在这条轨迹上等着对手自行撞上来,设计的十分独具匠心,又异常阴险。
有此镖筒协助,赵永乐有信心干掉比自己高出一个境界的武道高手,这也是她在短短两个月之后胆敢再来铁匠铺的底气。
找不到冯啸声,那便用在冯启年身上。
嗤嗤嗤的破空声响起,冯启年眼前一花,勃然变色,手中的大刀舞的密不透风,噼里啪啦的撞击声如雨打芭蕉。
好容易躲过这一关,未料想赵永乐手腕一翻,竹筒变了角度又是一波攒射。
这次的飞镖并没有直接奔着冯启年而去,而是滑向右侧空地,冯启年还没弄明白,第三波飞镖又来了。
这回看的真切,冯启年立刻舞动刀花,可哪料想,身后传来破空之声,第二波飞镖绕了一圈从身后袭来。
前后夹击,冯启年首尾难顾,只能以身法竭力躲避从身后绕过来的飞镖,但一步跨出便知道麻烦了,赵永乐正巧同样一个跨步,手中的宝剑看似随意的一个上撩,冯启年的右肋恰到好处的撞了上去。
噗!
一剑刺中,赵永乐得手后大喜,正欲手上加力给对手来个透心凉,却未料想脑后生风,极度的危险袭来,不仅如此,冯启年大吼一声放弃劈挡飞镖,手腕一斜,大刀朝着对手的头颅砍去。
赵永乐亡魂大冒,果断舍弃手中宝剑,一个滚地葫芦滚出好远,身躯如同绷簧一般弹起,三两步便与刚才的战团拉开了十丈之遥。
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不得不说赵家的轻身功夫和独门步伐相当了得,关键的时候的保命非常有效。
冯启年就惨多了,肋下挨了一剑不说,身上至少中了七八枚飞镖,剧痛之下一个踉跄,差点坐在地上。
“什么人?”赵永乐喝问,眼睛四处张望,寻找刚才身后砸来的物件,却什么也没找到。
“小小年纪,怎地如此狠毒?赵家人都这么嚣张跋扈么?”
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你究竟是何人,我赵家做事,何须你来评价?”
“沽名钓誉的东西,还自称世家?让老子评价都嫌脏了嘴,滚!”
那声音忽然飙高数倍,如闷雷般滚滚而来,震的冯赵耳二人膜发胀,双目充血。
可怕的是,赵永乐仔细辨识,居然找不到声音的源头,知道自己远非此人对手,于是狠狠的留了一句场面话,发足狂奔而去,连宝剑都不要了,这回不仅踢到了铁板,连脚都差点踢断了。
“多谢前辈搭救之恩,小子冯启年有礼了。”
冯启年同样找不到声音的源头,只能双手抱拳,四方作揖。
“小娃儿不要在韩国逗留了,此处马上就会有兵锋之祸,去大周国吧,你叔父冯啸声也去了。”
“可是,我冯家在大周国的资源尽毁,小子担心……”
“不是李家做的,放眼整个东州大陆,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往东去,极东的齐国,董家人厚道,要么去西北,李家人也绝非冯家的敌人,你冯家忍辱负重,不要忍到最后给忍没了,好自为之。”
“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冯启年等了半天,却再无声音传来,知道高人已离去,只得再度四方作揖,然后忍着剧痛走到墙边坐下处理伤口。
千里之外的含山县城外,郑九正对着城门口张贴的悬赏文告发呆,琢磨着自己何时成了官府悬赏缉拿的要犯。
公文之上,用黑笔白描的大头像与郑九本人十分形似,姓名也没错,郑九。
缉拿的罪名,江洋大盗,在多地杀人害命,洗劫钱财。
按通文描述,上面应该说的是银州城的事,可真实情况,郑九杀的大魏国的白家奸细,长阳公主李默鱼是知道的,事情早应该翻篇,为什么在北胜关之战后,又被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