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扯了一会,邓念英到底还是同意带着许聪聪和许明明都去吃喜面,假都请完了,难道她还能把孩子再送回去吗?
送回去也没有意义。
她看了许聪聪一眼,这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混日子的。
不光许新安偷偷找老师,她也偷偷找过,崔老师向她告了一箩筐的状,说许聪聪上课看小画书,跟同学交头接耳,把课本竖起来挡住老师的视线和同桌玩小卡片,但是她没料到,老师视线高,看得一清二楚……
她还好奇过许聪聪的小画书是哪儿来的,她现在抢过了给许聪聪整理书包的任务,保证她每天出门的时候书包里没有小画书、没有零食、也没有其他不该有的东西。
以前许新安给她整理,那里面真的是什么都有。也不知道他到底明不明白学校是个什么地方,那是让孩子去学习的,不是让她去玩的!
没从自己家带小画书,她哪来的小画书?
崔老师说,是她一年级的同桌孙自强给她带的!
许聪聪和孙自强从一上学就是同桌,桑胜旺老师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数次调座位都没把他俩分开。
到了二年级,崔老师率先把他们俩分开了。她本着先进带落后的原则,把许红兵安排给了许聪聪当同桌,没过多久,她就发现,退步容易进步难,许聪聪依旧不上进,倒是把许红兵带跑偏了。
吓得崔老师赶紧把许红兵调走,又给她安排了一个成绩也挺好年龄比较大看起来很稳重的同桌,没过多久又换了一个,然后又一个。
后来,崔老师也没辙了,许聪聪十分顽固,根本带不动,她也不能让她把所有人都带跑了,只好给她安排了另一个成绩中等但同样调皮捣蛋的,两人在一起没有负负得正,而是负+负,变得更负了。但是她的同桌成绩没退步,许聪聪呢,始终就那样,崔老师也就没再继续调整。
言归正传,虽然许聪聪没和孙自强做同桌,但他们俩关系还是很不错,据崔老师说,孙自强不光给她带小画书,还给她带吃的。孙自强说许聪聪是他的好哥们儿,许聪聪说孙自强是她的好姐妹儿。
听得邓念英嘴角直抽。
尤其崔老师还跟她探讨:“‘哥们儿’这个称呼挺普遍的,听起来还有点讲义气的感觉,但为什么‘姐妹儿’这个词听着就好像是不良少女呢?这不是奇了怪了吗?你看,男人之间互相拜把子,认把兄弟,俩人还能当成正儿八经的亲戚走动起来,没事就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但是咱们女人好像很少有拜把子的。邓姐,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邓念英还真的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想了又想,说道:“大概是因为世道不允许女人有自己的好姐妹儿,不允许女人之间互相讲义气。是因为世道不想让女人太厉害吧……”
崔老师觉得邓念英说的很有道理。外面一些混混无赖都能被当成大哥,有不少人对他们又敬又畏,说起来也是强调他们虽然无赖,但是最讲义气,言语之中还颇多推崇,但是如果这样的人是个女人,那就一句好话也没有了。
她又问邓念英:“你觉得咱们女人离了婚能活下去吗?”
邓念英没想到崔老师会跟她聊这些,她们俩的交情有这么深吗?但是,尽管很疑惑,邓念英还是认真思考了一下,答道:“要是像我这样的农村妇女,离婚这事肯定要慎重,我户口迁到婆家了,娘家没我的地了,婆家这边给我分了地。
我要是离了婚,娘家那边可能回不去,也不会再给我分地,婆家这边不知道能不能继续保留我的地。没有地,我吃什么喝什么都是问题,住哪儿也是问题。
但是,像你这样有工作的,旱涝保丰收的,就不用想这么多吧。你有本事,没有地也照样能吃上饭,那离不离婚的就全看自己心情了吧。”
崔老师听得频频点头,没过几天,崔老师就离婚了。
她的丈夫就是她口中那种正事不干一点,到处拜把子的,说起来好兄弟一大堆,但是只有他去帮别人干活给别人当冤大头的,可没有一个人来帮他。
崔老师不但要工作,回到家还要做家务,还要种地,她只是个民办教师,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是有地的,她的丈夫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整天忙着帮别人干活,自己家的事一点不做。
年轻的时候太天真,看上了他的脸,也欣赏他这种“讲义气”的性格,结了婚以后才知道自己犯了蠢。这种人只能当朋友,坚决不能跟他结婚。结了婚你就是他的自己人了,得和他一起对外奉献,你只要稍有不满,他就会跟你吵架,埋怨你小气、不讲义气。
这种日子,崔老师本来还想将就着过,但是最近他们俩有了新的矛盾。崔老师头胎生了女儿,但是,因为她是老师,就不被允许生二胎了。哪怕她是农村户口也不行。想生可以,工作别干了。
她的丈夫坚持要她生二胎,哪怕丢掉工作也在所不惜。
她当然不肯,正思考着该怎么办呢,邓念英来找她打听孩子的情况了,她这时候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就顺便跟学生家长聊了聊,看她那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那应该是个好家长,重视学习,说明她还有点见识。
这一聊不要紧,崔老师醍醐灌顶,当天回家就跟丈夫提出了离婚,她还要把女儿带走。就她丈夫这个德行,女儿留下肯定没好。
她丈夫一开始不愿意,这么好的媳妇哪儿再找一个去?
但是崔老师明确告诉他,她不可能再生孩子了。她跟邓念英聊天有一个很深刻的体悟,那就是工作绝对不能丢!决不能为了生孩子丢了工作!
她的丈夫孙林生没办法,只好同意了,本来他还想把女儿留下,借女儿的名义让崔老师接着为他做贡献,但是崔老师还是不同意。她已经不像当年那么天真了,现在看孙林生,真的哪儿哪儿都是毛病。
她跟孙林生说:“你可能不懂法,真要是打起官司来,孩子会判给妈妈。而且,你要是坚持留下孩子,我保证你以后娶不上媳妇,我会天天来闹的。”
孙林生想了又想,答应了她的条件,离婚,孩子给了崔老师,后续的事情他也不再管。崔老师同意了。
在农村,离了婚的夫妻,孩子给了一方之后,跟另一方就彻底没关系了,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之前有男女方离婚的,孩子给了男方,女方也不再管,同样的,孩子也不必管她。
一旦离婚,双方就是彻底的陌路人。别说联系了,连提都不会再提对方。要将对方从自己的生活中彻底抹去。
崔老师离完婚以后,带着女儿住进了学校一间闲置的小房间,俩人就在学校生活了。学校领导帮忙,把她和孩子的户口迁了出来,就落在了学校的地址。
崔老师对此感激不尽,工作更加尽心尽责。至于地,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她都没再去关注这件事。
离婚对她而言,效果不异于一场大解放,崔老师简直不要太开心。
崔老师高兴了,离完婚以后的孙林生却越想越生气,明明之前他媳妇并没有下定决心离婚,后来是怎么改变主意的呢?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多方打听,不知道怎么就打听到,在他媳妇提离婚之前,曾经见过住在大集上的许新安的媳妇,俩人聊了挺长时间。
孙林生恶向胆边生,直接去找邓念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