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节。
上午,三个孩子都在店铺里帮忙打包,下午才能去奶奶家。
其实,小孩子并不反对劳动,他们只是不喜欢那种重复的劳动,他们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拿着面单,对照面单寻找产品,然后再核对面单,这个过程像极了寻宝,兄弟三人玩得可高兴了。
最近他们店里,请了一个女孩子做淘宝客服。
是二婶娘家嫂子的姨侄女,大专毕业,学的会计专业,在外面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回到沂县,来到这里上班了。
淘宝卖家有手机版,用手机回复客人也是可以的,中午他们就可以直接锁门,安排所有人都回家过节。
全家是开着小货车去河东的,李明才和李明福两兄弟坐在前面,张彩霞和王桂英两妯娌,带着三个孩子坐在后面。
李长生年纪大还稳重一些,那两个跟皮猴一样,上跳下窜的,被二婶骂了几遍都不改。
等到爷爷家,两个老人已经把所有的食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妈妈和二婶下厨。
不是老两口懒,不能做,这其实是对儿媳妇的尊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自己做,才能吃得香,大过节的,不就是为了图个高兴么?
李长生带着长远和长淼去村里古井那里,他们两个还以为哥哥专门带他们出来玩的,可高兴了。
古井靠近村子中央的主干道,离路边二十来多米,古井旁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
以前这点非常热闹,河流也干净,可以洗衣服,河边有柳树,夏天的时候可以乘凉。
李长生小时候,奶奶就经常带着他来这里玩。
只是现在的河流成了排水沟,每家每户也装了自来水,周围也就慢慢变的荒凉,都长满了半人高的茅草。
李长生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思考着明天打捞的对策。
他开了天眼看了一下古井的底部,里面已经积攒了大量的的淤泥,那个装着金子的铁箱子就埋在淤泥里面。
除了藏宝的箱子,淤泥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其中方孔铜钱最多。
河东村有丢钱祈福的传统,生了奇怪的病,一直没有治好,周围又没有什么庙宇可以去祭拜,家属就会到河流或者水井边,丢一个硬币,烧点火纸,然后磕头祈福。
小的时候,李长生因为病毒感染,持续发烧,奶奶就带着他到古井边祈福过。
所以,古井里有铜钱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水井里居然还有大量的银元,对,是银元,民国时候用的那个大头银币。
李长生估计了一下,至少有几百枚,这些银元散落在淤泥里,而且位置比较集中,这个明显不是有人祈福扔在里面的,应该是和那个装金币的铁箱子一样,是人故意藏在井底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黄金一起藏的,看着又不像,国强太爷家的宝藏是都装在铁箱子里,这些银元却是散落在井底,周围并没有发现其他的箱子。
管他那,被自己发现了,捞上来就属于就是自己的了,只是这些银元不是铁的,得想一下怎么弄上来。
李长生还观察了一下水井周围的环境,现在是中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热,从这周围经过的人并不是很多,也没有人对他们到井边玩,有什么过多关注。
这就好办了,明天取宝箱的时候注意一下,应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李长生带着长远和长淼,在村子里转了转,遇到熟人,就打声招呼。
因为中秋在苏北地区属于大的节日,所以,村里今天也格外热闹。
李明福两兄弟搬到镇里住,已经有七八年了,但是李长生三兄弟经常回来。
村里人,除了那些年纪大的,记性不好,或者一些刚嫁过来的新媳妇,基本都认识他们。
他们正在村里晃悠的时候,李长生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让他们赶紧回去吃饭。
三个孩子,像赛跑一样,奔回奶奶家,回到院子里就赶紧洗手,中秋的团圆饭已经上桌了,都是他们爱吃的。
一大家子的人,其乐融融。
三个大老爷们喝了点酒,现在才3点,过会醒醒酒,不影响晚上开车回去。
饭后,奶奶,妈妈和二婶收拾东西,那两个小的非要看电视,就留在屋里,李长生和爷爷,爸爸,二叔站在院子外。
李长生把看到的古井里面的情况说了一下。
并表示,铁箱子完好,可以用刚购买的强力磁铁吸上来,至于井底的银元,他还没有想到好的方法。
爸爸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你不是有那个钓鱼的抄网么,用抄网可以捞上来。”
“抄网的竿子太短了,水井估计有七八米深,别说抄网,就是我的鱼竿长度都不够。”李长生回道。
“呵呵,巧了不是,我以前买过一根伸缩杆,有十米长,本来是用来捅马蜂窝的,正好够用,你晚上去我家拿,然后你把抄网的网兜装在前面就可以了。”
“真的么,二叔,那太好了。”
之前还在发愁呢,他都没有想过还有这种竿子,二叔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哥,我们明天早点过来,先把土地庙拆了,再把宝箱取出来。下午我们就回镇里,淘宝那面还要打包,嫂子和桂英两个人弄不完。”
“土地庙新建的事情,给爸一个人弄就行了,估计最多也就两天时间就能建好。爸,你看可以么?”
李明才望着李明福和李文德说道。
李明福也望着自己的老子。
李文德,一阵无语,还能怎么办,只能答应呗,两个儿子现在忙事业,做老子的当然要支持了。
修一个土地庙,实际上也要不了那么多人,换年轻时候的他,一个人一天就可以搞定。
“你们爷几个在干嘛呢,以前不都是喜欢打牌么,今年怎么不打了?”
奶奶拎着一个篮子走了出来,篮子里有月饼和苹果,苹果都是洗过的,一人一块月饼,一个苹果。
沂县中秋有吃苹果的习俗。
“奶奶,我不想吃五仁的,太硬了,我想吃水果馅的。”李长生对奶奶撒着娇。
“行了,别晃了,都晃散架了,五仁月饼那么好吃,水果味的有什么好的,不伦不类的。”
虽然嘴上那么说,奶奶还是把孙子手上的五仁月饼收了回来,递一块水果味的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