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什么?你明知道他有病还把他放出来,你忘记上次他差点把然然弄死了吗?”谢峰开口就是责难,尽管谢母的心已经麻木了,但夫妻一场几十年,心里还是难受地滴血。
“你有去看过你儿子了吗?你凭什么把我儿子的生死交给谢清然处理?你知道她用了什么吗?”谢母第一次用质问的语气问他,语气里是难以掩饰的愤怒还有哽咽。
“我一直以为你不让我来看他,是怕我看到他难过,今天我才知道,你是想弄死他。”
这是谢母第一次这样大声地跟谢峰说话,谢峰在短暂的怔愣后,火气更大了。
在他眼里,谢母就应该像个菟丝花一样依附他存在,做一个家庭主妇,唯唯诺诺地跟在自己身后,什么时候居然敢质疑他的决定了。
“妇人之仁,难怪能生出谢安时和姜晚那种蠢货。”
谢清然也在旁边帮腔:“妈你怎么能误解我,哥哥的治疗我都是给爸爸过目后跟疗养院的主治医师确认过才开始的,之前不让你知道就是怕你心疼,其实哥哥这样的病症早就该这样治疗了,他要是早点治疗说不定早就好了。”
谢母听笑了,要不是听了谢安时主治医师的话,她可能就相信了这两个人的话,可事实上是她再稍微晚去一点点她儿子就没命了。
“谢峰,虎毒不食子,可你却害我的一对亲生儿女,疯的疯走的走,你这样的人迟早会遭报应。”
谢峰正因为没有将姜晚送进牢里烦躁,闻言冷笑道:
“你自己生的两个不成器的玩意儿,我不怪你都不错了,他疯成那样,我要是不把他送精神病院去,难道还让他出来危害社会,再让别人嘲笑我谢峰的女儿是小三儿子是疯子?”
原来他是为了他的名声,为了他的名声不惜把自己的孩子往死里弄,谢父的话仿佛将她置身在冰天雪地一样,一种无力感从脚底缓缓升起……
“谢峰我们离婚吧!”
谢峰以为自己听错了,“你在说什么?”
谢母平静地重复了一遍,“我们离婚吧。”
谢峰这下听清楚了,“离婚?好啊离就离,我告诉你,我们结婚前签了婚前协议的,离婚你只能是净身出户。”
谢母操劳半辈子,最后却被谢峰一句话净身出户,想起这些年自己的付出,突然觉得自己好失败好心酸,不过这些都是自己的报应不是吗?
谢母沉默了许久,久到谢峰以为她只是无理取闹的时候,谢母轻轻道:“好。”
不等对方说话,谢母就把电话挂了,警察局传唤谢峰的时候,谢清然也跟了过来,她的脸色苍白,可能是和谢峰没谈好,也有可能是其他问题,反正谢母现在没有以前那样的心疼感觉了。
看到谢母,谢峰红着眼像一只失控的疯狗,恨不能上来撕烂谢母的嘴,谢清然则柔柔弱弱地过来拉住谢母的手。
“妈,跟我们回去吧,爸爸不是故意把你留在疗养院的,他只是因为姐姐的事情很生气,但是你跟爸爸吵架归吵架,怎么可以因为爸爸不同意你把哥哥带回家,你就说假话来欺骗警察同志呢?”
谢母抬起头,目光落在谢清然脸上,这是她第一次仔细地观察着谢清然脸上的表情,也是第一次在谢清然脸上看到了那一闪而逝的嘲讽。
除了嘲讽就是一副假惺的样子,这就是她和安时爱护了十几年的女儿和妹妹。
谢母甩开她的手,对身边的警察,“我刚才说的全是事实,我之前受我丈夫胁迫做了伪证,我愿意坐牢。”
“妈……”
谢峰不可置信地看着谢母,“你真是好日子过够了,以为我不敢把你怎样吗?”
平日里一贯懦弱的谢母往后退了一步躲在警察后面,表情看起来惊慌,但声音却很平静。
“你看,他当着你们的面都敢威胁我。”
警察立刻挡在谢母面前,拦住了发怒的谢父,“谢先生是想坐牢吗?”
谢父嚣张的气焰顿时落了下来,但一双阴狠的目光一直在看着谢母,令他意外的是,谢母像突然之间换了个人一样,表情冷漠,她这副样子……
倒是跟姜晚一模一样。
“妈你别冲动,是不是姐姐又跟你说了些什么?你可千万别被姐姐给骗了,你也知道姐姐从小就喜欢说谎话……”
谢母淡漠地看了她一眼,谢清然的话突然就说不下去了,谢母从来没有这样看过她,她对自己一直都是疼爱有加。
可以说莫语嫣没有给过她的母爱都在谢母这里得到了,哪怕是姜晚,她的亲生女儿回来了,但谢母对她的爱也一分都没有少,可现在,谢母的眼神好陌生,陌生到让她心里发毛。
“妈……你怎么了?”
旁边警察已经例行公事地询问起了谢父,谢父自然是不肯承认自己强迫谢母做伪证的事情,一口咬定谢母是跟自己吵架,原因是家里大儿子得了精神病,他们瞒着她把儿子送进精神病院的事情。
警察看向谢母,谢母摇摇头,“确实有因为这事争吵,但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而诬陷他,我只是因为这件事情突然醒悟过来我不应该做伪证。”
谢父把眼睛都瞪烂了,谢母也没有看他一眼,自顾自地说话。
“银行卡我是亲手交给他的,我可以保证。”
警察带人去了谢家,但并没有搜到银行卡,不过因为谢母的指控,谢父也成为了本案件的嫌疑人之一,被限制出国和一些其他方面的约束。
门口。
谢清然搀扶着谢父,谢父脸上露出了一脸的冷漠和不屑,“蠢货,你以为这样就可以给姜晚洗脱嫌疑了?”
谢母第一次发现谢父是这样的薄情,这么多年好像他一直都是这样,是自己被什么东西遮住了眼睛,从来没有去深思过。
看着他一脸理直气壮的样子,谢母心灰意冷,“谢峰,我们都会有报应的,我的到了你的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