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轩。
沐蓉带着小绿姗姗来迟,林舒阳全程笑脸相迎,脸上没半点不耐,吩咐后厨重新加热端上来。
“姨姨,你快尝尝,都是我奶做的,可香了,这是水煮肉片,这是鱼丸汤……”
一般的菜,沐蓉几乎是只要尝上一口,就能知道是如何做的,但她吃了半天,都没吃出鱼丸的做法。
这肉很熟悉,但她一下子想不起来。
“大娘,这是什么肉,为何如此弹嫩,虽没有昨日送的竹荪鲜甜,但味道属实不错。”
“这是鱼肉,只要把腥味除了,味道也鲜的很。”
原来如此,她说呢,之前她吃的是完整的一条鱼,没有试过把鱼肉弄成糊糊,没想到这样吃起来还挺不错。
她待会也要回去试试。
她看着皓儿不停地夹着面前拉丝的东西,也夹了一块,眼睛瞬间亮了。
甜的,她好喜欢,追问道,“那这个呢?”
“这是拔丝土豆,外面裹了一层糖浆,得趁热吃。”
一盘拔丝土豆,没几分钟就被两人给炫完了。
苏年年看着疯狂炫饭,动作如出一辙的两人,暗自感叹,不愧是母子,真是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顿饭,沐蓉和许文皓吃的很是满足,许文皓还赖着王桂花不肯走。
“老大奶奶,我下次去找老大玩,你能不能再给我做糖土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糖土豆!”
许文皓人瘦瘦小小的,说起话来是甜的很,特别是对他觉得亲近的人。
可把王桂花给哄的开心的不得了,县令公子什么好吃的没见过,没想到被她的厨艺给征服了。
“好,你下次来苏家村,奶奶让你的小老大带你去拔笋子捡竹荪蛋,回来我就给您做糖土豆吃。”王桂花说话很是温柔,又带着几分逗趣的意味,听的许文皓恨不得现在就跟着去了。
奈何沐蓉抱住了他,笑着对王桂花说:“大娘,相公说过几日会去村里送牌匾,到时我再带皓儿去您家做客,到时您可别嫌弃我们母子啊!”
接着对怀里一直闹腾的许文皓说:“你再闹,过几天就不带你去,我自己去!”
许文皓瞬间安静下来,趴在沐蓉怀里眼巴巴地望着苏年年,“老大,你要等我啊 !”
众人闲聊了一会后,朝着楼下走去,来到柜台前,小绿从袖中掏出一两银子要结账,林舒阳不肯要。
县令夫人难得来翠竹轩吃饭,况且还和苏家人相熟,他怎么敢收钱呢!
“掌柜,这钱你必须得收,我是来吃饭的,你就把我当正常食客便成,该多少就多少,要不然我以后绝对不会再来翠竹轩吃饭了。”
沐蓉出门吃饭从未用过县令夫人的身份吃霸王餐,从前不会,以后也自然不会。
她并不缺钱,也不想坏了县衙的名声。
她不懂官场的弯弯绕绕,那就尽量不给自家相公惹麻烦,整天吃吃喝喝睡睡,努力把皓儿抚养成人,看着他娶妻生子,这样的日子她便觉得很好。
林舒阳看了眼王桂花,希望她能帮忙说句话,王桂花低头不语。
通过刚刚的交谈,她或多或少了解县令夫人的性子,看着大大咧咧,温柔大方,实则心思细腻,给人一种疏离感。
要不是年年碰巧救了县令公子,怕是和县令夫人这辈子也绝对不会有交集。
林舒阳最终拗不过,只收了调料和肉钱,毕竟大部分菜都是苏家自己带来的,根本没花钱。
送走沐蓉后,林舒阳把今天的菜钱算了算,豆芽十斤五十文,鱼十条三十文,生姜五斤二十五文,土豆十斤五十文,将钱拿给王桂花,共一百五十五文。
王桂花把钱收好,看着大厅里忙的脚不沾地的伙计,没再打扰林舒阳,起身告辞,先是把姜送到李贵那,然后带着几人去粮铺买了十斤黄豆和绿豆。
春风和煦,阳光正好,野草生长,万物复苏,几人不急不忙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苏年年东瞧西瞧,突然看到田里长出的草,莫名眼熟,走近拔了一根。
“乖宝,你拿着艾草作甚,它才刚刚长出来,要等它长长了才能拔,等到时候给你洗澡用。”
乡下的夏日常用艾草来泡水洗澡,以减少蚊虫的叮咬,驱虫效果很是不错。
苏年年的皮肤娇嫩,最是惹蚊子喜欢,每次被叮的包要许久才会消,所以每年夏天王桂花都会让苏子宁他们采一大捆晒干,留着慢慢用。
“奶,这个艾草剁碎了可以做饼吃!”苏年年掐了几段艾草的嫩芽,手上瞬间盈满了艾草的清香味。
前世,每逢清明节前夕,白婉都会回乡下一段时间,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艾草粑粑,她说那是她妹妹最喜欢吃的。
所以她也没少吃这玩意。
如今看到了,便有点想尝尝看还是不是那个味。
“我们家乖宝就是厉害,知道这么多能吃的东西,你们几个也快来帮忙。”王桂花走到苏年年身边蹲下,帮着一起摘,还不忘招呼站着的几人一起摘。
艾草并非全都长在一块地方,而是东一片,西一点,所以苏年年他们一路走,一路摘。
等到了苏家村,摘了差不多半筐,能做许多艾草粑粑了。
不仅是艾草,她在路上还发现了地皮菇,青色的,长得有点像木耳,滑滑的,她也捡了小半碗。
这东西沾了许多的沙子,比较难洗,尝尝鲜就够了。
没想到在乡下随便走走,总能有许多新奇的发现。
一回到家,苏志坚他们不在,院子的空地上似乎又多了几个竹荪蛋,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找她爹。
但看着艾草和地皮菇,歇了心思,还是趁着新鲜把吃的给做出来吧!
她和大哥二哥把艾草给洗了一部分出来,问在旁边洗地皮菇的王桂花,“奶,家里有糯米吗?”
“糯米?”王桂花没听说过。
苏年年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糯米叫什么,只能尽量用简单的话描述,“和我们平时吃的米很像,磨成粉黏黏的……”
她形容了半天,在讲到元宵的时候,王桂花恍然大悟,“乖宝,你说的是江米吧!咱家的都吃完了,村长家去年种的多,待会我去村长家买些回来。”
“奶,还得磨成粉!”
王桂花想了想,晒谷场上有磨盘,待会她买完就去晒谷场磨好再回来。
洗完地皮菇,她就拉着苏志强去了,拉磨盘的活,还得力气大的才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