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佩空间出来,我怀揣着满心的激动与忐忑,即将奔赴与黄宗的那场约战。方才在玉佩空间里的种种经历,还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闪过。
寻得那至关重要的刀的碎片,仿佛是命运的馈赠。靠着它,我才有幸得前辈传授林家绝学《刀神录》的第一式。回想修炼过程,真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在内力运转方面,最初尝试按照前辈所传口诀,将体内内力缓缓汇聚到双手之上,以求与佩刀建立起那微妙的联系时,便遭遇了重重阻碍。内力在运转途中,滞涩之感频频袭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肆意拉扯、干扰,让我与佩刀的契合之路变得崎岖难行。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我只能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沉静下来,一遍遍默念口诀,同时小心翼翼地不断调整内力的运转路线。那感觉,就如同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每一步都伴随着刺痛与艰难,可我知道,唯有坚持,才能突破这困境。
而挥刀动作的练习,更是让我尝尽了苦头。当我第一次按照特定招式轨迹挥舞佩刀时,那模样简直如同初次拿起刀具的懵懂孩童,动作极为生硬、笨拙。挥刀的速度慢得可怜,力度也远远达不到要求,根本无法将这一式应有的威力与精妙展现出来。这一式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含着诸多难以捉摸的精妙之处,每一个挥刀的角度、力度以及速度的把控,都必须恰到好处,容不得半点儿差错。可我在初期,完全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只能一次次机械地重复相同动作,试图从那一次次的重复中,去体会其中隐藏的细微差别。每一次挥刀,都带着满心的期望,却又一次次收获失望,可我咬着牙,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内力与动作的配合,更是一个棘手至极的难题。随着练习的逐渐深入,我察觉到当把内力在佩刀上凝聚到一个临界点时,挥刀所产生的刀气会变得更加凌厉,威力也会陡然大增。然而,这内力凝聚的最佳状态,却宛如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的神秘宝藏,极难寻觅。我需要反复尝试,不断地去摸索那微妙的平衡。每一次挥刀,都要全神贯注地仔细感受内力的流动变化,敏锐地观察刀气的强弱起伏。这个过程,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仿佛是在无尽的沙漠中寻找那一滴救命的甘霖,漫长而又煎熬。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终于,在经过好几个时辰的刻苦修炼后,我成功将《刀神录》第一式修炼到了能熟练施展的程度。
如今,我已突破到玄阶,血脉封禁也随之打开了第一重,这玉佩空间更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那意识进入玉佩空间后,时间流速竟然达到了三比一。也就是说,我在里面刻苦修炼了好几个时辰,外面其实才过去一小会儿,此刻出去,依旧还是半夜呢。这无疑给了我更多准备的时间,让我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与黄宗的约战。
我紧握着佩刀,那刀的碎片传来的凛冽刀意,顺着手臂传遍全身,仿佛在给我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与勇气。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场与黄宗的约战中,凭借新学的本事和这碎片之力,让所有人都对我刮目相看。我不能再让那些曾经小瞧我的人继续得意下去,我要证明自己,证明我并非他们眼中的那个无能之辈。
我整了整衣衫,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约战之地走去。夜色笼罩着大地,四周静谧得有些吓人,但我的心却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又充满斗志。脑海中不断地演练着《刀神录》第一式的招式,想象着与黄宗对战时的场景,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内力的运转,都在脑海中清晰地呈现。
黄宗,那个在门派中一直颇为自负的家伙,平日里没少对我冷嘲热讽。这次约战,他定然是想借此机会再次羞辱我一番,好彰显他的厉害。可他万万没想到,我如今已今非昔比,我有了新的底牌,有了足以与他一较高下的实力。
我一边走着,一边回想着与黄宗过往的种种恩怨。曾经,他仗着自己的修为比我高一些,便处处为难我,在众人面前让我下不来台。每次看到他那得意洋洋的嘴脸,我心中就涌起一股无名之火。而现在,就是我将这股怒火彻底释放的时刻,我要让他知道,人是会变的,我已不再是那个任他欺凌的弱者。
