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临杨多少好男儿,饮尽三千慕容酿!
安岚被江上寒侵占似的眼神,盯得心中有些小鹿乱撞。
不过片刻,她就缓过了些神,嗲怪的瞪了江上寒。
江上寒恢复神色,藏下心中思绪,然后看了张灵素一眼,释放询问之意。
张灵素想着那个馋鬼徒孙,慈善一笑:“可以。”
闻言,江上寒也笑了笑,看向安岚:“也去把四洞门口那个刀客叫过来,一起吃。”
“好!”
安岚雀跃的回复一声,转头离去。
走到门口放下帘子时,又忍不住偷偷回头瞥了江上寒一眼。
我怎么就不像胡蝶儿一样,觉得尊将这相貌丑陋呢?
还是我见过尊将本来的俊美相貌太多了?
已经完全意识不到了呢?
安岚走后,江上寒与张灵素两人相视哈哈一笑。
“那,这些信件,就麻烦道将了?”
“好说好说,自家兄弟。”张灵素十分大气的说道,“再说了,刚才不是都说好了么,贫道都放入怀中的道令内了。”
江上寒微笑:“我说的是下一封。”
“不是......还有啊?”
“有啊。”
“这封是给谁的啊?”
“给我的同僚,神龙右将林鹫的姑姑,林万壮的。”
“哦......!!!谁???”
......
越近中午,阳光越是明媚。
江湖客们来到紫晶山下后,就一直在阴天与杀戮中度日,此时他们觉得今天的天气,十分舒服。
不少平时充满警惕的江湖客,都将武器挂到了腰间。
找了几处大石头,晒着日光浴。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今天有点风向不定的小风。
小风,本来不影响心情,反而在这种天气下,会更让人心旷神怡。
但是,当风中全是火锅味的时候......造成的感觉,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浓烈的火锅味,惹的这些天天吃干粮的江湖客们,十分羡慕。
八洞门口。
张灵素率先走到了火锅旁坐下。
刚刚加入的小道士张百忍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好奇的看了张灵素几眼,不过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张灵素被江上寒易了容,而他自己也很会隐藏气息。
正在这时,江上寒也走了出来。
他说要给林万壮写一封书信,自然是笑言。
不过,他还真在帐中,写了最后一封书信。
此时,刚刚写完,江上寒走到张灵素的旁边坐下,将信递给了张灵素。
张灵素也没说什么,收下信后,开始吃起了火锅。
与江上寒攀谈了半个上午,昨夜自己又折腾了一宿......他确实有些饿了。
小道士张百忍热情的跟新朋友江上寒打着招呼。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看着张百忍沉浸吃火锅的样子。
江上寒小声向张灵素问道:“这破山洞,什么时候开启啊?”
张灵素:“不知道。”
江上寒质疑:“你是道士,你不知道?”
张灵素理所当然的反问:“我是道士,也不是此类的术士。大道三千,道法多如红花青草,我学的跟老王是不一样的道法,对此类东西,从来没怎么研习过。”
江上寒嗯了一声:“那就等那风水先生一会说说吧。”
张灵素有些疑惑看了看远处一洞门口的老者:“他?他会来告诉你?”
江上寒笑了笑:“当然。”
正在三人随意交谈之时。
安岚领着刀四,也走了过来。
刀四很有礼貌的垂刀行了一礼。
对于刀四能来,江上寒并不奇怪。
他与刀四两人,需要建立沟通,但是江上寒不可能频繁的去四洞门口,那样太过于引人注目。
所以,他才让安岚将刀四带了过来,刀四自然也明白江上寒的意思。
安岚坐到了江上寒身边,刀四面对江上寒而坐。
众人都坐下来后,胡蝶儿也带着新木柴,走了回来,也坐在了江上寒身边。
片刻后,牛蛙开锅。
大小道士,胡姬、安岚、杀手、江上寒。
六个原本不同国别、不同师门、不同经历的人,在冬日暖阳下,开始吃起了美味的火锅。
虽然交流不多,但是气氛很好。
胡蝶儿跟江上寒有说有笑。
安岚不知为何,今日多了一丝扭捏,有一点不敢看江上寒。
或许是怕再次看到江上寒那炽热的目光,而导致烫到自己的小心脏吧。
大小两位道士,执着于干饭。
刀四举着木筷,看着火锅,有些感叹。
要是长风师父、千落师姑、与自己那十一个师兄弟们。
哦对,还有师父去年新收的小师妹。
他们也能如此这般,聚在一起吃一顿饭,就好了。
可惜,从前几乎没有过。
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
几人的气氛越来越热闹的时候,距离他们最近的七洞门口的徐昆,走了过来。
手中还拎着两坛子酒。
江上寒见状,热情的打着招呼:“蔡兄!来一起吃点?”
“......”
对于江上寒的称呼,徐昆已经见怪不怪了。
所以徐昆只是哈哈一笑:“徐某一早就看见你们在这里享受美味了,只是光有好菜,哪能没有好酒?正巧徐某带了几坛子美酒,诸位若是不嫌弃,一起小酌一下?”
张灵素看了一眼酒,随后有些惊讶的问道:“这酒,可是慕容家酿?”
徐昆闻言,赞叹道:“这位先生,好眼力啊!”
小道士盯着美酒,吞咽了口口水,眼睛直勾勾的喃喃问道:“什么是慕容家酿啊?”
张灵素哈哈一笑,为徒孙解释道:“这慕容家酿,号称当世第一美酒,便是当代酒圣人一身酿酒的手艺,早年也是在慕容家学的。”
江上寒也是补充道:“慕容家族,是后来搬到的北靖临杨城。名声便是起源于那场中原与草原的大战。那场大战中,慕容家为了中原人能够守住临场城,搬出了全部的家酿,送给了临杨的守城士卒们,振奋军心!”
安岚想着这个从小便听过的故事,脑海中浮现出那场为了家国而死了无数人的大战,也是有些感慨的,说出了当时盛传的一句话:
“临杨多少好男儿,饮尽三千慕容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