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御营。
传事官进来禀报,奏道:
“启禀万岁,现今登州海边一千五百号战船,已经建造完毕,何日启程征辽,请万岁下旨定夺。”
李世民一听,战船已经准备就绪,那就好呀,道:
“好!那就算定黄道吉日,征东大军早日登船过海,平服东辽,早日得胜班师回朝。”
军师徐茂公算定,后日为黄道吉日,登船过海。
三日后。
早晨,海滩前。
一块平坦地面上,已摆上供桌,上面供着宰好猪、牛、羊、酒等祭品,司礼官焚燃宝烛,一派烟气缭绕。
港口码头上,海风猎猎,海面千号战船静泊,只待起锚出航。
一阵鼓乐过后。
“叩拜!”
司礼官双手高擎香火引领百官拜祭。
军师徐茂公一阵念念有词,桃木往天空一划,把一黄色符纸点燃,司礼官又上前,把案前纸宝燃烧,燃毕,洒酒。
元帅尉迟恭即道:
“鸣号炮!”
号炮官点响号炮。
“轰隆!轰隆!轰隆!”
三声炮响,声震云霄。
“起航!”
皇上下旨登舟启航。
张士贵十万人马,两百余号先锋战船,扯起御驾亲征大唐旗帜在前开路。
接着是八百多号,元帅中军虎头战船紧随。
再就是皇上、军师乘坐的龙船,威武凛然。
其后,是一众公卿百官船只。
最后,是后营殿后船只,掀起云帆,气势浩荡,向东辽而来。
初时,风平浪静,海上行了三昼夜,只见水连天,天连水。
忽一时。
大风刮起,战船摇晃,浪高数丈,人仰马翻,军士晕船呕吐。
坐在龙船中的李世民也晕得不行,哗啦,龙案倾侧,人也跌倒,一时惊骇,面如土色。
“徐王兄,风浪极大,快传朕旨意,告诉元帅,马上调船头,往回走,再也不过海了,朕受不了。”李世民吓得发抖说。
“陛下,快隆旨,回转去,回转去,性命要紧。”那边九千岁程咬金喊道。
军师徐茂公说:
“不妨,陛下只消降旨,要元帅平风静浪。”
“什么,元帅有这种能耐?”
徐茂公说:
“陛下放心,只管传旨下去,叫他做即可,他本事大着呢。”
“好,让元帅来见朕。”
那尉迟恭在船上,正跌得七歪八扭,忽听到要参见圣上旨意,便顾不得晕船,来到龙船。
李世民说:
“元帅,今儿风浪太大,朕命你平浪静海”
“什么,这怎么平法呀?风浪是龙王所为,叫本帅如何平得来!”尉迟恭一听懵了。
徐茂公说:
“皇上让你平风浪,你去平就是了,我算定阴阳,此风浪该是你平的,平不了风浪,降旨将你绑缚,扔在海里,祭了海神,也就平得了。”
唷,有此等事儿,无奈何,尉迟恭只得来到前船,急传先锋总兵张士贵。
左右传话官喊道:
“呔,元帅有令,传先锋总兵张士贵听令。”
那张士贵这时也在船内,晕得头眼昏花,难受得不行,听到传令官说元帅传令过去,只得过到中军帅营虎头船来,说:
“元帅,这般大风,传末将有何将令?”
尉迟恭说:
“海上风浪太大,情势危急,快与本帅平风静浪来。”
张士贵一听,懵了,说:
“元帅,风大浪大,叫末将怎生平法?”
尉迟恭道:
“你如若不平风浪,本帅令左右将你绑了,丢海里,祭了海神,就平得风浪了。”
天哪,张士贵大惊,连忙说:
“元帅,这个使不得,末将去平就是。”
张士贵回到前面,就传薛礼来见。
前营。
薛仁贵在船内也是摇晃不稳,翻了一跤,“咚”一声跌趴在船板上......
“叮咚!天书系统开启......”
“......”
薛仁贵伸手摸出天书,一看,隐隐看见海中四海龙王翻滚倒海之影,又有悬浮之字:
“今有四海龙王东海觐见,多有波浪,若要平息,只需唐皇用纸写下‘免朝免见’,烧弃海中,风浪即可平......”
薛仁贵收了天书,站起来,这时就碰上先锋总兵张士贵传令。
薛仁贵明知是此事,便来到了张士贵船内,道:
“大老爷,传小人有何将令?”
张士贵说:
“薛礼,风浪这么大,你可有平风浪之策么?”
薛仁贵笑道:
“大老爷,当今皇上乃仁义之君,四海龙王到来朝参,故此大风浪,只须皇上亲书‘免朝免见’,燃烧弃于海中,龙王见了,自然退去,风浪就平息了。”
张士贵大为惊喜,说:
“果真有此事?依此行事,灵应了,记你功劳。”
张士贵大悦,依薛仁贵此番言语,速来对元帅说了。
尉迟恭听了,大悦:
“好呀,应验了,记上你功劳。”
说罢,就来到皇上龙船,高声道:
“陛下,海内四海龙王来参,故有此大风浪,只消陛下,亲书‘免朝免见’,烧弃海中,龙王见了,退去,风浪就平息了。”
正说间,海中,即传来龙吟呼啸之声,龙腾幻化之影闪现。
“果真如此?甚好,朕就写来。”李世民说。
军师徐茂公也说:“甚妙!甚妙!”
于是左右重摆好龙案,取来笔墨御纸,李世民于上亲书御字:“免朝免见”,交与尉迟恭。
元帅尉迟恭接了御字,连忙来到船头,高举皇上手书,高声道:
“圣上有旨,今去征东,各位龙王免朝免见,各自退去。”
说罢,点火烧之,抛入海中。
真是无巧不成书,不一刻,果然风息浪静了。
由于惊了龙驾,李世民对军师徐茂公说:
“徐王兄,降朕旨意,把战船回转山东,不去征东,情愿待他起兵杀过来再处。”
徐茂公见皇上要调转山东,心一想,说:
“既然陛下不去征东,臣也难以逆旨,且回登州。”
元帅尉迟恭听军师一说,无奈,只得传令大小三军,调转战船,且回登州歇驾。
行了三昼夜,一千五百条战船,又回转到了山东登州,把船海边泊住,皇上与公卿进入城内,扎下御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