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简雍表示自己接着查。
刘平也没有在这里干等着,扭身就回了班房。
到了班房之后,刘平又想起来一个人,那就是宋衷。
这个人如今还在成都待着呢,不光在成都待着还进了翰林院。进了翰林院之后,宋衷也没有干什么出格的事情,每日里就是讲学、写文章,参与辩论。
一切都挺正常的。
但就有一点,他一直都在强调汉室正统地位的问题,这个在刘备集团属于政治正确,但是这哥们话里话外都在标榜洛阳那位的正统。
还不能说他不对,否认洛阳的正统,就是否认刘汉的正统,这搞得刘平很烦。
政治斗争很残酷,其实说白了就是官帽子、钱袋子和枪杆子。真要搞政治斗争,刘平是不害怕的,毕竟优势在我。
但是这种法理之争,刘备天然就处在下风。
其实说到底,刘备也好、刘平也好,可以压制内部,不去打天下,原因就在这里。
真打下来了,刘备登基还是还政洛阳?
其实就是正义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时候根本不重要,但真要打下了天下,这个问题就极为重要了。没有正义性,法理上站不住脚,那么统治就有裂痕。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不管外族多少次占领中华大地,最后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打出去的原因之一。
法理上没有根基。
刘备现在面临的问题倒是没这么复杂,他毕竟是汉室宗亲,日后就算是当了皇帝也是合理的。问题主要是,刘协还活着,刘汉朝廷还在。
刘备作为汉王,法理上是没问题的,但他要是再进一步,就要有找到足够的 借口,有足够的正义性。
在法理上站稳脚跟。
翰林院其实就是干这个事儿的,但是宋衷这么一搅和,现在整个翰林院都要被他带偏了。
其实说偏了也不对,因为汉室正统性本就是刘备也要坚持的政治正确。
“太拧巴了。”刘平揉揉眉心。
其实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先拿下天下,让刘备坐上皇帝,再去解决正统性和正义性的问题。
但是目前来看,刘备不太想这么做,又或者说,没有到最后,刘备是不会踏出这一步的。
“难搞啊。”刘平叹了一口气,打开了一本卷宗,打算先处理政务再说。
摊开第一个卷宗,就是让他很头疼。
溺毙女婴案,但是跟溺毙女婴没什么直接关系。
从武都开始,刘平就强调不可溺毙女婴,若是溺毙女婴父母死罪。虽然有效减少了女婴被溺毙的现象,但并没有杜绝。
这案子能送到刘平案头,不用想都知道,不是简单的溺毙女婴这么简单。通读了一遍之后,刘平觉得脑子都炸了。
普通百姓溺毙女婴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养不起,多养一个可能其他的孩子都长不大;二是愚昧,觉得女孩儿养大了也是给别人家养的,所以打心底就不想要女孩儿;三是女性的劳动力的确不如男性。
当然还有传宗接代等等原因。
这个案子并不是某一家溺毙女婴,而是出现了一个团伙,他们花钱直接购买女婴。
买回来的女婴从小就被他们调教,模样一般的就去乞讨,模样好的就做那皮肉生意。
成都县衙那边查的这个案子,起因是一个女孩儿偷跑了出来,告了官。
刘平头疼的不是案子本身,而是案子背后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仅仅只是依靠法律,是禁止不了百姓重男轻女的思想的。
从这个案子就能看出来,其他地方恐怕也有类似的团伙。
当然,刘平可以说,虽然这些女孩儿被卖了,被变成乞丐、变成女支女,至少她们还活着。
但,这话讲出来,一点儿都不像人话。
从大局上来讲,这些被卖了的女婴也在创造价值。毕竟她们只要活着,就是要消费的,哪怕消费能力再差,那也是有消费的,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
但刘平不能用这话来劝自己。
那不太像人了。
而且这个案子本身也很难搞。一干人犯都等着发落呢,全都处死他们刘平是没什么压力。
问题是剩下的这些女孩儿该怎么办?
