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夫子,发生了点小插曲……不过现在已经完美结束。”
李夫子将宁浩和朴国昌事情的始末汇报给了大夫子郑律。
“宁浩学士是谁?”大夫子问道。
“学生就是宁浩!”
宁浩主动站了出来,他的儒衫染血,敞开的上衫露着八块腹肌。
郑律眯了眯眼睛:“武夫?”
“读书人!”
宁浩知道这位大夫子的品性,长话要短说,还要证据作证。
所以他伸出手,运转学海中的才气至指尖,白色光华跃动。
正宗儒家学士。
“儒术堂的学士中,似乎没有你……”郑律疑惑道。
“学生在授衣假期间突破的。”宁浩回道。
“借用了家中的资源,下乘。”
郑律直接否定了宁浩的文道资质。
当然郑律说的也不无道理,有些家底深厚的读书人,本身资质一般,但架不住是书香世家,借用大儒的诗词文章,辅助开窍。
所以……不在书院突破的,一律下乘。
“……”
宁浩没有说什么。
他刚成武夫,连大禹的一些生僻字都认不全,文道突破全靠系统加点,下乘什么的,没毛病!
郑律旋即看向朴国昌,身上才气涌动,右手指尖虚空一点:“天地儒心通,雨露润苍生……”
哗啦~
朴国昌头顶上空顿时有才气云雨降临,哗啦啦地将朴国昌淋成了落汤鸡,洗去了身上沾染的马儿‘食残’。
同时雨水浇灌下,朴十三也清醒了过来。
“少爷”
“滚!”
“好的!”
朴十三自知护主不力,在地上滚了起来。
“嗯?”
就在这时,郑律注意到了宁浩马车旁的虎妖尸骨,神色微变:
“此虎妖何人所斩?”
宁浩看向大夫子郑律,察觉到了他声音中蕴含的一丝颤音。
“郑夫子,是我……我的学生宁浩所斩。”
马车上的张栋夫子,掀开车帘,将应阳县闹虎妖的事,以及他斩妖失败负伤的事,简单的讲述了一下。
总结起来就是:不是他不行,而是虎妖太狡猾。
“宁浩……”
郑律呢喃自语,目光落在宁浩身上,平静道:“善行堂中有一个斩杀虎妖的任务,不管是几品虎妖,皆有书院的奖励。”
宁浩眼睛一亮,揖礼道:“谢大夫子!”
人还怪好的。
“方晴雪,你带张栋夫子先回书院医馆治疗,速去!”郑律吩咐道。
“是!”
方晴雪不敢耽误,下意识地看向宁浩。
“小帅,将马车拴好,交给方学士。”宁浩道。
“好的,少爷!”
书童小帅将小母马牵了过去,拴上马车,将缰绳交给了方晴雪。
“我在书院等你。”
方晴雪说完这句话后,便驾着马车直奔书院。
“噫……”
众朽木学士听到这话,不由地起哄起来,一个个就跟吃瓜群众一样。
朴国昌拳头紧握,仇恨满目,眼神阴沉地滴出水来。
“肃静,考核!”
郑律此话一出,代表朴国昌跟宁浩的事情翻篇,重新考核。
众朽木学士又开始脑门冒汗,抓耳挠腮起来,没人敢上前。
李夫子指着一个熟悉的脸孔,“张三,你来!”
“啊!”
那朽木学士脸色难看,就跟吞了苍蝇屎似的,上前两步,绞尽脑汁,随后眼睛一亮,似有所悟:“我不会……”
“……”
宁浩险些绷不住。
不会就不会,为什么眼睛要亮一下,像是长了脑子似的?
“李……”
“学生暂时没想到,容学生再酝酿一下。”
李夫子一连点了好几个朽木学士,几乎都是半句诗都憋不出来。
大夫子郑律大失所望。
看到这一幕的朴国昌,不由地笑了起来。
无法通过考核的,就得下山回家。
一旦宁浩无法通过考核,等待他的……就是自己雷霆般的震怒。
“宁浩,你来吧!”
李夫子见大夫子郑律一直不走,想包庇宁浩都没办法。
他尽力拖延了。
宁浩当然知道李夫子有这样的心思,不然的话,他刚才出尽风头,肯定第一个被点名。
而大夫子郑律不肯走,显然也是要检查自己的家作。
“学生记得授衣假的家作,主题跟‘劝学’有关……”宁浩才想起家作的主题。
他开始思索起来,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他记住了哪些跟劝学有关的诗。
有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劝学》。
有朱熹‘一寸光阴不可轻的’的《偶成》。
有赵恒‘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学诗》。
‘好难选择啊……’宁浩不知道要替哪位华夏先贤弘扬诗作。
朴国昌淡漠道:“宁浩,别耽误大家时间,交不出诗词家作,就乖乖退下,回家再好好想……”
大夫子郑律大失所望,摇头道:“能成九品的,必有诗才,而你……看来真是下乘……”
下一刻。
宁浩的声音响起:“三更灯火五更鸡……”
“?”
朴国昌愣了一下,上口了?
不过没什么了不起,就这句,换他,他也行。
宁浩继续道:“正是男儿读书时。”
大夫子郑律脸色微变。
李夫子更是摇晃着脑袋,在反复品味,心中讶然:“有点东西!”
这首诗的上阙写的是勤劳的读书人,三更半夜还在努力学习,五更鸡鸣时,就又爬起来读书学习,很是勤奋上进。
“下阙是什么?”李夫子有些心急了。
这上阙光描述了读书人的勤奋,但还做不到劝学的精髓。
朴国昌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
其他朽木学士,则忍不住质疑,真有读书人这么狠的?
他们不信。
宁浩没有停顿,继续念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然而诗没念完,天地陡生才气,突兀地朝着书院山门口汇聚而来,盘旋在宁浩头顶上空。
如徐徐清风拂过众人的脸庞,令人舒心。
大夫子郑律与李夫子见状,脸色惊变。
“竟然能够引动天地才气,此诗入品!”李夫子狂喜不已。
要是书院文钟响的话,就更好不过了。
文钟一响,代表诗作至少‘才气贯州’,并且还不是先贤的诗作,而是第一次面世……
“夫子?还要继续吗?”
宁浩有点懵逼,他正在当文抄公呢,怎么出现这种情况?
没人跟他说过啊!
“继续,肯定继续,思路不能断,宁学士,你仔细认真地斟酌一下……”
李夫子压低着声音,急的不行,心都悬在嗓子眼上。
“好,那我重新念一遍……”
宁浩被异象打断了思路,只能重新上口,儒衫袖子抖了抖: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当~
当~
几乎就在宁浩‘劝学’诗刚念完的一刹那,树德书院中响起两道悦耳悠扬的钟声。
好似天道之音合鸣。
此音一出。
大夫子郑律与李夫子皆是浑身一震。
众朽木学士张大着嘴巴,呆呆地看着环绕宁浩的天地才气。
朴国昌吓的更是暴退了两步,随后脚后跟绊到石头上,一屁股瘫坐在地上,脸色煞白,冷汗涔涔……