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严志亭匆匆离开巴利朋的家。他的脚步匆忙,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赶一般。
回到自己的住处,他立刻开始研究起拍下来的稿子。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凌乱和随意的气息,衣服随意地扔在沙发上,桌子上堆满了零食和饮料的包装。
“这写的都是什么呀?”严志亭看着那些复杂的经济术语和分析,脑袋一阵发晕。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深奥的理论就像一团乱麻,让他感到无从下手。但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心中的嫉妒和不服输的劲儿驱使着他一定要做出点什么。
严志亭咬了咬牙,决定找一些人帮忙修改和完善。他坐在凌乱的椅子上,拿起手机,拨通了几个平时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的电话。
这些人虽然学业不精,但为了讨好严志亭,都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喂,志亭,有啥事儿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
“哥们有个事儿需要你们帮忙,你们赶紧过来。”严志亭急切地说道。
没过多久,几个人就来到了严志亭的住处。
“志亭,到底啥事儿啊?这么着急把我们叫来。”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年轻人问道。
严志亭把手机里拍的稿子拿给他们看,“帮我把这个改改,弄好点。”
几个人围在一起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这也太难了吧,我们哪会这个啊。”
“就是,志亭,这我们可搞不定。”
严志亭瞪了他们一眼,“搞不定也得搞,不然以后别跟着我混了。”
迫于无奈,几个人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帮忙。经过几天的折腾,他们终于拼凑出了一篇看似像样的文章。
好消息比李晓峰预想的要快,当天下午讨论完后就呈送到了朝廷(中央)办公室,由于文章出自智囊团,直接略过了内部初审和上级复审。
那是一个紧张而忙碌的下午,办公室里的人们神情严肃,文件在手中快速传递,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第二天就得到了主管的内阁长老批示,然后下发到各级领导手中进行阅读学习。这份批示仿佛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整个决策的方向,各级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李晓峰收到回复是第三天中午,李晓峰刚结束上午的课程,正要往食堂吃饭,电话就响了起来。校园里充满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阳光洒在林荫道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下一刻,白老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小李?现在方便接电话吗?”白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
李晓峰跟几个舍友点头,示意他们先走,“白老,您好我是李晓峰,有什么事情您说”李晓峰的心跳瞬间加速,他有种预感,一定是关于那篇稿子的好消息。
李晓峰满脸笑意,已经预料到会有好消息传来,“是你小子就行,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的稿子已经《中央内参》上发表了,各级部门收到后已经在阅读学习了”白老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李晓峰激动地心情已经有些压不住了,要不是打着电话李晓峰恐怕会大吼上好几声,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白老,谢谢您帮忙,要不是也不有这样的机遇落到我身上”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紧接着,电话那头传来了笑声,“主要还是你自己,我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白老的笑声爽朗而亲切,让李晓峰感到无比温暖。
“白老,真的太感谢您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李晓峰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哈哈,晓峰啊,你好好努力,未来的路还长着呢。”白老鼓励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在李晓峰答应了有空去白远山家吃饭的要求后才结束了通话。电话那头传来“嘟嘟嘟”的忙音,李晓峰却依旧紧紧握着手机,仿佛还能感受到刚刚通话时的余温。
挂断电话后,李晓峰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他望着天空,秋日的晴空湛蓝如宝石,丝丝缕缕的白云悠然飘荡。
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明暗交织的轮廓,可他却浑然不觉。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从最初的构思、撰写那篇稿子,到经历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再到如今得到如此令人惊喜的成果,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铺满阳光的大道在自己眼前徐徐展开,通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与此同时,在高级干部进修班的教室里,气氛严肃而庄重。李朝辉拿着李晓峰发表的内参的稿子进入了教室。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脸上带着一贯的严肃与认真。
“各位,看一下内参的这篇稿子,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算是这一届我们干部进修班的毕业论文了”李朝辉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清晰而有力。他将手中的稿子一一分发下去,学员们纷纷接过,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
“还有这篇稿子的作者算是你们的小学弟了,今年人大刚入学学生,你们应该也有印象,那天学生迎新晚会唱《少年》的李晓峰同学。”李朝辉继续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和欣慰。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原来是他啊,当时就觉得这孩子不简单。”
“是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写出这么有深度的文章。”
老学员们交头接耳,对李晓峰充满了好奇和钦佩。
裴东来听到李晓峰的名字,心中猛的一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他仔细阅读着稿子,不时微微点头,“观点新颖独特,经济分析也很到位。”
其他学员也纷纷投入到对稿子的研读中,教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低声讨论。
李朝辉看着认真阅读的学员们,心中暗自满意。他知道,这篇稿子不仅是对李晓峰个人才华的展现,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它为这些高级干部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学习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