离约战之地越来越近,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逐渐加快,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紧张的是,毕竟黄宗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的实力不容小觑,这场战斗的胜负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当我终于来到约战之地时,只见黄宗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一身劲装,双手抱胸,脸上挂着那一如既往的傲慢笑容。看到我出现,他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哼,我还以为你不敢来了呢,就凭你这胆小如鼠的家伙,也敢和我约战?”黄宗开口便嘲讽道。
我没有理会他的挑衅,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手中紧握着佩刀,说道:“废话少说,今日便让你知道,我已不是从前的我。”
黄宗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就凭你?别做梦了,今天我就让你彻底认清自己的实力差距。”
说罢,黄宗便率先出手,他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闪电般向我扑来,手中的长剑瞬间出鞘,带起一道凌厉的剑气,直刺向我的胸口。
我心中一惊,没想到黄宗一上来就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但我很快镇定下来,脑海中迅速闪过《刀神录》第一式的招式。
这《刀神录》第一式名为“裂空斩”,其招式施展起来极为精妙。
先看起手式,我需双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右脚稍稍后撤半步,以稳住下盘。同时,双手紧握佩刀,将刀身横于胸前,刀刃向上,刀背向下,此时手臂需微微弯曲,肌肉紧绷,仿佛将全身的力量都蓄势待发于这一刀之上。双眼则紧紧盯着对手,目光如炬,不放过对方任何一丝动静,这起手式便已透着一股凌冽的气势。
当对手攻来,如黄宗这般迅猛的剑气直刺而来时,我便要顺势而动。脚下步伐快速变换,先是向左前方踏出一小步,身体随之微微倾斜,以一个巧妙的角度避开那凌厉的剑气。与此同时,手臂猛然发力,将佩刀自胸前向上高高举起,刀刃朝天,刀身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一动作不仅要快,更要稳,仿佛在空中画出一道银色的光带,此乃“裂空斩”的蓄力动作。
接着,在佩刀举到最高处时,我要借助全身之力,包括双腿蹬地的力量、腰部扭转的力量以及手臂挥动的力量,将佩刀狠狠劈下。这一劈可大有讲究,刀刃所对的方向并非简单的直线向下,而是要根据对手的位置和动向,略微调整角度。若是对手在左侧,那刀刃便向左下方倾斜一些;若在右侧,则向右下方倾斜。在劈下的瞬间,内力要如潮水般顺着手臂灌注到佩刀之中,使得刀身泛起一层淡淡的光芒,那光芒中蕴含着刀的碎片所赋予的凛冽刀意。
随着佩刀的劈下,会产生一道肉眼可见的刀气,这刀气呈半月形,边缘锐利无比,仿佛能割裂空气一般。刀气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方扩散而去,所过之处,空气似乎都被撕裂出一道道细微的裂痕,发出“嘶嘶”的声响。这刀气的威力,不仅取决于内力的灌注多少,还与佩刀劈下的角度、速度以及刀的碎片所蕴含的刀意强度息息相关。
在施展“裂空斩”的整个过程中,动作要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的停顿或拖沓。每一个动作之间的衔接都要流畅自然,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而且,在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攻击情况时,还需灵活调整招式的细节,比如脚步的移动速度、佩刀举起的高度、劈下的角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裂空斩”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我按照“裂空斩”的招式,脚步一错,侧身避开了他这凌厉的一剑,同时手中佩刀一挥,按照所学招式,将内力灌注其中,一道刀气迎着他的剑气而去。
“哼,有点本事啊,不过这才刚开始呢。”黄宗见状,冷哼一声,手中长剑再次舞动起来,一时间,剑气纵横,将我笼罩其中。
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全神贯注地应对着黄宗的攻击。我一边施展《刀神录》第一式,一边不断调整内力的运用,试图找到最佳的攻击和防御时机。
这场约战,才刚刚拉开帷幕,而我与在黄宗之间,注定要在这夜色下,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我心中的斗志,却如那永不熄灭的火焰,熊熊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