她们最大的才十五岁,最小的只有两岁多一点,一共一百多号人。送回她们父母身边?那显然不太现实,送回去也是在被卖。
而且其中有不少女孩儿已经开始做皮肉生意了,送回去,就是害了她们。
若刘平只是县令,可以说考虑给她们安排一些其他的工作,或者找人收养等等。但刘平是汉王宰相,他要想的是该怎么减少甚至杜绝这种情况,以及再出现这种情况,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善后的办法。
处理办法没的说,抓一批杀一批就行。
善后就比较麻烦了。
偷懒一点的话,直接扔给酌君酒楼就行,他们有经验。但让这样一群女孩儿去做密探,多少有点不人道。
麻烦一点的,就是给她们安排生计,让人收养。
这又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就拿收养来说,现在老百姓家啥条件啊,谁会无缘无故收养一个女婴?
收养之后,他们真的会用心养大吗?还是说有其他的想法?
这都是问题。
刘备集团的高速发展是没错,发展必然会带来阵痛,这也是刘平有所预计的。但是当这种对整个势力来说可以接受的阵痛落到每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时候。
那就要用命来扛。
更何况是这些女婴、女孩儿呢?
很多时候,刘平真的觉得自己很无力。
“主犯夷三族,其余死罪。”刘平给了批示,然后将卷宗放到一边。
随后他又重新拿起一张纸,刷刷写了起来。字数不多,一共就三条。
一是解决被害者的生计问题
二是加强防范,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三是全势力范围内严打,将所有类似团伙全部抓获
写完之后,放进了案件卷宗内。
随后拿起下一本卷宗,但是怎么都看不进去。
......
与此同时,汝南。
袁术、袁绍、曹操三人此时都出现在汝南城中。三人正站在汝南的城墙上,眺望着南方。
“公路,下次有事情可不可以在你府上聊?”曹操搓了搓手,跺了跺脚道:“哪怕找个背风的地方也行啊?这上面多冷?”
袁术咧咧嘴,道:“孟德这你就不懂了,这个呢,就叫风流!”
袁绍对袁术的脑回路已经绝望了,皱着眉头说道:“不说这些,咱们今年要打荆州和扬州,你们两个做好准备了吗?”
曹操点头:“已经做好准备了,就等秋收之后,直接挥师南下。”
袁术也回道:“某已经屯兵在江夏附近了,随时可以出击。”
“那就好。”袁绍手扶城垛上,道:“汉王那边也要考虑清楚,吾等应当有所防备。”
曹操笑了笑道:“刘玄德肯定会有所行动的,但顶多也就是调停或者帮忙防御,不会主动进攻吾等的。”
“这事儿咱们不是有了结论了吗?也许汉王会攻打吾等,但是刘德安不会。他这个人一心想让刘备坐上那个位置,就一直帮刘备维持着汉室宗亲的体面,他比吾等还希望吾等能够成功。”
“某倒是无所谓。”袁术耸耸肩道:“只要最后扬州给了某,剩下的都可以接受。”
“你老说扬州,到底啥情况?”曹操忍不住问道:“吾等都知道你派人出海了,发现啥了?跟吾等分享一下?”
袁绍也投来了目光,很是好奇。
其实两个人现在觉得,袁术可能是找到什么海外仙山了。
“现在告诉你们也无妨。”袁术自信地说道:“某在海外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岛屿,不比扬州小。”
袁绍和曹操一听这话,就明白袁术打的什么主意了。
“公路,你莫不是要去海外建国?”曹操有些惊讶。
按照曹操的理解,以袁术这种人的性格,他怎么可能去海外当化外之民?这哥们可是自认是华夏贵族,代天牧狩的典范。
袁绍眉头一挑,道:“海外倒是个好去处。”
他巴不得袁术跑去海外自嗨,这样袁家的所有政治资产就全在他身上了,美滋滋。
袁术倒是知道两人的想法,他笑着说道:“那是最后的办法,算是个退路,不是吗?”
袁术并没有直接放弃整个天下的想法,夷州只是他给自己给袁家备的退路而已。
而且就算最后真的失败,去了夷州,他也要想办法打回来的。
咋说呢,想玩海岛奇兵的人太多了,不缺袁术这一个。
两人没搭理袁术,在曹操和袁绍看来,袁术这个退路,他是退定了。等拿下刘表和孙坚,下一个就是他袁术了。
目前袁绍和曹操两个人算是达成了默契,先把除了刘备和刘协的其他人都掀出局再说。
而且他们俩也清楚,刘平肯定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和机会的。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把其他人掀出局之后,北上直接打掉洛阳。
最终三分天下,大家各凭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