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噩耗,林老太哭的肝肠寸断,后悔没能拦住女儿。
林秋兰伤心自责,但又强忍着痛苦,和王四顺过去看看情况。
原本不想带赵桥和赵远去,毕竟烧死的,尸体太吓人了,免得孩子见了痛苦,还不如大人先去善后,再让孩子去。
但赵桥一定要去,让赵远留在家里看着林老太和弟弟妹妹。
见这孩子这么固执,夫妻俩就让他一起了。
没有让人通知林冬香,她刚刚怀上孩子,得避讳这些事。
路上告诉了大姐林春花,又叫上了李山。
等到赵家时,屋子烧成黑漆漆一片,破败不堪,空气中还残留着烧焦的气味。
两具烧焦的尸体,已经辨认不出样子,用草席子裹着,摆在烧毁的屋子前面的空地上。
村里人避讳这种不吉利的死法,都躲得远远的。
赵家觉得晦气,想着随便找个地埋了,但赵二和林夏枝还有两儿子,于是想让他们来收尸。
摆出一副不想管的样子。
两姐妹被赵家的态度,气的要死,没见过这么决定的家人。
赵桥见状,心里一阵悲凉,只能跪下来求助于林秋兰。
“三姨,求您帮忙安葬一下我爹娘,欠下的恩情,我兄弟俩一辈子来偿还。”
说完就使劲给林秋兰磕头,额头都磕破了皮。
林秋兰赶忙把他扶起来,心疼道,“说什么求不求,你放心,三姨会帮忙好好安葬的。”
整个过程,赵桥都没有哭,在林家的帮助下,他带着弟弟安葬了爹娘。
不过他把爹娘分开了安葬,让赵二葬在了赵家坟地,把他娘单独安葬在其他地方。
至于原因他并没有说,直到事情结束后,他带着弟弟,当着赵家村里所有人的面,在村长的见证下,和赵家彻底断了亲,从此不再相干。
之后赵桥私下里跪在林老太和林秋兰面前,解释了他为什么分开安葬爹娘的原因,以及他娘离开前说的话。
“外婆,三姨,我娘当日走的时候,只说很快就回来。我也以为她会像之前一样,去去就回了。这些年,娘在赵家过得很不好,心里恨着赵家,都是我们兄弟俩拖累了她。”
听到这话林秋兰也想起了林夏枝走之前,朝她说了一些话。
让她帮忙照看一下两个孩子,要是做的不对的地方,就尽管打骂,还说谢谢林家的不嫌弃,这才有个容身之处。
她还说,不想给林家添麻烦的,最近赵二来找她,说得了些银子,她觉得奇怪,想去弄清楚,也想看看赵二是不是真要回头过日子。
当时她觉得二姐想法太天真,劝了半天,拦不住。
没想到回去几天,竟成了生离死别。
她们到赵家时,别人说是半夜起火,等发现,已经变成一片火海了。
幸好房子与房子之间有点距离,这才没烧到其他屋子。
“阿桥,你娘走之前还说了什么?有没有什么奇怪的表现?”
林秋兰将赵桥扶了起来,让他站着。
赵桥回忆了片刻,眼眶泛红带着哭腔说道,“让我好好照顾弟弟,她曾说恨赵家,会想办法带着我们兄弟俩脱离赵家。有机会你们同意了,就让我和弟弟改姓林,叫我们兄弟俩一辈子报答林家的恩情。”
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林老太心里难受不已,但听到赵桥的话,眼泪又流了下来。
她可怜的女儿啊,苦了一辈子,年纪轻轻就走了。
“那天娘说爹有点奇怪,怎么平白无故就有了钱?娘怕爹又有目的,说她去打探一下情况,免得爹又惹是生非。当时我想跟着一起去,娘不让。”
“娘生前无法离开赵家,我想让娘走后,离开赵家,不想让爹和娘葬在一起。”
对于林夏枝的痛苦,赵桥比赵远要懂得更多,这些年除了爹以外,爷、奶、大伯母都对娘不好,后来有了赵远,娘为了保护两孩子,性子就要强起来了。
林夏枝走的那天,还和他说外婆和三姨好心收留,但不能让爹打扰林家。
表弟林向安要读书,若因为爹连累了林家名声怎么办?
已经因为爹惹了一次事了,三姨一家姑且还能好心收留他们。
爹把家里的钱和田都败完了,还倒欠林家的钱。
没过几天就莫名其妙拿出一些银钱,怕里面有问题。
娘家好心收留,她不能只顾自己安危,不考虑林家名声。
“娘说爹要是再惹事,这次就把爹的腿打折了,不让他折腾了。说很快就回来的,叮嘱我这期间照顾好弟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
林老太失声痛哭,“我可怜的女儿啊!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林秋兰红了眼眶,林夏枝走的时候,还和她讨论要多弄几样豆花的作料小菜,有好几次客人提出别的口味,说咱们可以弄一弄,结果竟然成了空话。
这样看来,林夏枝离开前,并没有想和赵二同归于尽,怎么就起火了呢?
“三姨,您若不嫌弃,就让我和阿远改姓林,我给林家打下手,让阿远给向安当书童。”
“阿桥,你和阿远是二姐的孩子,若是你们愿意入林家,便随林家姓,至于阿远书童的事,以后再说。”
即便不当书童,林向安也再教几个孩子认字,他们也是林家的孙子。
但当书童,就相当于自愿当了家里下人。
至于改姓,到时候花点钱,到县里找人帮忙改一下就好了。
......
当天夜里,林秋兰想了很多,二姐的死,让她想起了林向安曾经说过的话。
林家人少,势单力薄,生意稍微好些,就会被有心人盯上。
这次还好有王四顺和他兄弟帮忙跑前跑后,才顺利安葬了二姐。
如果林家人多势众,二姐根本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赵家的人也不敢这么随便欺负她。
林家现在有了林向安、林桥、林远三个子孙。
若为了长远考虑,让小儿子跟着王四顺姓,也不是不行。
毕竟这些年,王四顺入赘林家,受到各种流言蜚语,但依旧对林家尽心尽责。
当一切都想通了,也就不执着于孩子的姓氏了,不管姓什么,都是她林家的孩子。
之后就拿着曾经林向安和她说的理由,去和林老太沟通。
如果林夏枝没有死,这事怕是不容易同意。
林老太经历过战乱,逃荒,儿子去世,丈夫去世,女儿去世,这些起起落落,足以让她明白宗族的重要性。
“罢了,既然你和向安有这想法,那就这样吧!还有向安已经读书了,就不要再叫他小名了。”
本是亲人间喊显得亲密,但孩子大了,又读书了,若被人听了去总是不太好。
“知道了,娘!”
等商量好了之后,林秋兰才找林向安谈话。
这段时间操心的事多,最终还是麻烦赵家帮忙接送上学。
毕竟每天要去赵家学武,偶尔累的直接睡在了赵家,已经这样了,林秋兰就慢慢释怀了。
当天散学回来,林秋兰就叫住了林向安,母子俩单独谈话。
“安儿!”
突然被叫安儿,林向安一脸诧异,“娘,你怎么不叫我小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