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一刻,贾张氏的心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他盯着易中海,眼神中带着一丝试探,忽然问道:
“易中海,你究竟是因为什么被抓进来的?刚刚你说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要知道,我当初被抓,也不过是派了两名保卫员来而已。而你,作为在轧钢厂,颇有影响力的高级钳工,
如果没有掌握实质证据,他们怎会如此大张旗鼓地将你抓捕?”
易中海之前并未深思这个问题,但听贾张氏这么一分析,他顿时感觉如同电影中,突然开启的窍门,一股无边的恐惧涌上心头。
他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我假冒聋老太太遗嘱的事情败露了?
但是也不对啊,如果假冒遗嘱的事情被发现,应该是街道办,或者是南锣鼓巷派出所的人来找我。怎么这次却是王龙和轧钢厂的保卫处呢?
不过,刚刚王龙、许大茂以及那几个保卫员脸上的表情,可不像是装出来的。他们肯定是掌握了,实质性的犯罪证据。
易中海在心中继续盘算,如果说是在轧钢厂保卫处这边犯罪,那么他实在是想不出自己犯了什么。
毕竟在轧钢厂里,他一直小心翼翼,从不越雷池一步。倒是贾东旭,那小子偷过几回厂里的废料,但那与他无关。
如果是因为偷废料的事情,那肯定第一时间也会把贾东旭抓起来。
易中海的内心思绪纷飞,他又想到,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打压过,几个钳工车间的比他等级低的同事。
但那些都是低级别的钳工,他们即便是告状,也告不到王龙这里。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如此大张旗鼓、毫无顾忌地过来抓他呢?这个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的贾张氏,看着陷入沉思的易中海,她在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
她告诉自己,如果审讯她贾张氏的时候,有机会了解到易中海的事情,那么她一定要侧面打听清楚。
一旦确认易中海是因为犯罪被捕,并且证据确凿,那么她贾张氏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他进行背刺。
毕竟,能够减轻自己的罪责,缩短刑期,她没有理由不这样做。易中海算什么?不过是个贾东旭的师傅罢了。
即便是老贾,她也要毫不犹豫地背刺,只要能够让她早点出去。
易中海自然不知道,贾张氏心中的这些想法。如果他知道的话,他一定会愤怒得吐血三声,指责贾张氏的无耻。
与此同时,跟随王龙回到轧钢厂保卫处的许大茂,和身后的五名队员,一路上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这一场捉拿易中海的戏码,不仅彻底提升了,他们保卫处在轧钢厂的地位,更是奠定了他们,在整个轧钢厂保卫处的权威。
从此以后,无论是上到厂长主任,还是下到普通员工,没有人再敢,跟他们轧钢厂的保卫处扎刺。
许大茂兴奋地跟身边的保卫员,以及王龙讲述着这一场行动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过后他们保卫处开展工作,将会带来怎样的利好消息。
王龙听着许大茂的分析,频频点头,他对许大茂说道:“大茂,你安排其他人去休息吧,然后你来我的办公室一趟,我有事情要跟你商量。”
许大茂点头哈腰地答应了王龙,然后便跟着自己的五名保卫员交代了一番。
等到交代完毕,他径直走向了王龙的办公室,敲响了办公室的房门。得到允许后,他进入办公室,十分殷勤地为王龙,和自己冲了两杯茶水。
放下茶杯后,许大茂才开口说道:“王处长,不知道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您交代我一声就行了,我保证保质保量地,完成您交代下来的任务。”
王龙摇了摇头,看着许大茂,微笑着说:“大茂,你不用那么紧张。咱们在四合院里是邻居,从小一起玩儿到大的兄弟,
在轧钢厂保卫处里,咱们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所以,咱们两个天生就是一条心。
我之前已经给你许诺了,半年之后,如果你没有什么大错的话,轧钢厂保卫处大队长的位置,就给你留着。”
许大茂心中一喜,但他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说道:“处长,您言重了。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王龙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过来主要是为了研究贾张氏,和易中海的事情。贾张氏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聋老太太撞死,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逃脱的责任了。
我来之前已经跟,派出所的李所长进行了沟通,他直言像贾张氏这种情况,已经属于证据确凿,可以直接以失杀人罪论处,基本上就是三年到五年的刑期。
现在主要看贾张氏的认错态度是否良好。”
李所长在谈话中,特意强调了贾张氏的案子,他告诉我,如果贾张氏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并且有显着的立功表现,那么他的刑期有望得到减轻。
李所长解释说,贾张氏所犯的是过失杀人罪,不同于预谋杀人那么严重。
而且,考虑到聋老太太的健康状况,她的寿命并不会太长,因此让贾张氏为她的去世,承担过于沉重的刑期,似乎并不太合乎情理。
基于这些考虑,李所长向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贾张氏,带罪立功的证据,那么他的刑期仍然有减刑的可能。
许大茂此人素来机敏过人,善于观察和倾听。当他听到王处长,提及贾张氏的刑期问题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他回想起了自己回来时,保卫员向他转达的王处长,特意叮嘱的话——关于贾张氏和易中海关在一起的线索。
这个念头在许大茂脑海中一闪,他试探性地向王处长提问:
“王处长,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我们对贾张氏进行审讯,并明确告诉她,只要她能够有立功表现,依旧可以得到法律的宽容和宽大处理?”
王龙对许大茂的回应感到非常满意,他甚至觉得,如果许大茂能够,准确把握并运用这个自己的提示,他将成为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器。
毕竟,能够如此敏锐地洞察上司意图的下属,又有谁能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