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接过布包,低头一看,好家伙,这足足有二百两银子,顿时惊得合不拢嘴。
忙不迭地推拒道:“使不得使不得,哪用得了这么多!”
他想着,随便建个小房子,让孩子们凑活凑活就成,苏潼他们能有这份心,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怎么能真让人家掏这么多银子,毕竟谁家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苏潼见村长推拒,耐心解释着:“村长,您买一处好一些的地皮,购置建书院所需的材料、给教书先生的月银,还有置办书堂的用品,这些费用都算进去了。若是中途不够,您尽管来找我。”
反正这笔银子,是之前在凌川瑛子那里得来的,如今总算能物尽其用了。
村长听了苏潼这番话,不再推拒,心里替孩子们高兴。
不过,他还有一点担忧,将自己的顾虑提了出来:“若有人交不起书费,那可咋办?”
苏潼微微一笑,安慰道:“放心吧,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且,这笔银子他们会自愿掏的。”
村长的担忧不全无道理,不过她有信心带领整个村子走向繁华。
就拿昨天来说,李家宝和孙翠芬在她这儿干了一天,便赚了四十文。
这消息不胫而走,今天来帮工的,一下就多了二十人。
村长听了苏潼的话,觉得确实如此,毕竟谁都不愿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差。
就拿自家还未出生的小孙孙来说,要是能有免费的书念,只需交书费,就算再难,他也会想办法攒够那笔银子。
哪怕不能出人头地,能认得几个字也好啊。
苏潼接着说:“村长,到时您这边材料敲定好,村里那些没上工的壮丁,自然会寻着味儿去找活干。到时,给他们算三十文一日,这笔银子由我来出。”
盖房子可比耕田累多了。
村长闻言,连声夸赞:“此计甚妙!”
到时村民们攒了钱,自然就供得起孩子们念书了。
“我先去找里正,商讨下一步的事宜,就先不打扰你了。” 村长拿着银子,起身告辞。
他出门时,遇到了从外面回来的陆楚翊和陆唯。
三人相互点头示意,陆楚翊和陆唯快步走进屋子。
“公子,翊精卫居住的地点已经安排好,石洞那边也有人把守,吃穿用度这一点,您不必担忧。” 陆唯将陆楚翊交代的事宜全部办妥。
陆楚翊闻言点了点头,他刚刚去找了徐正国,将石洞那两箱银元宝转移,让他负责修建城墙。
接下来这段时间,事情会紧锣密鼓地进行,只要耐心等待验收成果即可。
陆楚翊和陆唯办事,苏潼向来放心。
“还有一事,陆楚恒死了!” 陆唯说道。
“这种人死有余辜!” 陆楚翊冷哼一声。
敢打苏潼的主意,他当时没把人杀了,已经是对陆楚恒最大的仁慈。
此时,端着菜进来的席颜卿闻言,端着盆的手顿了顿,像什么也没听见,径直走到灶架旁,忙碌起来。
“他是怎么死的?” 陆瑶闻言,好奇地问道。
“据说是喝醉了酒,不小心摔下河里,头被摔出了一个血窟窿,村里的蹩脚大夫看了后也束手无策,他便一命呜呼了。” 陆唯语气平静,像是看待一个陌生人一样。
这边,村长出了苏潼他们的茅草房后,沿着鸡肠小路前往里正家。
正好遇到,来找苏潼的许大丫和许虎子二人。
“村长伯伯,您今日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吗?心情这么好!” 许大丫笑着跟李赞打招呼。
“嘿嘿,是啊,大丫,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村长笑呵呵地说道,双手紧了紧身后的布包。
“什么好事呀,村长伯伯?” 许大丫笑意盈盈地问道,村长和李家宝等人,是村里唯一没有瞧不起他们的人。
所以,许大丫对村长一家很是尊敬。
“我悄悄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哦,这件事,现在还是秘密!” 李赞难掩心底的激动,分享欲作祟,让他更是振奋。
许大丫点了点头,村长环顾四周见没人后,压低声音说道:“我们村要盖书院了,到时候你和虎子都能去念书!”
“真的吗?村长伯伯!” 许大丫和虎子闻言,瞬间双眼放光。
李赞郑重地点点头,他相信这重磅消息,到时定能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
“你们这是要到苏小娘子那里去吧?”
许大丫闻言,点头应道:“没错,昨日苏姐姐救了我哥哥,今日他好些了,我们便登门道谢!”
李赞对许大丫他们知感恩的心表示认可:“这盖书院的银子可是苏小娘子捐赠,你和虎子帮着他们干活,定能攒下书费,到时就能上学了!”
“多谢村长伯伯提点!” 虎子连声道谢。
李赞摆了摆手,带着银子匆忙走了。
“太好了哥哥!我们很快也有书念了!” 许大丫双眼亮晶晶地看着许虎子。
许虎子此时面上不显,但心里也激动万分。
昨日对苏潼莫名的关心,下意识地提防,此刻却被这阵惊喜冲淡了许多。
想来,苏潼应当不是那种卑鄙无耻之人。
还是要接触后再下定论。
这般想着,许虎子两兄妹便走到了,苏潼所在的茅草房外。
二人一靠近小院,便听到里面传来了议论声。
“公子,还有个坏消息,奉月楼那边传来信鸽,赵康帝已经下令,不再向南蛮边境供应食盐。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陆唯紧蹙着眉头,忧心忡忡地问道。
“这赵康帝简直毫无人性,竟丝毫不把边境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苏潼说着紧紧拧着眉头。
她实在难以想象,身为一国之君,竟如此罔顾人伦,这哪里像是个君王。
分明就是独裁者。
陆楚翊神色凝重,语气冰冷:“赵康帝这是要把我们逼入绝境。”
众人闻言,心里瞬间明白过来,明面上是断盐,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回想起之前,即将抵达南蛮之境时,赵康帝先后派出十几波杀手,企图置他们于死地,但没一次成功。
他这是还贼心不死,试图通过断盐的手段激起民愤,以便找借口除掉他们。
想到此,大家都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